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人才振兴研究

2022-05-30 10:48高晶
商业文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

高晶

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

21世纪大环境背景下,人们选择前往北、上、广、深等城市,大量人才远离故土已成为一种常态。振兴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人才振兴,充足的人才能够激发乡村的生命活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干部进入农村,用创新的思维带领农村人民创业创收,填补农村财政赤字,引领农民走向美满未来生活。

人才现状和困境

人才流失严重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山东省内各城市流出人口数量中,菏泽、临沂市在2021年分别流出148万和94万人口,其余城市人口也有较大的流出,而流出的人口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技术型人才所占比例大。山东产业老旧,留下的学生多数选择公务员、事业编等职业,且人情世故较重,缺乏好的创业环境。

人口出生率低

根据国家数据统计,中国2021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接近吻合,创历史新低,人口净增长率接近为0。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力资源供给问题越来越严重,适龄劳动力和高质量劳动力在未来将会缺失加剧。

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乡村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和不甘心只靠种地为生的年轻劳动力们进入到城市工作,目前留在农村的是年龄大的农民,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从人员类型构成看,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才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农村无法吸引优秀的外界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稀缺。

农村人才供给不足

随时间更迭,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农村青年劳动力日益匮乏。大量青年劳动力通过求学、打工的方式离开故土。中国农业具有小规模经营的特点,单户种植作物收成不高,农业没有前景成为村民的一种共识,这造成农村向城镇单方面输送人才,人口单向流动。而通过国家政策奔赴乡村的优秀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方式引入的人才,也因为农村发展较差、环境较差不愿意留在农村,只是将其作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跳板”,农村出现人才“引入难”、“留住难”的问题。

农村人才素质不高

人才振兴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高素质人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创新事业的人才以及基层村干部,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难以高效、便捷、有质量地完成党中央的任务,在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社会,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农村人才培育不足

乡村人才的获得,不能仅靠引进人才,做好人才培育工作才是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根本途径。就目前来看,缺乏完善的农村人才培育机制,对于农村人才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关注度不够,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人才培育类型相对单一,與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不足,农村人才的培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工作的需求。总体而言,农村人才在“质”和“量”上均无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振兴

人力资源规划

基层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增加乡镇基层受高等教育、实用人才等的比例,按照发展计划提前进行人才的规划,保证农村现代化的正常需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团队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将会更有力度、有质量、有效率、灵活地完成党中央的任务。知识储备较丰富、技术较优秀的人才是带领乡村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和见识决定了基层党建、乡村发展、文化革新、农业兴起的下限,是农村现代化中必然需求。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大学生村官、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等教育人才、实用人才是农村发展第一资源的思想,不断加大大学生村官、实用人才的比例。根据城乡发展规划,将各种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框架统筹考虑,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减少城乡差距,增大对人才的吸引。

招聘与配置

优秀的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乡村干部年龄结构偏大,他们文化水平落后于人、思想僵化,有碍于缩小城乡的差距,有碍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制定合适的招聘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设置专门人员负责人才引进工作,彻底打破以往人才振兴工作落实不力的现象。专设人员需要熟知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善于发现人的潜在能力,系统、全面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从源头上引进有学识、政治素养高的人才,优化人员结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培训与开发

优秀的人才不能只靠引入,人才需要及时培训。第一,人才需要技术上的培养: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类型的培养方式,对不同技能的人才实行分类培养。知识型人才需要集中授课,技能型人才需要实地操作演练,经营型人才需要多参与关于经营管理类、产业发展的讲座,也可以进入企业或者相关产业比较成熟地区的观摩学习。第二,人才需要思想上的培训。基层干部是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党在人民群众内心的形象。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从人民利益出发,避免形式主义,带领乡亲走向致富的道路。人员培训开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各大培训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进行公费培训,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便利服务,为农村创收提供有效途径。

绩效与薪酬(奖励)

人才引入之后,要想办法留住人才。乡村人才激励政策则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政治激励、荣誉激励、待遇激励。政治上,给予一定的政治信任,对人才进行提拔。对于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人才,可以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荣誉上,在县市内进行公开表扬,颁发荣誉证书,通过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表扬。待遇上,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制度,符合条件的人进行评选,对于评选人员进行资金等物质奖励。完善评比制度,让基层奖励管理有制度可循,评比结果实现与人员职务晋升、绩效工资相挂钩。

在进行激励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第一,激励有明确的制度,按照规定章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做到激励的连续性。激励机制不能根据主办人的意愿开始和结束,激励需要时间积淀才能达到目标的效果。第二,待遇激励需要有层级区分和普惠性。在制定政策时,评选标准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标准过高,会导致符合条件的人才过少,达不到激励作用;标准过低,每个人都可以符合条件,激励作用大打折扣。第三,激励的对象必须是针对于农村生产发展、社会服务、产业经营等方向,既可以体现乡村在这些方面对于人才的重视,也可以促使更多的人才关注这些重点方向。第四,奖励的内容可以参考当地的意见,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确保指标合理,确保制度吸引人。

人才振興的措施

人才是振兴的第一资源,人才有两类来源: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充分发挥外来和本地的人才作用,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有效率、安全的发展。

制定引进人才相关政策

乡村基础条件较差,设施不完善,人才待遇较低,如果仅依靠市场,没有政府的政策牵引,只有极小部分人才会因为“情怀”因素返乡。政府政策具有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人才的走向。政府必须引导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实用技术人才等入住乡村,人才依靠政府的倾斜性资源补助,帮助农村进行建设发展。

夯实平台载体

做好平台的搭建工作。提高人才引领农村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创造性地推行组建专业协会、建立农村人才服务站的人才工作模式,为农村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使农村人才充分感受到对他们的重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吸引返乡创业

很多外出年轻人主观上愿意选择回乡创业或者就业,但是自身的经济状况和乡村的就业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回流”。在推进年轻人返乡创业工作中,可以依托当前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特殊优惠政策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实现与精准扶贫战略的效对接,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无法与城市相比,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到农村去创业就业。这需要不断地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真正让农村变得更宜居,才能真正吸引到人才,让人才留得长久。

加强人才价值观引导

人才振兴需要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认可。当今社会背景下,政府需要对人民进行思想引导,强化思想激励作用,增强人民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将建设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己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民对于服务基层的热情和活力。

[项目: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项目(X202110424187)。]

(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静.新发展理念视域下乡村振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1.DOI:10.27667/d.cnki. gzymu.2021.000085.

[2]杨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1.DOI:10.27272/ d.cnki.gshdu.2021.004322.

[3]逄锦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农村科技,2022(02):43-45.

[4]牟欣欣,梁芬瑜,王会.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20):99-101.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20.031.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