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 13:51韦洋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双减课外阅读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和变革,英语作为最关键的有机组织部分,自然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迎合教育改革的趋势。阅读是无声的音乐,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英语教育的主心骨。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强调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重视拓展和延伸,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基于此,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韦洋,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杨庄小学。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层面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受到明显的限制。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不多,阅读层面不广,学生难以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加强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和指导,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探索方向。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应该积极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以此满足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实际需求。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重视度不高

英语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更注重课内阅读教学,以考点为主,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英语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课外阅读课程安排。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思维模式不够成熟,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难以意识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缺乏有效性和实际意义。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在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想要进一步实现“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构建一支高质量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非常关键。但是就当前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而言,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转岗教师或者是刚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初教者,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的时候,有所欠缺,不够全面。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难度。学生缺乏自制力、自觉性,想要持续性地展开课外阅读会比较困难,这会直接导致整体课外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优秀课外读物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当前所涉及的内容则是简单的字母和发音教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也会涉及一些简单的短篇对话。但是在这一环节当中,明显缺乏课外阅读材料的支撑,学生所涉及的课外阅读内容比较少。且教师、家长、学生这三方主体本身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及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阅读书籍,导致学生的认知层次、认知视野得不到有效拓展。再者,当前的教育领域当中有很多的课外阅读书籍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褒贬不一,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材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不匹配、不契合,一方面会严重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还会反噬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加强重视,兴趣引领

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双减”政策倡导减负增效的理念,强调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学校教学,不断落实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就课外阅读教学而言,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领,具体可以依托延时服务、开展各种有趣的、灵活的主题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其一,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环境具有隐形教育价值,为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教师应该重视对英语阅读环境的创设,通过环境的渲染和熏陶,让学生以更愉悦的情绪、更饱满的热情去探索英语知识、挖掘英语的魅力,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则应该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英语课外阅读环节,使得抽象的、静态的英语阅读内容变得更加有趣、灵活,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激昂,引导学生逐渐爱上课外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面安排一个读书角,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点和认知特点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展开有效的阅读。同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将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摆放在读书角的书架上。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度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师生共读的活动。比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上册“My family and friends”这一模块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收集相关的绘本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堂教材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展示小明的家庭成员构成,让学生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猜测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职业、爱好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借助对话练习和同学提问、回答、交流“Who is that man? Who is she like?What does she do? What are her hobbies? What's her favorite...?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着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然后教师可以借助相關的课外阅读绘本,让学生展开深度的阅读,理清绘本故事当中人物关系以及所涉及的故事情节,学生具体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自己对于绘本故事的理解、认知和感悟。

其二,展开情境剧表演活动。小学生比较好玩、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基于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比如情景剧表演活动。 通过表演的形式,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又能够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等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迁移。比如,译林版五年级上册“What do they do?”这一模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能够对职业类词汇、句型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熟练地掌握“What do you do?”以及相关的回答“She is a...”。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形式导入课堂,给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视频、图片、音频资料等,了解文章主人公的父母、家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然后再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通过这一环节,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课外阅读文本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的创编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立足于特定的人物角色,对这一角色人物进行生动灵活的演绎,描述这一人物角色的梦想职业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出了哪些努力,阐述为什么想要获得这一职业。通过表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之下,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消化吸收内化迁移,提升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二)加强指导,优化效果

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对教学理念的更新调整,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够给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学习带来更多活力和生机。

其一,丰富教学内容。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材,没有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没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所以教学内容非常贫瘠,缺乏灵活性、多元性、趣味性。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习惯性地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掌握知识理解内容,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带给学生繁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性研究非常关键。教师不能一味地拘泥于教材,而是应该把学生从教材中都解脱出来,让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加宽阔,认知变得更加丰富,学习渠道变得更加多元,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下册“Chinese festivals”这一模块知识时,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有关中国节日的来源、习俗等知识外,还可以融入跨国文化元素,给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其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在课外阅读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伴共读,分享阅读的收获。通同伴共读的形式可以将精读和略读进行有机结合。此外,为了提高阅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核心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下册“ An interesting country.”这一模块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两人为一组对“A great country:China”这一课外阅读文章进行深入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How about Chinese food? What about places in China? What are Chinese cities like? H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小组成员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讨论,然后在文中画出重要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借助这一系列相关内容,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以China为切入点,然后就sports、animals、festivals、cities、places等关键词作为二级词汇,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就animals而言,学生可以引出pandas、monkeys。就festivals而言,学生可以进入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通过层层构建、层层推进的方式,对课外阅读的框架进行完善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阅读能力均有所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品格。

(三)精选读物,注重分層

对于阅读而言,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阅读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明显的个性特征,以满足不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承载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阅读能力等各方面的要素。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应该注重其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的方式引领家长选择有助于学生英语启蒙的课外书籍,最好是能够匹配相关的视频内容和图片内容,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感官层面的多重刺激,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不会给学生增加阅读负担。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教学的调整,具体可以从加强重视、兴趣引领;加强指导、优化效果;精选读物、注重分层等多个方面着手,促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推动学生爱上课外阅读,使得小学英语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卞瑞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5):73-75.

[2]李磊.“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1(30):9-11.

[3]任丽.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发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课程的有效策略[J].成才,2021(S1):24-26.

[4]张雪原.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J].校园英语,2021(17):220-221.

[5]周巧梅.浅谈在推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20(9):202.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双减课外阅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