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听力提高探索

2022-05-30 10:48刘敏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普通高中农村

刘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听力理解能力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为了找到有效的提高方法,本文研究了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方面,结果发现,学生语言知识掌握不足,学习过程中重读写轻听说,严重影响了听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重点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积累语言知识,二是将这些语言知识反复融入到大量的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当中,这样有效解决了听力理解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问题。实践证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农村普通高中,要以语言知识为基石,以综合语言能力训练为途径,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听力理解;策略技巧

听力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却很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关键原因,是学生对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掌握不够,次要原因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将听、说、读、写、看五项技能割裂开来,单一练习效果甚微。结果导致学生在听力测试中非常盲目,想要把每个单词都听清、听懂,結果却反而漏掉很多关键信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大量积累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同时进行了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大量训练,帮助学生显著提高了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能力。

一、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策略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谈话内容的理解。这些不足的解决显著促进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对语音知识的表意功能掌握不足,不能有效地理解说话人的态度、意图和情感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一定的音标知识,却非常粗浅。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谈话者重音、语调和节奏等方面的变化所传递出来的态度、意图和情感。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当堂朗读、课后跟读、小组操练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感知、模仿英语的发音。同时,还通过模仿表演、自创对话以及校本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观点和态度。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希望在趋近于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帮助学生建构起语音意识和语音能力。

(二)词汇知识积累不足,不能准确理解一些谈话的关键信息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常用单词和短语少之又少,对于词的掌握也仅限于音、形、义的初步认识,根本关注不到词汇联系在一起所传递的主题信息或观点。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学生的发言、对话、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相关主题中积极运用所学词汇。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方式增加词汇量的积累,以此提高学生利用自身词汇量对听力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将新学词汇运用到与主题相关的话题写作当中,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当中不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构建了语义网、积累了词块,同时也大大强化了语感和词语迁移能力,很好地内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语法知识积累不足,不能透彻地理解相关谈话语句的含义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到的语法知识往往局限于句式的基本构成,并不能充分理解该句式所表达的情感意义。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语法知识都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呈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语法项目在语境中的使用形式和基本功能。同时,在课堂内外要对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加强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形式的意识。

(四)语用知识掌握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出谈话者的身份和谈话场合等信息

针对听力理解习题中谈话者身份、谈话场合等信息的考查题目,学生往往只关注与身份、场合直接有关的词语,却忽略谈话语言正式与否以及一些特定场合的标志用语等。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语用意识。在设计交际活动时,首先要创设贴近现实的交际环境,对各方的身份年龄及关系明确交代,详细描述交际的场合和主题等,然后帮助学生根据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选择得体的礼貌用语和身势语开展交际。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在听力理解练习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话语言的正式程度、遣词用句等方面来逆向分析谈话语料的交际环境、参与人物身份等信息。

经过以上综合训练,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当然,针对听力理解测试题,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技巧点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二、考查重点以及解题技巧

针对听力测试成绩较差的学困生,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训练尝试,效果显著。听力测试满分30分,这十几位同学原来的成绩都在22.5分左右。经过针对性训练之后,在当年的听力高考中,6位同学拿到了满分,4位同学拿到了28.5分,剩下几位同学都是错了两道题,拿到了27分。

这一个月的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周为第一阶段,第四周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针对每份听力测试题的前五个题目做了两件事:一是仔细阅读题干,找出题目的考查重点;二是仔细阅读选项,预判正确答案或者正确答案在对话中的位置。

(一)仔细阅读题干,找出听力理解测试题目的考查重点

1.对事实信息的抓取,主要涵盖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等。通过统计,这些信息在录音中百分百都被重读强调,学生要能够根据题干猜测对话内容,重点关注相关的重读信息。例如:

(1)What was the boy doing?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关注有关活动内容的重读信息,结合选择项猜测对话中可能出现不同时间段的几件事,抓取信息时要关注“当时正在”做什么。

(2)When will the library be closed?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关注有关时间的重读信息,结合选择项猜测对话中可能出现开放、关闭等不同时间点,抓取信息时要关注与“close”有关的时间。

(3)Where is the man going for his holiday?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关注有关地点的重读信息,结合选择项猜测对话中可能出现不同人物的假期去向,抓取信息时要格外关注男声人物的假期去向。

(4)Why is the man moving to New York?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关注有关原因或目的的重读信息,结合选择项猜测对话中可能出现男声人物居住地变动的内容,抓取信息时要格外关注搬迁原因或目的。

(5)Who use the Internet the longest each day?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关注有关人物名字或称呼的重读信息。题干中出现了最高级形式,学生要能预判對话中一定会出现几个人物使用互联网的时长比较,抓取信息时要格外关注使用时间最长的人物名字。

2.对谈话信息的推理及判断,主要包括人物关系、谈话场所、数字计算、观点和态度等等。针对这类题目,学生要能够从题干中准确找出考查重点,有的放矢地抓取并梳理信息。例如:

(1)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这两类题目字面看分别考查人物关系和谈话场所,其实考查重点却相通,如人物关系是老板和雇员、教练和队员、老师和学生、医生和患者、店员和顾客等等;谈话场所对应依次基本就是经理办公室或电话、训练场或电话、教室或老师办公室、医院、酒店商场等等。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抓取谈话中与工作性质有关的词汇和内容,进而推断出他们的人物关系以及谈话场所。

(2)When will the meeting start?

How old is Robin now?

涉及数字的题目,包括日期、时间点、年龄、票费等,90%以上都需要计算推断,只有少数题目是只需要辨析读音的,如选择项是三个电话号码或读音很接近的数字等。对这类题目,学生尤其要集中精力听清并梳理所给数字的关系,进而进行计算推断。

(3)How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exam?

How did the man feel when the man guessed it?

这类题目考查观点态度。学生要学会抓取出描写观点态度的形容词或者传递观点态度的动词,进而推断出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仔细阅读选择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预判对话内容及答案可能出现的位置甚至准确答案

1.选择项中有两个存在一定共性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exam?

A.It was beyond him. B.It was very easy.

C.It was a bit difficult.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就可以大胆预判,答案很有可能是有共性的答案中的一个。如果不是,那么正确答案会出现在对话结尾部分的概率非常大。例如这道题目,A和C两个选项有一定共性,意思都是这次考试难,虽然困难程度不同。学生可以大胆预判,答案很可能是A或C中的一个。如果不是,正确答案是B,会出现在对话结尾部分的概率非常大。

2.三个选择项没有共性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Boss and secretary B.Coach and athlete

C.Doctor and patient

针对这类题目,学生需要提前提取与每个选项相关的词汇或文化常识等内容,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对号入座。例如这道题目:A会主要谈论文件打印、日程安排等;B会主要谈论训练安排、训练效果、比赛技巧等;C会主要谈论病人症状以及治疗方案等。学生在听前预先提取相关的典型词汇和谈话内容,听中对号入座即可。

在集中训练的第二阶段,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对听力测试题中第八、第九段对话和第十段独白朗读进行针对训练。虽然针对这几段材料的测试题目较多,考查重点和题目类型却没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周时间,学会在听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经过一周训练,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测试正确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对于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而言,只要能坚持打好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基础,辅之以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大量训练,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就一定能显著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水平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19.

[2]李广洲,陈琴兰.高中英语词汇巧记忆[J].中学生英语,2021(16):6.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普通高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对高三MHK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