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课堂与地理环境相融的情景教育模式

2022-05-30 10:48蔡志伟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方式素养

蔡志伟

【摘  要】初中地理教育改革中,提升学生地理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地理教育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望而却步,再加上地理本身具有知识面广阔,学生认知和理解比较困难等因素,推行基于地理环境的情景教育方式能给初中地理教育课堂带来新的活力,通过一个个与学生实际认知相符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环境;情景教学

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构建初中地理情景式教育课堂是基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需求而提出的,地理教育新课标中指出,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学生基本掌握基础的地形知识,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要将教育和学生周围的地形地貌、气象等相关地理知识充分结合,让学生在获得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实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符合地理教学的目标。为此,初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中,在地理教学研究中,充分挖掘符合学生认知的地理环境融入教学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一些新型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勇敢尝试,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本文所讲的初中地理课堂与地理环境相融的情景教育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的,在教学中通过将学生熟知或者见闻过的地理环境整合,构建全新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的用处,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独特魅力,才能有效改变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低下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掌握地理素养打下牢固的基础。笔者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影响情景化教学方式融入的因素,分析了情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为基于地理环境构建的情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几点建议。

一、现阶段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因素分析

情景化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中的有效尝试,其开展方式和教育方向就是将学生熟知的地理环境和教学充分结合,既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获取的需求,也为学生终身地理认知和学习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观察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的情况可以得知,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具体如下:

1.对地理学科认知不够完善。地理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文化中有很多利用地理知识取得非凡成就的故事,例如诸葛亮草船借箭、郑和下西洋;也有利用地理知识预测地质灾害、勘探能源的众多实例。可以说地理是与我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学科。然而现阶段很多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地理知识与自己的距离十分遥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内涵有很大关系。

2.地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仍旧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之上为学生罗列出知识点,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记忆和练习即可。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过程,即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记住了相应的地理知识点,但其地理基本素养却没有很好地获得提升。教师的授课内容大部分停留在地理教材之上,忽略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充分结合,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枯燥乏味,在机械式的记忆中丧失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会越来越匮乏,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3.课程改革流于形式。通过对现阶段众多地理教师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带来的全新教学方式認知不足,像“合作交流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本文所讲的“情景教学法”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对这类创新性教学方式认知不足,在对其应用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以“情景教学法”为例,很多教师往往只有在公开课等对外性质的课堂教学中才会应用一二,不能充分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导致教学改革质量得不到提升。

二、基于地理环境构建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内涵分析

通过对目前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分析可知,很多教师对于情景教学模式的认知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其内涵进行系统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程度,为教师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情景教学模式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认识身边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地理认知技能,通过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情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以绝对主体的地位存在于课堂之中的,情景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在熟悉的地理环境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了以往学生生硬获得知识的方式,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创新精神发展,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情景教学模式转变了以往的教学结构,让教师、学生、地理环境、地理知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课堂教学因素充分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熟知的地理知识为粘合剂,让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之中,有效地提升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效率。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情景教学模式将学生熟知的地理环境融入到教学之中,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会有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地理知识的情况,让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构建的情景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包括了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等多方面的素养,在教师构建的具体情景之中,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获取信息足够的时候,学生的地理素养就更容易养成。

三、初中地理教学与地理环境相融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1.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情景化教学模式需要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其提供发展的土壤,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开展之初,教师要认识到初中地理是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初始阶段,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知识,再以学生熟知的地理环境为基础设计情景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础性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地理思维上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民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构建“民族运动会”的具体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获取到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民族,这些民族都有什么特点,在情景教学开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民族运动会的开幕式,让学生对各民族有初步的认知,情景构建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来的内容进行交流。有的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找到身边有高山族,但高山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只有少数分布在我们周围,高山族的传统房屋大多依山傍水,有木屋、石屋等多种形式;也有的学生找到身边的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对身边民族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有了一定的认知。

2.利用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环境认知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利用学生熟知的地理环境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知地理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认知到地理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为学生的地理素养发展提供方向。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了学生的认知必须建立在实际生活之中,从学生所处的实际地理环境出发,构建出生活化教学情景,加深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和特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区域变迁、城市规模、身边人的就业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在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搜集的信息构建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根据调查方向自主选择讨论内容,让学生深刻感受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应的概念,学生对具体的知识点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3.借助地理环境构建问题情景。问题情景是情景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身边地理环境的认知,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在问题中学生也会更有探索欲望,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速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情景:现在有一个砂石水泥厂需要一个建厂方案,同学们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吗?你们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纷纷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结合所学内容,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建厂必须考虑到厂子所需的原材料,因此可以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也有的学生认为该厂的建造必须考虑运输问题,厂子可以建在交通发达的主干道旁边,这样原材料和成品都能方便运输;也有的学生认识到砂石水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需要建在人员充足的地方。学生通过交流和与自己对周边地理环境的认知,很快找到合适的建厂位置。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锻炼了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时,一定要注意求知矛盾的设立,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开展实践活动设计情景。初中学生在面对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时往往会更有兴趣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培养地理专业技能。例如在学习地图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找到自己制作地图的对象,像自己家、周边的山水、学校或者其他感兴趣的地形,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出该地形的平面地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入地图三要素知识的引导,根据自己的认知合理规划地图中各个要素的大小,认识到比例尺、图例、指向标的具体作用。

四、结束语

初中地理课堂与地理环境相融的情景教育模式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线教育者,积极主动探索情景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把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放在首位,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殷洪洪.关于初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4):99-100.

[2]翁宁远.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策略研究——以云南乡土地理资源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2(3):50-55.

[3]田芳成,景雪浩.情境教学视域下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以初中地理“学看地形图”为例[J].地理教學,2022(4):43-45.

[4]马晨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257-258.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方式素养
情景交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