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研究

2022-05-30 03:02祝燕燕郭宗英
东方收藏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统绘画新媒体技术

祝燕燕 郭宗英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传统绘画再创作崛起。数字化的传统绘画冲击人们的视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案例的梳理,探讨受众在传统绘画再创作中审美方式的转变,明确传统绘画再创作的利弊,正视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传統绘画再创作。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传统绘画;再创作;动态呈现

一、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的案例分析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新的艺术形态,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艺术的萌芽、衍生与发展。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媒体艺术的兴盛,一大批传统绘画在新媒体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以数字化动态展现的方式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上,一段时长7分01秒的《唐宫夜宴》表演火爆全网。该表演运用5G+AR融合技术、虚拟场景、现实表演,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的场景中。作品展现了唐朝少女们前往夜宴的途中,演员们嬉笑打闹的场面,就像是真切地发生在绘画表现的场景中。舞台背景是利用数字虚拟技术加上唐朝著名的绘画作品做出的效果,出现了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从仕女画到青绿山水,加上演员们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艺术搬到了舞台上面。随着《唐宫夜宴》惊艳观众,《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等系列节目也紧随其后。《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节目以曹植《洛神赋》中的“洛河神女”为蓝本,同时借鉴敦煌飞天壁画元素,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舞者精湛的表演加上新媒体技术的加持,呈现出了堪称“视觉奇观”的节目效果,“洛神”好像从古画中活了起来。洛河之神身着绿衣和橙色、红色的丝带相互映衬,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如梦如幻。洛河之神穿越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来到了现代,自此,观众对于曹植《洛神赋》和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洛河之神的形象,有了美好的承载;《七夕奇妙游》之《龙门金刚》节目则以龙门石窟为背景,通过AR、三维建模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舞台与石窟实景相结合,将绚丽多彩的龙门石窟展现给观众。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再到七夕的《龙门金刚》,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好似掌握了流量密码,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新媒体技术下传统绘画的再创作能够打破传统绘画的诸多限制,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视觉呈现更加完美。同时,经过虚拟重构的绘画也消解和扭曲了传统绘画的真实感,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数字版《清明上河图》也是如此。其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北宋首都汴京的风貌一览无遗地在数字屏幕上呈现,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1]。不过原作的时间线索被塑造成了空间的呈现,整体走向了平面化和碎片化。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比较有趣味性,但原作的艺术性却被弱化了。

此外,北京顺义第三届文旅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千里江山图3.0》数字艺术展,亦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数字化的呈现,通过行、游、望、居四大主题,将原本二维的画面空间化地表现了出来。

二、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的生产方式与审美转向

(一)传统绘画再创作的生产方式

技术之于艺术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形式,技术的变革往往也会催生艺术形式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新媒体高效、自由、开放的特征使得传统的绘画艺术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再创作,借助数字技术让二维静态的传统绘画作品动起来,无论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还是河南卫视系列节目《唐宫夜宴》等,抑或是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都让传统绘画作品活了起来。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绘画进行再创作有利于大众化传播,例如河南卫视系列出圈节目,运用5G+AR的技术,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让观众从原来的视觉体验,实现到视觉、听觉等多元化体验,让人们在欣赏传统绘画时获得更多的趣味性和新奇的体验感,也间接地宣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增添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二)受众群体的审美转向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对于受众审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审美主体地位的改变上。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促使原本的绘画作品被重新诠释,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再创作的过程,受众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从传播的角度出发,创作者更加注重受众对于作品的反馈,而数字传播技术高效、快捷的特点,能够更多、更迅速地得到受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从而为创作过程提供有效的反馈。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性,审美主体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者,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意见。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对于受众审美的影响,其次表现在审美方式的改变。意境、韵味是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审美追求,借助绘画作品传达的意境去表现画家本人的心境,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需要凝神沉思才能体悟到其中的境界。新媒体技术的加入让传统绘画不再仅限于原有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但是蕴藏在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美学韵味和文化内涵被大大削弱了,传统绘画中文人雅致的审美理想在表现形式的变化中被弱化了。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和特性,改变了欣赏者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信息接收的渠道,打破了原有的审美方式,出现了“消遣”式的审美观。不同于静观,审美主体会凝神专注地进入作品中,消遣的大众是浮躁的、沉浸在自我中。人们欣赏传统绘画时,审美主体通过画面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长久驻足并沉浸于绘画作品中。但是当人们面对的是电影的幕布时,人们很难对其内容进行联想,不断变换的画面,没有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当人们想要对画面的某一内容思索时,幕布的内容就已经切换到下一幕的场景了。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对于受众审美的影响,还表现在审美场所的改变。审美主体在欣赏传统的绘画艺术时,审美对象就呈现在面前,强调审美主客体是处于同一时空的,审美主体需要走向博物馆、美术馆或者临摹的绘画作品。比如在机械复制技术之前,一个人想看《蒙娜丽莎》,那么他就必须到法国的卢浮宫,必须出现在这幅画的面前,才能欣赏到其无限的魅力,只有审美主客体身处同一时空,审美活动才算进行。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把绘画“推向”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空间,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关于艺术的纪录片、在美术课本上欣赏绘画作品,甚至客厅悬挂的装饰画都可能是名画的印刷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普及了艺术的传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移动设备找到古今中外的任何绘画,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任何时代的绘画作品,还可以实时获得各种艺术资讯。簇拥而来的各种图像信息和快节奏的生活让凝神静观成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浏览的方式。这种审美方式所捕捉到的只是转瞬即逝的、无深度的以及破碎化的片段。

