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学科人文情怀培育的思考

2022-05-30 03:34王珈妤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初中地理作用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而所谓的学科素养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该门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的综合。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社會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能源的短缺、人情的淡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地理作为一门囊括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人文情怀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文章主要探讨对初中地理学科人文情怀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情怀;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069-03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作用也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知识层面,还应当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情怀等多个层面。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人文地理部分更凸显了人文情怀培育的重要性,因此,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独特性对学生开展人文情怀的培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的特点

地理学科的教学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乡规划、外出旅游等都涉及人文地理知识,这也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了多种间接体验。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地理与其他学科有横向联系,历史学科中的人文古迹、语文学科中的写景文章、英语学科中的文化交流等都与人文地理密切相关,都需借用人文地理的知识来讲解。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人文地理的各要素具备动态性。初中地理作为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了解地域文化的第一步,在学生后续发展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1]。新课标把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都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做好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内在涵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地理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就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看,其更倾向于加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了解,但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也蕴含了许多人文素材。

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新知识比较好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比较高,初中地理知识相对浅显,且与初中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很容易吸引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充满求知欲的初中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充分尊重大自然、尊重社会,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对地球、对社会始终有一份责任感。地理作为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学科,知识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亦有融合,因此地理学科不失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大重要媒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人文话题的关注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策略

(一)加强区域对比,培育综合思维

初中地理课程中,区域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分别讲授世界的地区和国家、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等内容。地理要素的组合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各个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对单一地理区域进行知识讲述,则无法让学生准确、有效地掌握各个地域的特点及区域之间的差异。因此,将区域对比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的异同点、关联性,更好地理解区域发展与特点的差异和联系,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也能通过资料收集、对比差异等方式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个地区的综合信息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各类地图自主查找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分界线、气候、地形等特征,分析差异和相同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对四大区域初步了解之后,再结合学生提供的资料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成因,体会区域之间的划分依据。在学习中,学生可以知道,虽然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都是季风气候,但是温度带有差异,气候也有差异,北方冬季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河流结冰期更长,所以北方许多大河的通航能力远不如南方的河流。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抄报、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新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从多个方面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二)深入挖掘素材,拓展学生眼界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素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等。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当中有许多人文素材,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挖掘和运用这些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选取一些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让学生大胆想象和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学习,同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帮助学生学习。如此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在学习中深化对地理现象、规律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如在教学“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讲解,出示从哈尔滨到海南岛的路线,让学生思考旅途中看到的风景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让学生深入探讨,让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为具体,帮助学生区分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和特点,在自主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人文素养。

(三)紧密联系生活,强化学生感受

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在之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其没有接受地理学科类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地理学科基础比较薄弱,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内容还停留在概念的认识层面。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图和图片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积极使用各类教育资源,如新闻、照片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地域对比课题的研究等,促使学生围绕地理课程内容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身边出现的小问题延伸到地球存在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深入探究。如在八年级“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系统地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可再生资源运用不合理导致的环境被破坏的图片,紧接着在学生初步了解资源的重要作用后,展示有关自然资源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讨论、谈话、查找资料等多种方法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直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形成。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能力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目前,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把课堂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可利用的教学平台越来越多,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

情怀。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搜集资料,自己上台讲解知识。因为学生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本地区有一定的了解,收集资料相对容易,积极性也会更高。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整理存在难度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很丰富,若要联系生活及网络中的素材,筛选具有人文情怀培育价值的教学资源,则需要精挑细选,也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有很强的把握能力。部分教师可能无法获取丰富且时效性强的教学资源,导致无法很好地将课内课外资源融入地理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收集的教学资源较多,但是缺乏梳理,一味地堆砌信息,没有很好地将教学资源与地理教学目标整合,使得课堂杂乱无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需要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不断寻找新的资源,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地理课堂设立人文情怀培养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将其与地理教学整合在一起,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对教学提出挑战

学生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而有的学生接触的知识较少,缺乏人文情怀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地理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能力、接受度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通过地理学习激发人文情怀。

(三)学校及家长的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目前的教学大环境依然是“唯分数论”,学校的绩效考核,家长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看学生的成绩。教师精心设计了课程,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可能要牺牲一些练习的时间,对此,学校和家长可能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教师开展教学遇到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和学校、家长沟通好,可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展示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争取学校的支持以及家长的信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教育因素,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学科内容,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王珈妤(1991~),女,汉族,江苏昆山人,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Feelings of Geograph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Jiayu Wang

(Chengbei Middle School,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learl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 literacy, whi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quality gradually formed by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subje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energy, the indifference of human relation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Geography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that includes all kinds of natural phenomena and humanistic knowledge. Its teaching content is rich and interesting, which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other subjec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geography teaching, how to reasonably design the teaching content, combine humanistic feelings to educate and teach students, and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ill need teachers to continue to explore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feelings of geograph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humanistic feelings; effect; strategy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初中地理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