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中幼儿品行养成的策略

2022-05-30 10:48陈泽玲
文理导航 2022年30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策略

陈泽玲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给我们指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幼儿劳动教育,并融入德育教育,使幼儿在劳动锻炼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品行。本文重点探究了劳动教育中幼儿品行养成策略,旨在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行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劳动教育;品行养成;幼儿;策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和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依据幼儿成长发展情况,科学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确保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由于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品行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教师要认真地研究科学的劳动教育方法、策略,高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以便及时实现教育目标。

一、劳动教育中幼儿品行养成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大家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家庭结构失衡,一大家人围着一两个孩子,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考虑他人感受。同时,家长也存在重智力培育,轻德、体、劳培育的错误观念,造成有些孩子是学习上的高能,生活中德、体、劳低能的现象,与现代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背道而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针。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期是品格养成的关键期,习惯铸就品格,品格决定一生。品行教育对于提升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幼儿教师应当抓住品行教育关键期,构建完善的品行教育方案,促进幼儿品行发展。为此,本文着重探索我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品行養成的策略。

二、劳动教育中幼儿品行养成的策略

(一)创设自然、开放、自主的育人环境

幼儿园以生活自然渗透式劳动教育为核心,开发、挖掘、利用身边一切自然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劳动,重视孩子的劳动经验、兴趣与需要,借助环境的支持更深入地推进劳动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劳动情感、劳动态度以及劳动习惯的形成。我园根据幼儿年龄段,在楼道创设了“以劳育人、悦享生活、种植劳作”主题环境。一楼“以劳育人”体现以游戏的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幼儿的劳动参与,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劳动经验,让幼儿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践行我园劳动理念:“乐劳动 享生活 筑品格”。二楼“悦享生活”表现出勤劳质朴的将乐人至今古朴的劳作方式,擂擂茶、打糍粑、采茶、捕鱼、挖笋等,生动展现传统农家生活场景。三楼“种植劳作”把认知教育与种植劳作相融合,孩子们在播种、观察、照料等劳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真真切切体验到“劳动最光荣”。

(二)创设劳动场景,促进幼儿品行形成

1.创设生活劳动场景,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学习分工合作方法

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生活劳动场景,使幼儿在生活劳动场景中发展自我。我园在开展劳动日之“大扫除”时,首先让幼儿讨论“大扫除”的意义,以及所涉及的工作;其次,根据任务让幼儿自由协商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包括整理书籍、洒水、扫地、拖地、擦桌子等任务。在大扫除开始前,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分工合作的方法,提升幼儿团结协作能力。有的孩子说:“整理书籍时,有的人负责收集零散的书籍回图书角,有的人负责摆放好书籍,这样速度就会很快”;还有的孩子说:“拖地的时候,一些小朋友负责接水拖地,一些小朋友负责移动、摆放桌椅,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一些工作量少的幼儿,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还会主动去帮助其他幼儿,提升“大扫除”效率。在活动结束后,针对幼儿互帮互助,分工协作的表现引导幼儿进行幼幼互评,分享他们分工合作的好方法,孩子们经验日益丰富,方法也逐渐改善。

2.创设农耕劳动场景,培养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幼儿园充分利用园所场地创设筑梦菜园、班级植物角,积极开展种植劳作活动,让幼儿亲历种植的过程、感悟生命的成长,体验收获的喜悦、分享成熟的果实。在“粒粒皆辛苦”主题种植活动中,幼儿在看袁隆平爷爷视频时,对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有条件的家长们带领幼儿实地看水稻,通过视频、图片了解水稻,激发起幼儿对农耕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趁此机会,教师利用班级的菜园,让幼儿进行讨论:我们的小菜地可以种些什么?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调查,他们带着调查问卷表到超市、农贸市场去了解各种各样的蔬菜,向爷爷奶奶请教如何种植蔬菜。了解了很多蔬菜的种植方法、生长习性后,孩子们决定这一季种空心菜。自从撒下种子,孩子们像照顾宝宝一样小心地照顾着菜苗,他们协商好每天浇水、拔草、松土的人员,并把空心菜整个成长过程做好观察记录。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教师带领幼儿走入菜园,采摘蔬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为提高采摘效率,孩子们进行了分工合作。有的幼儿负责采摘蔬菜,有的幼儿负责将蔬菜装袋,有的孩子负责择菜、有的负责清洗、有的负责炒菜——幼儿自己种、自己摘、自己煮的空心菜就这样被大家一抢而空。整个过程幼儿感受劳动的辛勤,体会蔬菜收获的不易,从而更加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三)开展“劳作实践”创意课程,培养幼儿专注的学习品质

