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2022-05-30 02:14许文娇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信息技术数学

许文娇

教学大纲的改革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正在发生改变,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应以新时代下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信息的快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为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在学习相应知识后具备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小学4~6年级的“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基础性问题,同时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因此,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以积极的探索态度,创造性地从课本和实际生活中进行问题解决,从而更好地为生活奠定基础。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数学抽象思维,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存在一定困难。如果能够在原有学习模式上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构建空间意识,进而帮助其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内容的导入,导入环节的优劣会对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以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标准来评价导入环节的有效性。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生动的课件动画,可以获得比文字和教具更好的效果,能够更简单直接地表达教材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事物的本质。如“10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动画就将抽象的数字变成了生动的卡通人物,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如下表1所示,教师在教学“10的认识”时,在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太生动的数字转化为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通过课堂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逐渐实现自身价值。在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引导者为教师,课堂形式通常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这一过程中,教师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师的教学决定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正确地讲解,作为一个学生,应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讨论、观察和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的知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并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明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

(一)搭建桥梁,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掌握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能够得知,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仍注重具体形象思维,但高年级小学生就能够将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融合。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重点内容都是抽象的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离我们的生活相对较远,不能够进行过于具体的讲解,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视频、Flash动画、形象图片等,创设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有效地巩固旧知识,为新知铺垫,建立联系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特点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对抽象的知识,同时帮助其将抽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关联。

(二)将抽象转化为直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由于年龄特征和生活习惯的限制,小学生无法通过单一的文字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逐步减少思考时的困难,为理解概念铺平道路。在讲解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更强的沉浸感,同时能够更加直接地显示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总之,如果能够在数学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但它毕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能否对数学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还取决于使用它的数学教师。

(三)设难置疑,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合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体现为在课堂上进行数学图式演示、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游戏等活动,以此为基础分析数学题的解题思路,逐渐形成自身的解题习惯,不断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演示,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较好的知识体系,同时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在课堂中不仅能够通过图表统计、几何画板、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还能够通过专题任务的方式将整体知识进行拆分。通过将知识进行拆分并分模块进行讲解和练习,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逐渐解决每一模块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一些“疑难杂症”时,可以把它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更容易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四)亲历过程,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只记忆和模仿教学活动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为了达到快速准确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独立地进行思考与实践。在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而且要建立生生之间的多方向信息交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合作和评价,以此种形式开展的教学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愉快放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所学知识,使课堂效果数倍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练习形式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获得知识,学生不光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查漏补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把所有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严密地梳理,并且熟练地运用,牢记于心。

在传统的教学中,练习的方式也是单一枯燥的,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题海战术”。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练习方式不断地发展,逐渐创新化、多元化,这是一大创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练习的热情,还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新颖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不仅仅是把练习从教材投影到屏幕,而是将练习融入闯关比赛、夺宝行动、比脑力等游戏中,学生在这些充满趣味的游戏化练习中非常容易地就完成了对新知的巩固。在连加连减的练习课中,教师将枯燥的加减法练习设计成一个“采摘水果”的游戏,将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融入采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熟练掌握了此种数学计算技能。采摘水果,寓教于乐,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形式,在游戏中达到练习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有层次的练习,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的数学知识网络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多多关注其对知识的认知步骤,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动自己的小脑筋,深入剖析此中内涵,独立地构建出一套易于理解的思维方式。在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对图形进行分类并形成知识树,再设计分层练习题,由易到难地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定会更加娴熟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三)开放性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不能仅仅通过多次去做同一种类型的练习来巩固学习内容。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将枯燥、单一的练习变成开放式的练习,这样,学生会在练习中更好地掌握与运用知识,也可以使思维得到大幅度的拓展。

(四)网络获取的练习,丰富学生知识面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好奇心强、爱玩的时候,喜欢玩游戏,对各种当下流行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在练习课中,教师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并从儿童资源网站、智慧教育网站等学习网站上下载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练习题,以这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生动情境、优化教学方法、丰富练习形式,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同时以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基础,实现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4-29.

[2]李彥刚.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过程探析:以小学数学《位置和方向》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3):7-8.

[3]姜烁,李玉斌.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5(3):181.

[4]刘世芳.用信息技术领跑高效数学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6(4):75.

[5]向丽华.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9):172-173.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