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合途径研究

2022-05-30 17:07耿一丁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证书人才

摘要:将“1+X”证书制度与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培养职业能力过硬、职业道德素养高的新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深入探索制度、政策和手段,更要合理探索二者的有效融合途径,分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做到“1+X”证书制度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落地。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44

在新时代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为促进高职院校变革的创新发展,在2019年1月,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全国职务高教变革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訓模式变革,参考国外职务技术培训教学一般作法,制定管理工作方法和具体实施办法,开启‘1+X资格证书管理制度试验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同属于高科技领域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便展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高质量会计人才的输送有了充分的条件。因此,以“1+X”证书制度为研究背景,分析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的深度融合,系统地将社会对大数据和会计专业岗位的知识要求、能力素质要求深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反映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对培养优秀复合型创新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如今,职业资格标准随着人才市场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和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市场经济改革对大数据分析和传统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丰富的传统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了财会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财税等专业知识,把实际的经营情景整合在计算机模型当中加以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自己更加熟悉实际经营业绩的发生流程,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则无法入职理想的岗位。高职学院大数据分析与会计专业要合理预测学科发展,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培训学员的职业技能,力争培养大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使其发挥人才的特有优势,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现阶段,“1+X”证书制度的实施热潮席卷了全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在大数据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融合“1+X”证书制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输出的会计专业人才质量更高。

1将“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相对接

推行“1+X”证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素质,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人格道德意志、团体奉献精神与创新意志。目前,准订单式培养就是为了培养行业所需的实用型岗位人才。遵循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培养规律与知识规律,总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与“X”认证的专业技术知识特点,拆分“X”认证的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规范,对照“1+X”专业技术知识等级证书认证单元具体规定,使之与培养计划中的专题研究相对接,把专业技术知识等级证书的能力需求、专业知识需要等标准整合到培养计划中,可以将“X”证书的认证标准融入相关的不同课程中去,更新书证融通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重置课程标准,贴近未来工作岗位,实现证书培训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实现岗课赛证的全面融合,以课程改革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内涵发展。

2创建数智赋能型教师队伍

要想深度融合“1+X”证书制度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有一支同时精通大数据和会计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队伍,这也是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大数据和会计专业需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还要有企业经验丰富的实战者。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和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对财务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要实现智能业财一体化。

首先,在我国大力推动“1+X”证书制度的帮助下,对高职院校内负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进行师资培养,让教师尽可能多的参加“1+X”认证活动,增加教师的证书持有数量。选派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接受大数据专业培训,获取相应课程的培训资质,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

其次,大数据分析与会计专业老师通过指导职业技能竞赛,逐步掌握了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等学科前沿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老师被安排成为在职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实际中面临的专业困难。利用辅导流程和学员意见对老师做出评价,完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老师教学水平与职业技能的双提高。

另外,要引导老师到企业实际,一方面对专职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加以改变,让企业实际成为教师年终考评的重要考评内容之一,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结果在待遇上有相应的差别。但是,企业也应该对自身的观念进行转变,在专职教师进行公司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接受到来自教师对公司管理的建议,以此为基准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予以优化,进而积极推进专职老师加入公司经营。采取了各种举措,在高职学校中形成了“1+X”证书制度,使专职教师既能表现外在证书“双师”型,又能内化“双师”类型教育所需要的专业素养。

3以“X”证书为抓手,合理重构“岗课赛证相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也应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在“1+X”证书制度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制定标准,使得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首先,要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加入“X”证书的技能要求,以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基础,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要求。大数据与会计学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大,但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比较多,已经饱和。所以,培养目标应该以大数据分析和会计专业的现实岗位需要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才能,并培养的综合应用素养。因为现阶段的企业会计已经不再是“死做账”的时期,现代社会的出纳应该是“懂资金、精财务、能办税、会工商、复合型”的复合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国际化,又要开放性和综合性。围绕技能点数,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深化工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融合前进的技术、工具与理念,同时对专业知识训练进行深入规划,革新技能模块考评方法,对学习者实施多维度考评,多元化地设计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神和实务水平,并引进现代产业发展思路,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与就业信心,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与优势。

