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经验

2022-05-31 00:18鄂崇荣
群文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青海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9.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的98%,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份;有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同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散杂居人口。青海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实践探索基础,青海民族团结示范省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之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青海现在更有基础和条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和广度广泛拓展,青海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感、使命责任感日益增强,利益共同点、幸福汇合点日益增多。

一、青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历史经验

青海作为历代中央政权实现稳藏固疆、经略西北的战略要地,作为河西民族走廊、河湟民族走廊、唐蕃古道、藏羌彝民族走廊等诸多民族走廊的连接汇通之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历史上,青海作为中原地区与西部边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史中发挥了多向连结汇聚和辐射推动作用。

(一)尊重包容多样差异中增进一体性

中华民族是自秦汉之际开始形成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但中华民族内部又是多样的,每个民族成员内部也出现多样性。历代中央政府在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时,既强调天下一统,又注重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青海自然地理、人文生态呈现多样性,历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在治理青海这一土地时重视治理对象和方式差异性的同时,不断促进了一体。如西汉宣帝元年,赵充国引兵攻先零羌,同时实行屯田,此时羌人分化为生羌、熟羌户。此后,历代中央王朝在青海实行联姻和亲、多封众建、因俗而治、茶马互市,推行土官制、土司制、僧官制等包容差异的政策措施,促进了青海民族宗教上层对中央政权的认同和服从,推动了其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性,推动了青海与内地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清代以来,青海地区行政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直到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青海东部农业区初步形成一府三县四厅的行政建制格局,同时土司制度沿而不革,西部牧业区被视为特殊行政区域,因俗设官,在藏族聚居区推行千百户制度,在蒙古族聚居区继续实行旗长制,任免和承袭均由西宁办事大臣管理。这些政策在考虑包容多样中增进了一体,收到了安抚民族宗教上层,安定地方社会,巩固中央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效果。

(二)交往交流交融当中促进共同性和共享性

一部青海史,就是一部民族迁徙史,是青海各民族先民往来、迁徙、交流、融合的历史,是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伴随着人口的迁移流动,青海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如关于羌人的渊源,《尚书·舜典》中记载“窜三苗于三危”,《史记·五帝本纪》有进一步解释“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原居住于江淮地区的三苗为青海等地土著羌人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大禹带领西部羌人为主体的水利大军东进中原,完成治水大业后,其中部分羌人留居在今河南、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吐蕃人东进青海后,兼并同化羌人、鲜卑人、吐谷浑人,以及后来不断吸收汉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成分,并长期融合形成以吐蕃人为源为主体的藏族。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穆斯林陆续进入青海或经商、或随军、或移民、或避难,与周边民族通婚融合,一些汉族、藏族、蒙古族由于通婚、兵燹和改变信仰等原因也逐渐融入回族。土族以吐谷浑为主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吐谷浑人分化融入周边民族当中,部分吸收羌、鲜卑、汉、藏、蒙古等民族成分形成新的民族。青海蒙古族南宋宝庆年间进入青海,并随着朝代更替,在不同时期补充新的蒙古族部落力量,并与部分藏族、汉族通婚融合。撒拉族是元朝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亲军”,从中亚调发至青海,后逐渐吸收、融合周围的回、藏、汉等民族成分而形成。青海各民族既有吸收外民族到本民族中的事例,也有本民族成员分流融合于外民族的案例,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相互间不断补充新的血液。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文化共享、文化共用、文化共创,格萨尔、“花儿”在多民族中传承,热贡艺术、酥油花艺术、青稞酒、青绣等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弘扬,拉面、手抓肉、酥油、糌粑、焜锅馍等饮食为多民族所喜爱。

(三)内向中华的表达体现朴素性和仪式性

青海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有着深刻认同,体现出朴素性和仪式性。历史上,青海各民族正是通过朝贡觐见、主动归附、领受封赏、寺庙供奉万岁牌、悬挂赐额牌匾以及服从征调、从军卫国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向中华的朴素感情。如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国的第九代王阿柴可汗曾登临西山(今西顷山)眺望垫江(今白龙江)源头,感叹说:“水尚知归,吾虽塞表小国,而独无所归乎?”公元423年2月,他正式派使至建康,通贡于南朝刘宋政权,被封为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督塞表诸军事,这一事例成为中国历史上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维护统一国家,内向中华的典型。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玉树地区囊谦头人直哇阿路與康区巴绒噶举派名僧勒巴尕布派人前往四川黎州(今汉源),请求归附南宋王朝,从此与中央王朝确立了领属关系。元代,西藏萨迦派高僧萨班贡嘎坚赞途经青海,赴凉州与阔端结盟,一路与藏族上层和僧俗群众接触,推动西藏纳入祖国版图。

明代以来,如东关清真大寺中五门墙体内镶嵌着明太祖朱元璋为全国清真寺题书的“百字赞”。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隆国殿、贵德县玉皇阁、平安区洪水泉清真寺等著名寺庙宫观均供奉“皇帝万岁牌”,折射出各宗教寺院通过对皇权或中央政权的认同,进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清代,雍正皇帝下旨在循化黄河南岸修建河源庙,通过亲自撰写《御制建庙记》和祭文等活动,巧妙地将皇权彰显于边陲地区黄河神信仰之中。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还设置“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乾隆以后通称“西宁办事大臣”,该机构的设置和运行为后来设立驻藏大臣积累了地方治藏经验。西宁办事大臣定期主持祭祀青海湖的制度,成为中央政权展示国家权威和民族团结的社会象征,成为中央政权联系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民族的纽带,在促进少数民族内向中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仪式功能。民国时期,英国觊觎我国西藏,进行侵略活动,抛出《西姆拉条约》,主张“外藏独立”“内藏自治”,青海各族代表人士坚决反对将青海南部划为“内藏”,组团入藏劝和,说服和争取西藏上层人士,维护祖国统一。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各族群众踊跃捐资献物,派出子弟奔赴抗战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时,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发出佛教界捐献飞机的倡议,塔尔寺、夏琼寺、支扎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及广大僧侣积极响应。195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在青海湖北岸金银滩草原,世居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700多户6000余牧民,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国防建设需要,仅用3天时间就全部搬迁到了祁连县和刚察县等地。这些无一不体现出,青海各民族有着深厚家国情怀,有着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内向力。

