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埃尔·格列柯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历史地位

2022-05-30 05:07马寿涛熊薇
东方收藏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埃尔美术创作文艺复兴

马寿涛 熊薇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在美术创作上也呈现出了纷繁多变的特征。这一时期,西班牙出现了一位艺术天才——埃尔·格列柯,他运用自己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谱写了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佳话。本文以埃尔·格列柯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为出发点,研究他是如何成为西班牙乃至欧洲画坛代表性人物的。

关键词:西班牙;文艺复兴;埃尔·格列柯;美术创作

一、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概况

14至15世纪,是西班牙文艺复兴的早期。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大多形成于沿地中海的多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当时最重要的两个画派为加泰罗尼亚画派和瓦伦西亚画派。而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形成大致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国内因素,西班牙人民在长达数百年反击阿拉伯人的斗争中逐渐获得胜利,这为后来西班牙的文艺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另一个为海外因素,意大利和尼德蘭的文艺复兴美术对西班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15世纪后,西班牙美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摆脱欧洲中世纪美术的影响。其中,加泰罗尼亚画派著名艺术家费尔列尔巴索被称为“西班牙人的乔托”,他与意大利艺术名家乔托处于同一个时期,二人同样致力于将宗教主题美术创作带入世俗化,使作品更加富有生活气息。16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腓力二世当政时期,借用艺术维护帝国的权威,流行罗马主义艺术。而在这个时期,除宫廷的罗马主义美术之外,在地方上也产生了样式主义美术。尽管西班牙的样式主义美术也受到意大利的影响,但也有不同之处,西班牙的样式主义美术更具有宗教主义的神秘色彩。

二、艺术天才埃尔·格列柯

埃尔·格列柯(1541—1614)出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他求学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后在36岁的时候移居西班牙。他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幻想风格主义画家,也是一位肖像画家,特别擅长宗教画,并为托莱多及其他地方的教堂创作了众多的祭坛画。尽管他取得了如此成就,其晚年却在金钱上接连不断发生问题。埃尔·格列柯去世后,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作品也一度被认为是“荒唐无聊,不值一提”,因而遭到冷落。直到19世纪以后,其独特而充满魅力的绘画风格才终于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从而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埃尔·格列柯是一个艺术天才,其个人却又非常复杂。他的经历就像一面多棱镜,曲折地呈现出了16世纪下半叶动乱的社会以及衰败的旧贵族精神危机。

本文拟通过对埃尔·格列柯美术作品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讨他是如何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又是如何奠定其个人在西班牙以及欧洲画坛的重要地位的。

三、埃尔·格列柯的作品特点

(一)意象变形的造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创作已经突破了欧洲“黑暗时代”的神学束缚,重新找回希腊、罗马时代的写实主义精神,赋予艺术作品以人文主义内涵。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是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丰碑,为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巨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贡献。其严谨的造型让人惊叹不已,每一个细节处都充分显示出米开朗基罗对于形体构造与透视关系之间微妙变换、转折的深刻洞察力。然而,埃尔·格列柯虽然痴迷于米开朗基罗等前辈大师的艺术创作手法,但他并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而是凭借自身独到的观察力另辟蹊径,不再寻求含蓄、飘逸的美感,转而追求意象变形的独特艺术效果。埃尔·格列柯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大都枯瘦纤长,人物比例通常较为夸大。在其《花园里的痛苦》这幅作品(图1)中,天使、圣徒以及红衣基督的身体比例都被进行了主观意象的变形。艺术家将大比例的奇特人物形象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并通过空间与光束的安排映照整个画面,营造出奇妙无穷的意境。

到了晚年,埃尔·格列柯创造的人物形态开始趋向抽象化,如其画作《恶魔拜访》中的人物面部形象模糊不清,且整个画面的蓝色调显现出神秘与虚幻之感,两个人物正在对视,衣袍遮盖住了大部分的身体。在整个画面的氛围营造中,给人一种同一个人在照镜子的感觉。这幅作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埃尔·格列柯独特的意象变形造型特点。

