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革命传统教学策略

2022-05-30 16:47高瑞
求知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革命传统作品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学习革命传统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革命传统作品的实际教学存在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教师需要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革命传统;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高瑞(1999—),女,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文件中特别指出,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革命传统作品的特殊性,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革命传统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革命精神。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一)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人文价值

语文是一门以文化育人的基础学科,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语文课程需要落实革命传统教学的重要任务。学习革命传统作品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一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学习革命传统作品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这一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二是一些革命传统作品行文巧妙,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三是对革命传统作品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领略不同的革命传统文化。四是学生学习革命传统作品,了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文化,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之,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革命传统作品,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发挥语文学科的价值。

(二)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价值

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极具思政教育价值。革命传统作品中蕴含了革命精神,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2]。我国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这就为优秀革命传统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资源的丰富性也可以为教学提供保障。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革命传统作品,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可以较深层次地体会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体会伟大的革命精神,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最终汲取革命传统作品中的养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指导生活的当代价值

阅读赏析革命传统作品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但大部分革命传统作品中所记载的人和事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将作品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当下生活相联系,让革命传统作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而让革命传统作品在当下也能发挥出其特有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学习革命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发挥革命英雄的榜样引领作用,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指明方向。这是革命传统作品重要的现实教学价值。

二、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设计忽视学科特征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然而由于革命传统作品的特殊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把握好尺度,忽视了语文学科特征,从而导致语文课成为政治课或者历史课,这是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现实困境之一。以教学设计中介绍背景这一环节为例,教材选编的革命传统作品贯穿中国整个革命历程,因此在进行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介绍时代背景必不可少。但部分语文老师过多地介绍时代背景,没有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语文教师既需要认识到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特殊性,也需要牢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即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教学停留在表层

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编制的,每个单元以一个主题为总领选编几篇课文。经过对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革命传统作品的梳理,我们会发现,由于文章的内容以及主题限制,教材并没有将革命传统作品集中编在同一单元,因此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走出教材编排文章的限制,主要以单篇教学为主,这就导致了教学停留在表层,教学深度不够。目前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等语文教育热点话题启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整合思维,应当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效果。革命传统作品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的是无数革命烈士凝聚的革命精神,单篇教学难以承载这种历史厚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革命传统教学时需要具备整体视野。经过对教材选文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革命传统作品在时期、体裁上都有相似之处。语文教师可有效利用教学选文资源,大胆创新,整合相关的选文,带领学生多角度学习革命传统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革命英雄,体会革命精神,进而增加教学的深度。

(三)教學内容局限于课内文本内容

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时仅停留在文本,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围绕文本展开。围绕文本展开教学可以有效保证语文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完成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但是这容易导致革命传统教学缺乏广度。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借助课外阅读材料,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拓宽教学的广度,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使学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行。

三、革命传统作品实践教学策略

(一)精准把握学科特性

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不能背离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科特性。精准把握学科特性是指教师在进行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时,依然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赏析文本的语言,并且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选择教学的侧重点,切记不可将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空泛化。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八年级专门安排了一个介绍新闻体裁的单元,这个单元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战时新闻报道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成就的新闻报道,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新闻这种文学体裁上,并结合文体学习,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这样的教学就没有背离语文教学的重点,兼具实用性,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应用。《纪念白求恩》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其展现了白求恩大公无私、辛勤奉献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基于文本,设计贴合文本的课堂环节,在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合革命传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分析,在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中剖解白求恩的人物形象。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贴近文本,从语言文字的应用中出发,带领学生了解人物形象,领悟革命精神。

(二)整合内容,重构学习单元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都较为分散,部分教师仅进行单篇教学;然而革命传统作品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作品的内涵丰富,单篇教学较难向学生全面阐释革命精神,容易导致教学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因此整合内容、重构学习单元十分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基于历史时期重构学习单元。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革命传统作品分别选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师可以以作品产生的时间为依据重构学习单元,带领学生体会不同时期革命传统作品的风貌。学生可以借助经典作品梳理出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脉络,认识到革命传统虽然在行为表现上不同,但主题内容一致,从而增强自身的总结能力[3]。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基于体裁建构单元。教材选编了不同体裁的革命传统作品选文,即使是同一体裁作品,其选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传达的精神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将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教学,通过分析对比其异同带领学生学习革命传统作品。如同样是散文的《土地的誓言》和《白杨礼赞》,在《土地的誓言》中,作者运用呼告的手法向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而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则使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北方农民朴实、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整合对比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开展大单元教学,教师可选择历史背景相同的几篇课文,将知识前后关联,相互打通,使学生实现深度的综合性学习的目的[4]。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当代价值

尽管教材选编的大部分革命传统作品与当下生活有一定的时代距离,但革命传统作品中记载的革命英雄,或者是在我国不同领域的开拓创新人物及其体现的革命精神,至今仍十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教师需要在进行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时联系现实生活,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当代价值,让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解决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缺乏广度的问题。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当代价值,需要细致地分析文本。如《纪念白求恩》和《驿路梨花》这两篇作品中体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山界》体现出的革命红军翻山越岭、不惧困难的挑战精神以及《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身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等。不论是无私奉献精神、挑战精神还是创新精神,在当下都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教师应将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与当代生活结合,如学生在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文章时,看到的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挑战精神和创新精神,更能以思想感悟指导现实生活发展,这时候学生就不仅是一名学习者,更是革命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弘扬者,这样才是革命传统教学的真正意义。当然联系现实生活不能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教师还可以选择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举办革命英雄演讲比賽等,多角度促进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总之,教师在进行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时应该将其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其当代价值,从而使学生有效汲取革命传统的养分,蓬勃生长,实现高效教学。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革命传统,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教学革命传统作品贯穿学生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涯;要深入探究作品的特色,依文而教,带领学生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深入学习可贵的革命传统。

[参考文献]

罗孝辉.“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阅读教学品质提升实践[J].中学语文,2020(14):52-56.

王浩,荣维东.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革命传统作品教学[J].语文建设,2021(15):13-17.

吴欣歆.整合教材学习资源,落实革命传统作品教学[J].语文建设,2021(11):4-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