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2022-05-30 01:16王瑞琴
健康之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肿瘤内科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王瑞琴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到本院肿瘤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炎分级情况、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对比静脉炎分级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对比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组留置时间更长,成功率较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舒适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肿瘤内科;临床应用;护理

静脉留置针属于头皮针的升级换代产品,又被称作套管针,具有不易穿破血管、留置时间较长、套管柔软及操作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中,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可以有效提升其依从性。但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極易出现皮下血肿、套管堵塞以及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导致留置失败,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方式主要为加强护理,并以综合护理为主。综合护理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次研究就肿瘤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选自2021年1月~2022年2月,样本为54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肿瘤内科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

纳入标准:(1)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静脉留置针区域皮肤完整无皮损;(3)个人信息与病例信息准确;(4)主动配合研究并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静脉血管畸形;(3)转院治疗及中途退出;(4)依从性较差抗拒随访。

常规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5.31±1.21)岁;留置针留置时间10~30天,平均留置时间(20.12±1.21)天。

研究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14±1.11)岁;留置针留置时间10~30天,平均留置时间(20.34±1.13)天。

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纳入对比。

1.2 方法

1.2.1 临床应用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如下:使用头皮针将留置针肝素帽内的气体排除,通过左右旋转的方式使针芯松动。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面积大约8 cm×8 cm;护理人员需右手持针翼进行穿刺,待出现回血现象后降低进针角度,并继续进针0.2 cm左右,使用左手进行套管操作。穿刺成功后将针芯拔除,并使用3M无菌敷贴进行固定,防止出现移位及脱落;注明操作者及当前日期。待患者输液结束之后,还需使用5 ml左右的生理盐水或者50 μg/ml的肝素钠液进行封管。

1.2.2 护理干预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输液护理及穿刺点护理等。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静脉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相关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降低发生失误的风险。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在保证治疗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及最短的留置针,以免对血液回流产生影响,降低导管对局部血管产生的刺激,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风险。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远离受伤的静脉、神经及韧带,同时还需尽量选择上肢静脉进行穿刺。此外,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期间,应避免反复穿刺及连续输注,控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2)关于套管堵塞的护理。在患者完成输液后,护理人员需要压正封管。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使用5ml浓度0.9%的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确保残留药物可以完全进入患者血管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使用具有刺激性药物时,护理人员需在注射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淡,防止患者发生静脉炎。(3)关于液体渗漏的护理。护理人员需提升自身的操作熟练度以及业务能力,选择最为合适的进针角度及输注血管。一旦发生渗漏,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局部封闭处理。(4)关于皮下血肿的护理。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勤加练习,同时在进行置管及穿刺操作前需仔细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确保患者血管弹性及其周围组织符合穿刺及置管标准。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需遵守“柔”、“准”、“稳”的操作规范。

1.3 评价标准

1.3.1 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及套管堵塞等。总发生率=(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堵塞)/总例数×100%[1]。

1.3.2 分析静脉炎分级情况的差异

记录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并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程度的标准进行判断。患者穿刺点出现红肿及疼痛,静脉发生硬结、可触及条索状改变为Ⅲ级;患者穿刺点出现红肿及疼痛,未触及硬结,并未发生条索状改变为Ⅱ级;患者穿刺点出现红肿,静脉未出现硬结及条索状改变为Ⅰ级;患者穿刺点未发生红肿及疼痛,静脉未发生改变为0级。

1.3.3 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差异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行记录,并以48小时为标准,低于48小时表示留置失败,大于等于48小时为成功,并对成功率的差异进行对比。

1.3.4 分析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主要包含4个具体评价指标,分别为总满意度、护理技能、护理效率以及服务态度等,并分析组间数据差异。

1.3.5 分析舒适度情况的差异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度情况的差异,评估工具为舒适度评分量表。该量表共包含有4个具体指标,分别为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治疗舒适及环境舒适等,并对組间数据差异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3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χ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s)和[n(%)]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分级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分级情况,研究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时间及成功率的差异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时间及成功率,研究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的差异

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长期治疗及临床抢救当中。本次研究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进行了有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对肿瘤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进行留置针期间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静.PICC在肿瘤内科化疗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0):2.

猜你喜欢
肿瘤内科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