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策略探究

2022-05-30 16:05梅张培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读文佳句读后

梅张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要避免单篇阅读的浅层次、零散化,追求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和语文素养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用任务驱动引领学生整本书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任务驱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思考探究文本。从阅读过程来看,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读前、读中、读后。

一、读前:“任务驱动”式引领——探寻“秘境”

读前的“任务驱动”式引领很重要,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批注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提供批注清单,学生依据具体文本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①阐释式批注:读文+理解+体会;②质疑式批注:读文+疑惑+探究;③评价式批注:读文+看法+理由;④联想式批注:读文+联想+感受;⑤后补式批注:读文+扩充;⑥感受式批注:读文+理解+感受、困惑、收获;⑦欣赏式批注:读文+亮点+体会。

另外,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批注和学生共享,让学生有更直观、具体的感受和学习例式。

二、读中:“任务驅动”式探究——遨游“盛境”

朱光潜先生说:“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可以采用粗读与精读结合的方法。

笔者在带领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普及本)时是这样安排的:全书共两部,45章,可安排32天读完。前10天粗读:主要是熟悉情节、人物,了解整本书框架并画出思维导图。笔者将粗读任务制成“任务驱动”式粗读卡。

书名:《平凡的世界》

1阅读时长____2故事梗概____3主要人物____4主要情节____5待精读章节或段落(标出页码)____ 6整本书框架思维导图____7初步感悟____

上卡中,“ 故事梗概”指用10天时间粗读整本书后对内容的概括。“主要情节”要求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情节。“待精读章节或段落”是指标出文本中精彩段落的页码,为以后落实精读内容做准备。“整本书框架思维导图”是粗读后,能画出思维导图。“初步印象”是粗读后自己的感悟评价。

接下来的精读任务安排是23天,每天读两章。精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圈点批注是必须有的。笔者将精读任务制成“任务驱动”式精读卡。

书名:《平凡的世界》

1章节____2阅读时长____3精彩内容(①针对内容进行②标注页码)____4圈点批注 5佳句(段)摘抄(①针对语言进行②标注页码)____6品读赏析____7仿写佳句(段)____8思维导图(针对结构或内容或人物进行)____9我的收获____10我的推荐(要写明内容和推荐理由)____

“精读卡”是针对具体章节的精读。“精彩内容”是指标出精彩内容的页码,确保真实性。“圈点批注”可以对词句、段落或章节进行总批,具体采用哪种批注方法,因 “文”制宜、因人而异。“佳句(段)摘抄”是对佳句的摘抄、积累。“品读赏析”是对精彩语段的品读,要求写出个人体验,这是读中品悟。“仿写佳句(段)”是对佳句(段)的仿写,这是简单的读写结合。“思维导图”是对本章节的内容、结构、人物的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力和思维力。“我的收获”是阅读后的收获感悟,这是要求读有所得、有所思。“我的推荐”是推荐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并说出推荐的理由,以此提髙自身审美情趣,并与大家共享。

三、读后:“任务驱动”式漫溯——回味“佳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课外阅读的实施是这样建议的:“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我们要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听任学生发挥,仍需用任务驱动指导,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统的读后指导形式有:写读后感或小论文、绘制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等。但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新形式、新任务,寓教于乐。笔者在《平凡的世界》(普及本)阅读完成后给学生几个可选片段,结合脚本剧的写作要求,让学生进行了改编表演。如在“兄弟分家”这一部分是这样进行的。

少平:(语气: )“大哥,分家的事,你也不要过多地想什么。爸爸的考虑是对的,你和我嫂现在应该单另过光景了”……

少安又沉思了一会,然后抬起头看着弟弟,说:“那这样行不行?分开家后,你到烧砖窑来,咱两个一块经营,红利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语气、动作或心理活动: )

“那还等于没分家!”少平笑了笑,“既然单另过光景,咱们就不一块黏了。虽然是兄弟,但要分就分得汤清水利,这样往后就少些不必要的麻烦。分开家过光景,你的家就不是你一个人,还有我嫂子哩!” (语气或心理活动:)

少安惊讶地盯着弟弟的脸看了半天。他想不到少平已经变得这么大人气——这未免有点生硬。(心理活动或神情:)      ……

少平:“我准备把户口迁到黄原城边的农村去。”(神情、动作或语气:)

少安:“什么?”少安吃惊得几乎要跳起来,“说了半天,你还是要屁股一拍远走高飞呀?怪不得你把分家说得这么自在!你走了老人怎么办?如果是这样,家就不能分!” (语气或心理活动或人物动作:)(以上语段摘自《平凡的世界》(普及本))

这样的改编和表演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和主旨的理解,又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制作 “任务驱动”式读后分享卡,卡中的各个“驱动任务”,可以由学生创作设计,教师斧正修改,“任务驱动”项目力求新颖、灵动、涉及面广。“任务驱动”式读后分享卡由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后,可在班级进行分享交流。

“任务驱动”式整本书阅读,是笔者针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一次尝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笔者惊喜于“任务驱动”式阅读的魔力。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驱动任务”拥有发言权和选择权, 在具体实施中大家不断反思、修正,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和意义。同时,教师也要不断阅读各类专著, 开阔阅读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高的支架,促进学生的广度、深度阅读,引领学生进入“天光月影共徘徊”的阅读佳境。

猜你喜欢
读文佳句读后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好词佳句大翻身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佳句碎碎念
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