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30 01:39柳玉民秘密
新西部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理论课思政

柳玉民 秘密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了前所未有的位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内容要求出发,结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给出相应对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广大教师寄予了殷切期望。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教学任务,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甘为人梯,甘为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因此思政课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引领和塑造,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素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高校必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家国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觉担负责任和使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说服学生,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

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阵地,有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主动应对新时代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探索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法,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地位,为党和国家培育新时代能够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青年。

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成员,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党的最新思想、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功底强,能够与时俱进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思政教师队伍,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突出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和关注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来更好发挥思政教师育人功效,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改变传统话语模式,发挥价值观引领作用,切实增强意识形态传播能力,適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化教育的理念。

(三)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此时,对卓越人才的渴望更为迫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因此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保证。只有同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较强的专业技术本领并且综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青年才是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功效,大力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统讲好讲清党的各项理论创新,利用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让思政课成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

(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筑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那么新时代如何提升思政课程的整体效果并满足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预期都是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着力解决好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思政课亲和力有待增强等具体问题,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必要从增强思政课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起。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思政课教师,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能够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在传播理论知识、先进思想的同时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灵魂,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呈现“一多一少”,即:专任教师数量明显增多,但是优质教师资源却明显偏少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一系列制度文件相继出台,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一定加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3·18”谈话,随后教育部出台了46号令,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随着落实1∶350的专任教师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随之也带来了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数量增加的同时,优质教师资源却明显偏少。各高校为了评估达标,纷纷通过招聘、转岗等多种方式补充思政课教师,但是这种新补充的思政课教师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非思政专业,缺少思政课教学经验,等等。由于以前的重视不够,即使是原有的老教师,在面对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是准备不充分,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离总书记提出的“六有”“八统一”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个体能力不强,整体战斗力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高校顶层设计不完善,领导层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尽管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明确要求,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些高校的领导政治站位不高,对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这体现在一些学校的人员、编制、资金没有全部到位,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思政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在评先评优、学科建设上没有给予倾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领导的心中地位不够,重视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学校,重视技能,轻视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极化现象

随着思政课专任教师1∶350要求的落实,高校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甚至出现了“水往高处走”的人才虹吸现象。在“3·18”谈话前,全国的高校几乎都缺思政课教师,那么随着政策的落实,各高校开始争抢思政课教师,使得思政课教师变得“一师难求”。与此同时,一些名牌学校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开始从偏远地区、层次低的学校挖走优秀思政课教师,弄得本来就人员紧张的一些学校不得不继续补充新的师资,这也就是一些非专业毕业生、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毕业生进入思政课队伍的原因。同时,大批新人的涌入,使得思政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一下子失衡,变得“老的少,小的多”起来。

(四)思政教师职业自信不足,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思政教师对自己传授理论知识和精神有充足自信,学生才能将“第一粒扣子”扣得更紧。思政教师的职业自信是以政治信仰为基础,包括对职业发展定位和前途命运的自信。当下的实际情况是由于高校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建设及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够,存在旧有的观念将“够用”“必需”直接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中。具体表现在对于思政教学专业性认识不足及思政学科意识认识不够。认为思政课教学只是传播国家和党的路线方针,非专业教师也可以从事该类教学,思政教师没有被看作专业人员,部分高校思政教师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教师职业自信度、归属感都受到极大影响,是思政教师职业自信不足的原因。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改变思政教师专业权威受挑战,专业地位被忽视的现实问题,也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强自我教学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才能赢得职业自信的同时赢得社会地位。

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解决学校层面顶层设计问题

高校的顶层设计决定着各高校思政工作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决定着高校思政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决定着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解铃还须系铃人”,高校的顶层设计需要高校顶层解决,基层及二级单位是解决不了学校顶层问题的。解决高校顶层设计还需要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甚至在巡视巡察中都要给予足够考量。没有上级部门的全力推动,想让一些高校的领导们重视思政课,对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给予足够重视是不可能的。

(二)要解决教师层面教学能力提升问题

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对于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統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面对新的要求,无论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需要围绕“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这个话题,全面提升教学能力,才能完成思政课育人的使命要求。思政课教师只有改变固有灌输式教学模式,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在思政课中的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在教学中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三)要解决高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协同问题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思政育人是系统工程,“三全育人”需要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比如,思政教师开展教科研研究,离不开科技部门、高教部门的支持;开展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务部门的支持;职务职称晋升、激励约束机制等离不开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所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全靠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完成,更不应该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事,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马院执行,更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

(四)要解决青年教师队伍培育成长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更高要求,也是基本要求。面对突然扩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对这么多的“新人”,面对这么高的要求,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培育任重而道远,有大量的工作等着去做,这既要有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既要有从上到下的传导,又要有从下到上的执行;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又要有立行的措施。

(五)要解决思政课教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

激励与约束并重是人才培育机制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新时代新问题新要求,面对一支迅速壮大的年轻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使其快速健康成长,激励与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能够解决激发热情、精力投入、催进成长、选拔优秀以及多出成果的问题;约束机制能够保证实现底线要求、约束后进、督促改进、全面提高的问题。激励机制看起来是面对的全体,实际上是少数的激励;约束机制看起来是面对的少数,实际上是对全部的约束。所以,年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想尽快达到新时代的新要求,激励与约束机制都是必须的,而且十分迫切。只有加大思政课教师培养和激励力度,创新思政课教师评价方法才能更好调动思政教师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一支可信、可爱、敢为且有为的思政教师队伍,让真正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孟新,白敬如.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价值、要素与路径[J].教育探索,2021(9):59-63.

[2]刘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财富时代,2021(8):170-171.

[3]陶蔓,马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以铸魂育人为视角[J].时代报告,2021(8):120-121.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8-31)[2021-02-25].http://www.12371.cn/2020/08/31/ARTI1598858053889244.shtml.

作者简介

柳玉民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思政部主任(马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