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10:48刘欣欣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太湖

刘欣欣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议题式专题课教学不仅是新授课教学的一种形态,更是高三复习课的一种有效方式。透过深挖“专题”,实现多模块知识的灵活迁移;借助创设“情境”,全方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经过完成“任务”,提升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活动”,让沉闷枯燥的复习课“活”起来。

【关键词】议题式专题课;活动型;复习课堂;太湖;十年退捕

议题式专题课教学是指课堂上围绕一个小专题进行深入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商议,从而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自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它是新授课教学的一种形态,但更常见于复习课教学之中。笔者以《太湖十年退捕背后的政治思考》为例,尝试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通过议题式专题课教学,构建活动型课堂。

一、建构教学模型,明晰活动型复习课实施逻辑

议题式专题课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紧紧围绕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逻辑,将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活动展现有机融合,教学环节步步推进又环环相扣,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该专题的四个要素为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

二、创设议题情境,践行活动型复习课实施路径

议题式专题课教学的专题取材广泛,既可以源于课本教材,也可以来自高考真题,还可以取材于社会生活尤其是时事热点。本堂课的教学主体是高三学生,他们既有较为扎实的政治学科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学以致用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笔者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托苏州本土资源,结合江苏高考真题,自编设计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任务和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迁移知识。

(一)运用“太湖十年退捕”政策,引出“太湖十年退捕背后的政治思考”总议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要积极引导学生整合和应用学科知识,认同国家政策,学会辩证思维;在共“议”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关怀、尊重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以身作侧,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为了让学生领略太湖之美,采用视频导入方式,播放《太湖美》歌曲。

教师:一曲悠扬婉转、富有江南韵味的《太湖美》,唱出了人们对太湖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唱出了对青山绿水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以来,太湖流域就是物产富饶之地,我们知道的南宋时期的民谚“苏湖熟,天下足”更是描绘了环太湖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然而,就在2020年10月1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做出了太湖十年退捕的决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政治学科的专业视角,去审视“太湖十年退捕背后的政治思考”。

(二)围绕议题1:“太湖十年退捕真的有必要吗?”,在探讨中培育政治认同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长三角的母亲湖,也是环太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和关乎民生福祉的生命之源。太湖水产资源丰富,渔业成了太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网上查到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年太湖渔业捕捞产量约7万吨,产值约为7.3亿元。可见,太湖,既关系百姓的味蕾,也影响着百姓的腰包,太湖十年退捕,一退就是十年,笔者以此为背景和对比,创设了“太湖十年退捕真的有必要吗?”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各抒己见,代表发言。

学生甲:有必要,现在太湖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

学生乙:自己很喜歡吃太湖湖鲜,太湖退捕,可能就没有湖鲜可吃,即便有,也可能因供给减少,价格升高,自己要忍痛割爱了。

学生丙:尽管有必要,但是站在世代以太湖捕捞为生的渔民角度来讲,对于他们可能断了生计,没了生活来源,无疑给千百万渔民带来重创。

学生丁:之所以要退捕十年,从生物学角度看,鱼类生长2~3代,渔业资源可实施恢复性增长,以常见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鲫鱼、鳙鱼为例,它们在长江中通常生长需要四年才能成熟,我们连续禁渔十年,这些鱼类可以有2到3个世代的繁衍,这样它们的种群数量就能够显著增加。

面对多方不同声音,为长远计为子孙后代谋,政府痛定思痛作出十年退捕的决定,这是势在必行之举。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紧迫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性分析,笔者根据2020年江苏政治卷第37题长江禁渔,创设了以下真实情境:

作为长江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太湖是夹在高楼间的湖泊,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湖泊。其中,渔业成了太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据历史统计,太湖流域曾有各类鱼种107种。2003年时就有环境学学者调研发现,胭脂鱼这种长江流域独有的鱼种,已经在太湖流域绝迹。三年前,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太湖鱼类已不足50种,有超过一半的鱼种在几十年间消失。而青鱼、鲢、鳙、鳗鲡等原本太湖里的自然种群,目前也主要依靠人工放流。

