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解析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5-30 02:14张敬旺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7期
关键词:除数两位数解析

张敬旺

数学解析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整体体现。衡量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看他是否拥有解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数学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在视觉体验中更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看过程、等结果”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的状态。利用有效的方法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利状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解析能力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就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学生解析能力提升的策略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思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期的引导,只有敢于质疑和思考,才能有迎难而上解析数学问题的勇气。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知识后,当学生面临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应用题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如一个木材厂每天要加工生产20套家具,并耗费木头10根,那么一个月能生产家具多少套?耗费木头多少根?一年能生产家具多少套?耗费木头多少根?虽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三位数,但是经过教师点拨式的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思考,如果将具体的年和月都换算成天以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式便能很轻松地列出来,通过具体的列竖式计算,就能顺利地完成具体的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课堂实践训练的目的,还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点解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学生探究的动力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兴趣的导向,小学数学知识点中包含的趣味性元素非常丰富,从单价和数量可以激发学生推断出总价,从路程和速度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出行程所耗费的时间,这些涉及的数据变化引起相应结果的变化,都是小学生在数学课堂需要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在部编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两位数的除数最初是由一位数的除数演变而来的,直接给出两位数的除数,学生必然会如“丈二的和尚”,一脸茫然,但如果抓住除法运算的趣味性之后,由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衍生出来,学生自然会顺着兴趣爱好去主动探究,并不断激发出他们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问题的能力。如由120÷3逐渐演变为120÷30,学生便能很快总结出解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相关问题,这种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动力,也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支撑。

三、培養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动能。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更在于课堂实施的执行操作中,笔者所带的班级,在讲完课程内容和数学案例之后,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学生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其实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教学现象,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时经常有意地将数学常规知识点单独提出来,如260÷40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计算,然后在演示训练和讲解过程中故意出错,得到商是5,余数是60的结果,细心的学生马上会指正错误,而比较马虎的学生也会因此而特别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长期的往复训练实践,学生不仅增强了数学纠错意识,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遇到任何类型的题型,着手开展数学问题解析的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四、提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形成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其与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基础和悟性都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当前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尤其对于思维能力不太敏捷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解答问题并提供平台和机会,部编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是关于运动和移动的问题,本身就比较抽象,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空间思维,并理解抽象的旋转和运动概念以及沿着某个定点有规律地摆动的概念,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或展示这个图形运动的过程,然后教师再概括性地加以总结,在评价环节有效提炼具体的知识点,训练和提升小学生逻辑性强、抽象化程度高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效解析数学问题的整体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解析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主阵地,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课标规定的三维目标要求,在实现教学整体目标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堂形式,以学生为数学问题解析能力培养的主体,以问题为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导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所思、所获和所感都趋向于解析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除数两位数解析
巧算两位数加法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余数比除数小
两位数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