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教学改进策略

2022-05-30 03:55王芳
关键词:教学改进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王芳

摘   要:历史学科引入深度学习机制,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情和学情做合理分析,创设深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广泛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发掘教材、创设情境、传授学法、放慢节奏,都属于深度学习的基本措施,要做好对接处理,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初中历史;深度学习;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0/23-0079-02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教师施教时,要对深度学习有正确解读,不能单方面增加学习任务、提升学习难度,而是要改变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传授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研究的动力,以提升其学习效率。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推出深度学习机制,其适合性更高,学生对学习任务做分析、对学习素材做整合、对学习活动做操作,都能够获得学习启示,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会更为丰富。

一、发掘教材,突破知识传授意识

深度学习不是超越文本学习范畴,而是要深潜文本做深度思考和发掘。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要率先进入到教材之中,在深度研究中有更多发现,摆脱知识传授惯性思维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深度研究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将历史研学任务与学生生活对接,让学生借助生活认知展开学习和研究,其训练价值会自然呈现出来。

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师先引导学生做梳理性阅读,对相关知识和历史案例做归结,然后推出研学任务: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前后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角度展开阐释,说说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研究相关教材内容,从文字创造、制度改革、建筑仿造等方面做深度发掘,很快就做出回馈。教师组织学生做展示交流,学生从互动中建立学习共识。教师组织投放学习任务,为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创造条件。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任务设计是比较适合的,给学生带来的学习触动是显著的。教师要求学生做梳理性阅读,对相关信息素材做整合处理,自然建立学习起点,在知识积累的同时,完成历史观念的构建,这无疑是深度学习的基本追求。

二、创设情境,激发生本学习思维

学生对学习情境有更强敏感性,教师借助情境设计手段推开教程,能够给学生多种感官造成冲击。媒体展示、问题投放、案例解析、故事讲述、实地观察等,都是非常适合的情境创设方法,学生对这些情境有更高的认同感,其助学效果更值得期待。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直观性学习情境有积极回馈的主观愿望,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其调动力会更强大。

教师借助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这是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注意对接学生关注点。如教学“元朝的统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的照片信息,让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台湾,然后再从政治角度做引导:统一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普遍期待。如果台湾统一,如何治理是现实问题。在元朝统治时,台湾是如何被统治和管理的呢?其影响包括哪些?教师抛出问题后,立刻引起学生热议。学生开始观察图片信息,对台湾所处位置做分析,然后对元朝治理台湾的措施和方法做研究,逐渐进入到问题研究核心。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直接对话交流,对台湾问题做专题研学讨论。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照片来启动学习程序,结合多种学科知识做发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

三、传授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方法也是如此。教师占据学识高地,对学法有一定研究,因此,教师要在学法传授环节发挥关键作用。教师为学生推荐学法,组织学生做学法交流,能够为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教学“明朝的灭亡”时,教师先介绍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然后引出李闯王起义事件,要求学生对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做重点研究。学生对教材内容做阅读和学习,自发展开集体讨论,对农民起义原因做归结。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大多会从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等方面做分析和阐释。为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分析中找到规律,教师继续引导: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变革的契机,这是一般规律,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你能够从明末农民起义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再度进入深入思考和讨论之中,最终推出“官逼民反”的结论。教师对学生学习感知情况做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从学法角度做引导,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

四、放慢节奏,创造轻松课堂气氛

所谓放慢节奏,是指教师在教学环节推演时要做到“张弛有度”,利用多种形式的互动,助力深度学习,如知识竞答、学科游戏、学习座谈、师生对话、网络交互、电子作业等。以上形式都能够为深度学习创造契机,教师要做好整合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实际,以及学生学习诉求展开活动组织,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索中完成学科目标。

如教学“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而是先让学生列舉古代“四大名著”,让学生讲述《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中难忘的人物特点。学生对这个内容比较熟悉,自然会积极响应。在学生互动交流中,教师开始渗透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做梳理,学生进入到教材之中,对相关内容做梳理和归结,自然建立学科认知。教师没有从历史角度做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名著角色,学生参与展示的热情很高,课堂学习气氛舒缓起来,学生都表现得很轻松,这样的学习自然是高效的。教师从学习气氛调节角度展开教程,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氛围,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示,以提升其学习品质。深度学习是最近提出的新学习理念,教师要对深度学习内涵做深入研究,设定教学应对策略,确保历史学科教学顺利展开。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