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角下智慧养老模式发展探究

2022-05-30 19:13王茂然
商业文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王茂然

开展智慧养老的必要性

“智慧养老”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为场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和养老企业服务的智慧养老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万物互联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充分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成为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养老产业的智能化迎来了机遇与挑战,“智慧化”已成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智慧养老产业成为带动银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智慧养老发展的障碍

老龄化趋势加速,城乡差异愈发明显

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步上升,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严峻的形势。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逐步增大,除了经济社会原因外,与人口流动也有密切关系。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青年人口素质逐渐提高使得大部分人告别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进行学习深造和工作生活定居,造成城市人口红利增长,相反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造成人口红利下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异愈发明显。

传统旧思想固化,阻碍“智慧化”前进脚步

对于老年人来说,昔日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如今却迎来人生的金秋时节。年轻时省吃俭用积攒的储蓄、政府发放的养老补助金和子女给老人的赡养费用,有一小部分作为老年生活的基本正常消费开支外,出于对医疗保险体系的担忧、隔代抚养孩子的成本费用增加,导致老年人不敢增加额外的消费支出,这是在老年人中的普遍存在的心态。

服务人才专业化程度低,发展潜力不足

在当今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的一块绊脚石。由于养老護理人员工作时间较长且劳动强度大,导致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短缺。又因为养老护理员薪资待遇普遍偏低,陈旧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使社会上对养老护理员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偏低,导致此类服务人员总体水平低的现象尤为突出,在智慧养老新模式发展的驱动下导致养老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

智慧养老产品价不对位,精准化服务意识不强

智慧养老平台服务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智慧精准服务,各个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开发了诸多针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但是因为社区养老机构需求不同,各个平台之间竞争压力大、衔接性不强,无法实现智慧平台的互联互通,对于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处理解决。

信息化的科技手段虽然带来了便利,但是专业化的生产团队研究数量较少,产品较为粗劣,重视营销却忽视售后服务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智能产品的接受程度逐渐降低。部分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者并没有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产品设计。有的产品设计页面复杂繁琐,老年人无法根据指引完成想要达到的界面,具有很大程的局限性。

数据信息化利用率低,瓶颈期难以突破

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三种运作模式下,突发异常事件后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的安全监管体系不完整。在老年人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心理因素的评估服务体系,仍然存在漏洞。

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养老产品主要相关方提供业务、数据、监管、服务的系统化程度较低。如何将每个老年人的基础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问题难以解决,更无法实时对老年人产生的数据进行利用、存储和收集整理。

探究智慧养老发展的改进方向

国家政策引导,缩小城镇化差异

国家希望通过一些政策引导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等问题。在政策的推动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逐渐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并建立了有效发展的新模式,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各种难题。

智慧养老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政府和社区养老机构共同配合,在提高老年人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是智慧养老克服自身劣势并加以完善的目标,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动智慧养老新模式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转变传统观念,实现智慧养老新突破

相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互联网+”智慧养老既可以缓解与儿女间产生的矛盾,又能赋予老年人接受新产品的权利。随着养老体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养老意识观念也在逐步提高,如何做到安心和舒心,消除痛点和难点,将成为打造新型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的前进方向。

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入职前不仅要进行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习,还要具有熟练计算机操作流程和一定英语的培训。开展多种多样养老技能护理大赛,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业务兴趣。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老年人和管理人员双评的绩效考核标准。

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增加产品新卖点

现如今中国养老产业运作模式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大方式为主,未来智慧养老模式将体现出融合式、交互式的特征,构建三者相互结合的养老应用生态将成为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新趋势。如何运用智能AI技术助力老年人的医疗、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这是养老产业未来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打消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顾虑,有针对性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将成为产品的价值点。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开辟老年人市场,增加产品的新卖点,为“银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陪伴服务,给智能设备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提高数据的利用率,降低市场成本

在大数据技术领域,智能营养配餐系统突出重围,通过采集老年人的年龄、饮食偏好、忌口食品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智能配餐服务,形成一系列的食谱和健康管理报表,对每一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指定营养计划。智能营养配餐系统能减少购买食物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帮助老年人“食”有所乐。在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为老年人提供更有利于预防和抵御疾病的饮食,从专业角度为老年人的身体保驾护航。

通过智能安防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动态监测老年人生命安全达到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对监控摄像机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无需对原有监控系统和设备进行重新变动安装,对于旧物的改造利用率大大提高。采用技术营销的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技术等一体化服务,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目标市场区域范围。

结 语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更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凸显的困境下,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加大对智慧养老服务型人才建设,完善配套养老体系和人口服务体系,为居家、社区、养老机构三种养老生态运作模式的相互协调提供保障。

在人工智能不斷发展的浪潮下,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智慧养老系统的运营商、个人、家庭、社区和机构连接起来,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利用率和成熟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和高标准的需求。现如今智能科技从生活照料、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心理疏导等方面全方位赋能智慧养老模式发展,如何将科技产品在智慧养老新模式下进行准确市场定位,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市场策略,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打开消费市场,发展优质养老服务促进智慧养老健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扩大养老产业的集群效应。

[项目: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424201X)。]

(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周畅,冯嘉锋,钟莉,王佩玲,刘珺.智慧养老模式创新性与发展方向探析——与北京、上海、广州城市养老模式对比[J].现代商业,2018(29):174-175. DOI:10.14097/j.cnki.5392/2018.29.095.

[2]范昭瑞,阳镇.智慧养老:智能社会下的未来产业新机遇[J].清华管理评论,2021(Z1):110-117.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