(二)扭曲的构图与比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多数画家严格遵循传统,在创作当中多采用科学的透视比例法。在整体的应用当中,通过不同的视角会产生独特的三维空间错觉。而埃尔·格列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勇于打破既有的创作法则,完全摒弃了传统透视法“一个画面、一个视点”的创作观念。在埃尔·格列柯的美术作品当中,画面多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且其作品的构图不仅继承了意大利拜占庭中的大对称式构图,还利用自身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使画面整体更加具有神秘感与叙事性,每一幅画都像是在讲故事一样,画面当中有不同的场景呈现,具有强烈的叙事情结,更加引人入胜。如在其作品《对耶稣之名的崇拜》(图2)中,画面被分割为若干个空间,在画面下部,基督教徒在祈祷,盼望着奇迹的出现。画面右下角的基督教徒们,有的开心、有的兴奋,有的悲伤,但都盼望着耶稣的降临。在整幅画面的中间部分,则表现了各个时代的基督教徒对耶稣的崇拜之情。画作的上部则记录了天使们也都在盼望着耶稣的降临。整幅画作,运用由下往上的创作手法,使观赏者从地面的场景逐渐地根据画面的指向往上看,并采用成角透视与散点透视的手法,使整体画面展现出奇特的艺术效果,而画面在融合了如此之多的故事情结却并不显得突兀,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底之深厚。埃尔·格列柯通过意象变形、扭曲的构图和神秘绚丽的色彩,使画面的主题内容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神秘炫目的色彩

色彩是能引起人们共同审美的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在再现艺术中,色彩真实再现对象,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而埃尔·格列柯受样式主义美术的影响,通过其作品当中独特的色彩表现,从而成为西班牙样式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光源是表现色彩多样性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欧洲文艺复兴发展史中,许多绘画者只是满足对自然光的模仿表现,且在画面表现中基本使用的是固定光源。而在16世纪下半叶,埃尔·格列柯却运用了独特的非现实性光源,使得其作品具有神秘的光源之感。特别在其宗教题材作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应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因为在基督教当中,教徒们不知道如何表现上帝的形象,所以他们常常把“光”当作上帝的象征和隐喻。因此,我们总能在埃尔·格列柯的宗教题材作品当中看到万丈光芒的画面,那种非自然的光源。如作品《复活》《报喜》《洗礼》《基督降生》等,埃尔·格列柯都运用了发散型光源的创作手法。其中,作品《圣母玛利亚和圣艾格尼丝的圣母子》(图3)运用多点发散性光源的表现手法,这件作品在托莱多圣约瑟夫教堂被发现时,放置在《圣马丁与乞丐》的对面,描绘的是怀抱着孩子的麦当娜和天使圣玛蒂娜、圣艾格尼丝。画中圣母玛利亚和孩童时的耶稣坐在天空中的松软云朵上,被云下左右两侧的天使圣玛蒂娜和圣艾格尼丝围绕着。埃尔·格列柯通过扭曲的构图手法,整个画面由下往上引导,使观赏者将视觉中心转移到了圣母玛利亚怀里的圣婴。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婴,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她低头凝视着圣婴,希望其平安健康地成长。圣婴虽然占据画面的空间不大,但是作者运用明亮的处理手法,使得圣婴成为画面的中心。在绘画色彩上,埃尔·格列柯运用了他最具代表性的鲜艳色彩,包括粉红、绿、蓝、黄以及橘红色,使整个画面营造出了一种神秘感和对比度。埃尔·格列柯还运用了大量的互补关系,让那个整个画面显得毫无违和感,这种高明的创作手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埃尔·格列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

西班牙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未能彻底脱离中世纪的状态,文艺复兴运动作为当时的先进思潮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与破坏。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埃尔·格列柯通过自己的绘画天赋和高超的创作技巧,帮助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为西班牙的样式主义美术增添了一抹独特而神秘的色彩。他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对人物塑造进行了意象变形,并通过扭曲的构图与比例,使画面具有独特的样式主义美术风格,加上神秘炫目的色彩使用,这就使得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乃至欧洲画坛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面貌,可谓独树一帜。

五、总结

埃尔·格列柯被誉为西班牙文艺复兴“画圣”,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画坛的巨匠。其艺术创作方式是极其特殊的,以至于在他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无人继承,直到现代,人们重新发现他的艺术杰作并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才促使全世界真正认识和欣赏到其艺术才华。可以说,埃尔·格列柯在美术创作上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是他利用自己非凡的才能,打破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加泰罗尼亚画派和瓦伦西亚画派的束缚,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为他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乃至欧洲画坛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为后来现实主义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格列柯的手 ——浅析形,(形态)在架上绘画中的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08.

[2]金蕾.文艺复兴绘画中的“神圣之光”与“自然之光”[J].美术观察,2018(10):150-154.

[3]伊戈尔·多尔格波洛夫,殷小苓.关于埃尔·格列柯[J].世界美术,1980(04):60.

作者简介:

马寿涛(1999—),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吉首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表现。

熊薇(1995—),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表现。

猜你喜欢
埃尔美术创作文艺复兴
埃尔泰克推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碳纤维模具预浸料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懂得自律的达尼埃尔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语境下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家风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