太湖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一直是渔民的生计来源。传统千家万户单打独斗式的散户捕捞方式也存在不少弊端,非法捕捞、过度捕捞屡禁不止,渔民陷入了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为保护太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决定于2020年10月1日收回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撤回捕捞许可,相关证书予以注销。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太湖十年退捕势在必行的原因。

小组讨论和商议,小组代表分享和展示,老师评价并总结提炼。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太湖十年退捕是解决过度捕捞造成太湖渔业资源衰退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长江禁渔是政府要运用多种手段加以调控的必然要求。太湖十年退捕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太湖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围绕议题2:“太湖十年退捕需要何种政治护航?”,在交流中有序参与

一汪太湖水,江浙两地情。太湖十年退捕后,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合理保障渔民生计、引导渔民退捕转产。首先让学生观看《江苏苏州:近万名渔民告别太湖 退捕上岸再就业》视频,感受太湖十年退捕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多方出力,从而设计了以下情境:

太湖退捕,是牵涉到江浙两省渔民生计的大事。能否令行禁止?既然退捕不是完全禁捕,则对配额捕捞之外的偷捕者,该如何管理?相应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管理难度加大,长三角是否能统一行动呢?如何合理保障渔民生计、引导渔民退捕转产?维护太湖生态安全,任重而道远。

设定了渔民、湖鲜爱好者、公民、政府、人大、政协、党和党员、基层党组织等角色,学生抽签获取小组扮演的角色,并且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太湖成功实现十年退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这样的活动设计改变了学生对高三复习课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换位思考和知识迁移能力。此议题的推进采取问题驱动,学生分享成果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和内化知识的过程。同时,分议题之间环环相扣,这个活动中的渔民和湖鲜爱好者,与议题1中学生乙和学生丙的担忧,前后呼应,以此来化解学生的价值冲突。

(四)围绕议题3:“太湖十年退捕带来的哲学启示?”,在思考中弘扬科学精神

太湖十年退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哲学上的反思和启示,为此,笔者创设了以下真实情境:

事实上退捕不是禁捕,长江干流明确十年禁捕,太湖则是退捕,今后还是会有组织地进行适当捕捞,并不是十年中从此不再捕捞。重点是改变原先滥捕的捕捞方式,改为有增殖、有配额捕捞,更有效地保护好鱼虾资源。

未来将对非保护区水域研究制定科学利用水面规划,发展增殖渔业。太湖退捕不仅能修复生物链,对太湖水质的改善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太湖最大的污染之一——蓝藻治理留下了空间。

是“退”也是“进”,十年护湖之约。说到底,退捕就是为了保护太湖的“健康”。

此情境虽短,却内含了诸多哲学知识点。为了锻炼学生调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这一环节设置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从哲学视域审视太湖十年退捕,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第二个活动是从矛盾观视域分析太湖十年退捕,并让学生利用“鱼骨图”工具,写出情境论据和学科论据关键词。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框定知识范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锻炼学生的聚合思维。

三、注重总结升华,彰显活动型复习课实践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

本节课的最后,以“美丽中国说”作为结束语:大美太湖,水韻江南,江河万里,泽润中华。长江禁渔,黄河保护,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千秋大计,美丽中国!从太湖十年退捕,到长江十年禁渔,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到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迈上新台阶,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每个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建设者。相信,我们每个人的用心守护,美丽中国梦必将实现。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叙事在学生面前铺成开来,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分析问题的高度,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和感染。课后作业更是一以贯之,布置了开放型作业:让太湖水碧山青、浩渺多姿,是每一个太湖儿女的责任和使命。请以“保护太湖水·守护母亲湖”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强调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建议,“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科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考查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需要学生整合相关学科内容以及应对特定问题情境,执行特定任务,由此提供确认水平的证据。”采用议题式专题课教学进行高三二轮复习,打破了现有的教学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促进了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的融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接。通过多学科视角、多角色扮演、多层次思考,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议题式专题课既可以让原本枯燥的高三复习课“活”起来,又可以让身处题海的高三学生“动”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性质。

【参考文献】

[1]朱开群.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10-20.

[2]沈雪春.议题式复习课教学维度的特征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0):20-18.

猜你喜欢
太湖
东太湖苏州湾
太湖水乡美
烟雨太湖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太湖三白
太湖思变2017
2017中国太湖百合花节 花开园博 春满太湖
太湖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