其次,“X”证书考核内容、智能财税技能大赛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融合,要统筹规划,在讲解会计专业知识时,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防止重复设置课程内容。要在教学能力、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公司的典型业务流程、业财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发掘“X”证书的内涵。在大型新兴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财务数据与会计专业可以构建人才培养的技术整合体系,整合到“1+X”的职业教育规划培训课程认证系统中,通过整合法律学等专业课,并设置了大分析采集、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大数据信息发掘、财务数据可视化研究等专业课程,以达到对多元化教学的全面覆盖,并强化了学习者对从数据源到大分析所展示的结构化知识掌握。总的来说,要在培训教学中形成三种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第一层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员的读写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第二层是对学员进行个性化、多样化培养,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第三层则是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意在培养学员获取各类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基本能力,以推动“1+X”认证体系的发展。

最后,深化教育改革,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证书获取时间,同时有效配置教育资源。高职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工程专业,应该培育一批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大量实践经验的“懂业务、精财务管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师基本上没法适应“1+X”双认证制的教学需要,同时业务拓展课程队伍和管理实践课程队伍也出现了断层。于是企业工程师可以走进大学,而高等院校师资也可以走进大公司实现技术流动。吸纳高素质企业人才,并利用平台资源优势,有效整合网上课程、互联网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务类技能教育专家、企业教师队伍合作共建、与高职学院联合共建项目,充实教育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完善中国传统职业教育与高校教师发展制度,保障制度、奖励体系与监管机制,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發展。深入研究企业师资培养学分制管理模式,通过教师示范项目增强教学团队的活力,同时不断引入高水平的教育人才,增强师资力量。

4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产业学院

大数据技术已然渗透到了每一个行业,这也导致社会对大数据分析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按照我国国家商务委员会最近期的大数据分析,在未来二年中国大数据分析人员缺口将超过一百四十万。大数据与财务领域在我国市场上已朝着高速成长方向发展,将来由于政府扶持和社会资本投入,在财务大数据分析和智慧财税领域规模上将处于世界领先,而作为人才培养创新孵化器的学校,将跟踪行业内龙头公司,并与其深入协作,引入先进行业思想、尖端技术方法和领先技能,紧跟会计专业人才发展的新潮流,增强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和实际创新能力,通过引进人才的方法,把“1+X”证书体系和核心技能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导入课堂,进一步改善其学习效果,提升职业资格的含金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知名度。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面临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把“1+X”认证的教育评价机构(企业)引进学院,校企合作产业学院发展,既可克服“X”认证社会知名度低下的弊端,也可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等。让企业积极参与到课程中,丰富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授课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员的未来就业。第一,公司将全面介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阶段,高职学院与企业之间将联合建立人才培养项目。此外,与“1+X”证书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会取代部分非必要的传统课程,并对对应的课程标准进行有效的调整,构建新型的会计学课程体系,同时满足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的需要。二是在顺利开展“X”证书课程的前提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联合创建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实习基地不但可以适应企业教学的需求,还可以成为“1+X”专业技能认证训练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点,引入公司账户,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授课,让学生在真实的账户核查中已经学到理论知识,并能通过“1+X”的认证与考核,并能累积企业实践岗位经历。

5结论与建议

“1+X”证书制度是在新时代下对高职教育提出的一项新的变革。职业等级证书代表着对个人专业技能水平的认定,是对职业教育培训结果的综合鉴定标准。“1”与“X”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是指规范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将认证训练的内容融合到专业人才的教学培养中,同步并评估技能水平评价规范的专业课程,为大数据和会计专业人才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石。实行“1+X”证书管理制度,要探索职教建设渠道,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渠道,促使学员在获得职业证书的时候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从而为今后的职业和综合技术能力的快速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1+X”认证工作充分考虑了认定评估工作的科学合理、效率、标准化和社区认可性,进而更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革新教育模式。唯有高等院校培训人才与“1+X”认证体系实现深层次的融通,大数据会计专业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才能得到切实促进,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员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浩.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课证融合的实践路径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60-63.

[2]聂玺,王星.“1+X”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究——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02):34-38.

[3]赵浚.“‘1+X证书”制度与高职会计课证融合的改革实践[J].中国农业会计,2021,(04):4-6.

[4]唐利红.基于高职大数据方向的“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7):138-139.

[5]许秀仁.基于“1+X”证书制度中职会计专业创新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4):170-171.

[6]杨军,宁玉富,李红杰,等.基于“1+X”数据采集证书的大数据专业课证融通探索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4):234-235+25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研究”(JG20EB245)。

作者简介:耿一丁(1988-),女,辽宁盘锦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分析、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证书人才
WJCI 收录证书
人才云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