三、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的批判研究

(一)价值层面

一是突破了精英文化的局限,更好地面向大众。传统绘画作品的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间接性等特点,受众想要读懂传统绘画的符号与要素,领悟传统绘画的意蕴与内涵,就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需要有能将绘画语言内化为自身理解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绘画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精英文化的产物。但是新媒体技术下的传统绘画再创作使众多优秀的传统绘画名作进行动态呈现,不再单单是之前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二维形态,这使得传统绘画的欣赏变得轻松又易于接受,为大众的艺术欣赏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是提升了审美体验的层次,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传统绘画作品借助新媒体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加上图像、声音等模式,使传统绘画本来静止的画面和元素延伸至动态的时空,在传统绘画动态展示的设计中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传统绘画空间扩展的想象,令受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受众从单纯的视觉欣赏体验上升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当中。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传统绘画的静态呈现,只能完成参观的功能,无法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传统绘画的动态呈现可以实现传达信息与促成个性化的文化体验[2],增强了受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

三是扩大了绘画的领域范围,为传统绘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多种选择。新媒体技术下的传统绘画再创作能为传统绘画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数字化的《清明上河图》,再比如动态版的《蒙娜丽莎》,都为传统绘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虽然动态的呈现消除了审美之间的距离感,但是数字化动态呈现并不是与肤浅完全对等。传统绘画在新媒体技术条件的主导下,充满艺术性地传播绘画意识形态,既具有视觉上的审美又具有传统绘画中的意蕴。比如观看数字化的传统绘画时,人们在惊叹于其动态设计技法的精妙之余,又能感受到绘画蕴含的审美情趣。

此外,传统绘画的艺术形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再创作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的观看和学习兴趣,这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为传统文化带来更好的传播价值。不得不说新媒体技术确实为传统绘画艺术提供了数字化、多渠道的展示方式,诸如当下的沉浸式体验、趣味化的欣赏活动,都符合大众的审美意趣,但这同时也与传统绘画的审美表达发生着碰撞,在新媒体技术下传统绘画再创作受到广泛关注后,传统绘画的审美内涵与艺术追求是否被逐渐弱化,值得人们去关注。

(二)困境层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数字化的发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传统绘画艺术已然从美术馆、博物馆逐步走进大众的社会与生活当中[3]。在艺术大众化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传统绘画再创作成为必然趋势,连结性和互动性成为传统绘画再创作的艺术特征。虽然传统绘画的动态展示让受众有了多层次的体验,但是这种向受众扑面而来的展示容易让人走马观花从而变得没有价值。这就使得新媒体技术下的传统绘画再创作与传统绘画相比有了质的变化:既是创作的对象,又是审美愉悦的对象;既是互动与交流的工具,又是商业消费的创造基础。在此过程中,传统绘画本身蕴含的深厚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新媒体技术条件的再创作下变得表面化与浅层化。

此外,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的再创作改变了受众对于作品的接受方式。传统绘画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审美距离能让受众去深刻感悟绘画的意蕴,受众的审美活动完全是自由的。新媒体技术盛行的当下,传统绘画的动态展示方式基本上消除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审美距离,受众的审美体验稍有不慎就会沦为感官快感和视觉消费。至此,受众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就会从个体性的审美观照到群体性的随意消遣。而且,受众会沉溺于传统绘画动态呈现的直接冲击当中,人们只是关注看见,而忘记了对于传统绘画背后深层内容的思考[4]。人们对其有着越来越强的依赖性,就會越来越陷入包围圈中,陷入虚无和虚幻两难的境地,却也未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因此,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对于传统绘画的再创作应注意避免忽视传统绘画的审美特征与精神意蕴,也应注意避免忽视传统绘画原作画家的美学思想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注重在新媒体技术的协同下对传统绘画再创作的继承与统一。同时受众在欣赏时应有自身的思考,避免由主动转为被动的境地。

四、结语

新媒体数字技术和视觉文化的发展、消费主义的盛行,如果传统绘画不走向图像化、产业化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甚至会被时代所遗忘。而一旦走上这条道路,传统绘画又可能丧失一些诸如美学思想、文化意蕴等相当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矛盾但又不得不做出选择的现实。当下时代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是一个矛盾体,人们需要清醒看到的是,在数字化盛行的当下,不要失去自身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传统绘画的审美性、思考性会扩展人们的思维,而新媒体技术作用下的形象性、直观性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两者是有差异,但是有差异就会有互补,我们需要立足于现实,最大限度地去弥补两者的不足,促进传统绘画与新媒体技术的良性互补。

参考文献:

[1]杨熙.论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中的美学韵味[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56-57.

[2] 赵楠,高良.北京故宫藏绘画作品在数字媒体时代下传播方式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7(19):128-129.

[3] 金江波.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J].包装工程,2015,36(22):30-33.

[4] 张静,陈永东.探讨传统绘画的新媒体呈现与传播[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50-51.

作者简介:

祝燕燕(1997—),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山东工艺美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原理。

郭宗英(1999—),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山东工艺美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传统绘画新媒体技术
传统绘画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作用研究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简述“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