针对于3~6岁的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各个班级幼儿的特点,利用幼儿园特有的环境资源为儿童创造、创新、创设更多元的劳动体验课程,培养幼儿专注的学习品质。我园根据目前环境条件开设了陶泥坊、扎染区、裁缝店、修理铺、木工坊、编织工坊、造纸工坊等等适合幼儿开展劳作的区域活动,多样化的区域活动给幼儿劳动实践创造了机会,在这其中他们专注劳作,创造生活无限美好。例如陶泥工坊里的小小陶泥塑造师,揉泥、塑型、捏胚、上釉,耐心完成一件件有意思的工艺品;裁缝铺里那一个个聚精会神进行设计、裁剪、缝合的小师傅们,一针一线都不马虎,一上一下反反复复,慢慢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作品;造纸工坊里的小造纸师,他们通过收集旧报纸、废纸箱,把废纸用碎纸机搅碎、浸泡、打烂,变成纸浆,用纱网进行脱水成型,最后晾晒,废纸在他们的手下又变成了一张张全新的纸,虽然步骤繁琐,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创作激情,沉浸在“劳作实践”的天地里,一个个孩子摇身一变成了神奇的艺术家。在扎染坊、木工坊、编织区、修理铺、插花区,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个个认真工作的劳动者,他们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在体验中收获成长,激发了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专注力。

(四)组织亲子劳动活动,培养幼儿勇敢品质

家长在幼儿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组织亲子劳动活动,拉近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比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组织家长与幼儿在“萌娃厨房”包饺子。包饺子对于幼儿来讲属于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在幼儿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们耐心地引导他们勇敢地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最后,在煮完饺子后,教师组织幼儿为社区的老人送饺子,培养幼兒的公益心和爱心。很多幼儿在去社区送温暖活动中会胆怯,不敢与他人交流。这时教师及时疏导幼儿,鼓励幼儿为老人大胆介绍自己包的饺子,并鼓励幼儿说一些暖心的话语,温暖老人内心,给幼儿机会勇敢地表现自己。

(五)开展劳动竞赛,确保形成坚毅品格

每学期,我们都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保证幼儿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坚毅品格。小班幼儿以自我服务类型为主,在比赛穿衣服、穿鞋子时,个个都是小能手;中班幼儿逐渐转变到服务他人,在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中,叠被子、扫地拖地一点都不马虎;大班幼儿在家在园一个样,在家做好小主人,帮忙洗洗菜、刷刷碗,在园当好值日生,分碗筷、擦桌椅样样都做得像模像样。在这些劳动竞赛中,确实会存在一些做得慢、做得不够好的孩子,教师和家长都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当幼儿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和家长都毫不吝啬表扬幼儿,提高了幼儿参与竞赛的自信心,确保幼儿更好地形成坚毅品格。

三、劳动教育中科学评价促进幼儿对良好品行的思想认识

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有效地评价幼儿,引导幼儿对良好品行的思想认同,强化良好品行的形成、固化。为提升评价水平,教师可以立足劳动课程、劳动过程、劳动表现等,合理设置评价标准,对幼儿良好品行进行多维度评价,加强家长与校园沟通联动,提升劳动教育品行培养成效。活动评价贯穿于整个行径过程之中,采取幼儿、教师、家长、活动几个角度进行互联式评价模式:

1.幼幼互评。在幼儿劳动后,教师引发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幼幼互评。是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何、今后如何提升改进等都成为了孩子们评价的重点。

2.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日常行为、劳动小能手的大比拼等等劳动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孩子们是否能主动完成任务、自我服务、遇到困难学会坚持等劳动品质,逐步优化活动环境和实施方案。引导幼儿养成劳动光荣、坚持就是胜利、取得成果的快乐、尊重劳动成果、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行,把良好的品行与幼儿的快乐进行有机结合,让幼儿明白今后做人、做事的原则、道理,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生代夯实基础。

3.家长评价。把劳动教育品行培养活动拓展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我是家务小帮手”等家园共育活动,让幼儿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的事情帮着做,让家长们及时表扬、肯定孩子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让孩子心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4.活动评价。教师要对各种劳动主题活动进行归纳、总结、评价,深入探究劳动主题与孩子优秀品行培养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具有权威的体验发言权,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对各项活动的兴趣程度,了解他们更喜欢什么形式,进一步地分析调整,优化劳动主题活动的各项环节,促进劳动主题活动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是幼儿习得技能、提高幼儿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育过程中应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科学地指导幼儿发展。教师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幼儿品行,促进幼儿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作用,总结培养幼儿品行的经验,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成长,保证幼儿品行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雅莉.探索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唤醒孩子对劳动的喜爱和尊重[J].当代家庭教育,2022(8):64-66.

[2]惠昕宇.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学前劳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22(6):25-28.

[3]陈治军.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J].学周刊,2022(2):173-17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策略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