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实践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各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中,初步形成既有普遍共同,又有各自特点的经验亮点。

(一)西宁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多城创建工作

西宁市作为高原典型移民城市,承载着青海省近42%的人口,对全省发挥着重要人口聚集和文化辐射作用。近年来,西宁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创城、创卫等工作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多城联创、协同推进、相互推动。2020年9月,西宁市湟源县还被列入首批中央文明委“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联系点。西宁市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创建日”活动,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倡导文明新风行动聚人、聚心、聚气,推动各族市民积极参与开展移风易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海东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特色产业发展

海东市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展示地。从海东市走出的2.78万家拉面店铺覆盖全国290个大中城市,拥有近18万从业者,拉面产业经营性收入达160多亿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海东地区回族、撒拉族群众为主力的拉面人走南闯北、东奔西走开启拉面店模式,在海东市委、市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下,18万拉面人在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不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青绣“主产区”和“集聚地”,海东市有力推动青绣产业发展,“金盘绣”“土族盘绣”等品牌成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拉面匠人、青绣艺人通过发展拉面产业及青绣产业,纷纷走入市场、脱贫致富、重拾自信、奋发有为、开放融入,不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黄南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在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8年以来经过10余年建设,藏戏、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以及“六月会”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的“热贡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收入由2011年前的2.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6亿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为当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当地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不断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黄南州为不断增进共同性,为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进行了成功探索。

(四)海北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海北州被誉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近年来,海北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大要求,深入挖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红色文化内涵,依托一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一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一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一院(“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全力把“中国原子城”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圣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在铸牢州内各族干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还对省内外游客进行了红色教育辐射。

(五)果洛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党建

果洛州是从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部落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典型地区,是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果洛州在加强党建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了“班玛经验”、玛沁“十化党建”等不同模式和经验。“班玛经验”针对社会治理隐患增多、社会治理形势复杂等现实状况,实现短时期从上而下集中整治,后期不断巩固延伸,走出了一条涉藏县域治理的特色路。玛沁县“十化党建”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大众化、地域化、通俗化、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化、时代化、实效化,“国旗是最好的护身符,共产党是最大的靠山”认同共识不断凝聚,党在涉藏县域的执政根基不断夯实。

(六)海南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网络辐射

海南州按照打造全球领先的藏语区信息化高地、国家级战略灾备中心、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等发展愿景与目标定位,积极推进“云藏”藏文信息技术孵化基地及大数据产业园区等建设,“云藏”藏文搜索引擎日均访问量达1000万次以上,用户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70多个国家,不仅丰富了西藏和涉藏地区群众的网络精神生活,而且抢占了藏文信息化相对优势点,把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传播党和国家涉藏政策、讲好中国故事、唱好涉藏县域好声音、做好海外藏胞工作人心归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七)玉树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江源生态保护

玉树州地处中华水塔核心区,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生态地位突出的自治州。近年来,玉树州高擎生态立州和“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积极探索建立管护新模式,采取乡级设立管护站、村级设立管护队、按社划分管护分队、按牧群组划分管护小组的方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护格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许多牧民真正享受到生态保护和体制改革红利,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积极清理垃圾,记录野生动物的踪迹,观测水位变化,及时制止乱砍滥伐林木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行为,他们不仅是生态管护员、宣传员、科技推广员,而且还是民族团结维护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者。

(八)海西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地域文化建设中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龙脉之祖”地位,昆仑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海西地处巍巍昆仑山下,是承载昆仑文化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海西紧紧依托昆仑山与昆仑文化的独特渊源,聚焦打造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柴达木多元文化,推出昆仑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高峰圆桌研讨会、文化艺术活动、旅游精品路线和基础设施等,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中华儿女敬拜昆仑山,关注昆仑文化,畅游柴达木,为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做出了海西贡献。

三、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经验启示

(一)持续奋斗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

自1983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经近40年持续奋斗,青海在实行民族团结专项考核、动态管理、第三方评估、专项奖补等五项机制等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也从自在走向自觉,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青海样板”。2020年,中共中央将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纳入《关于推进新时代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的意见》文件,青海因时而进,及时出台《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开启了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历届青海省委、省政府接续奋斗,紧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接力棒”,努力推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不断铸牢了青海各族干部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贯穿各项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内在活力

青海省委、省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局限在一局一域、一时一事,而是贯穿于青海重要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建立省委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领导机构,坚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业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生态强省等战略深度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于生态保护、文明创建、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文旅发展等各个方面。

(三)增进民生福祉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心基础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各族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上学难、看病难得到有效解决,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青海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有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四)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途径

青海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青海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现代文明教育同频共振,城乡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悬挂国旗、定期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通过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开展群众文艺调演活动,进一步引领群众思想、凝聚民心民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特色文旅产业、民族体育比赛、重大节庆活动、重要文艺演出已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传承保护创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四、对青海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

青海在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化认同等多方面久久为功,接续奋斗,辐射青藏,对国家统一、总体安全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今后如何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更有特色、更有成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在全国作示范,贡献青海智慧、青海经验,不揣浅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文化润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坚持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史、推动史和铸牢史;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青海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展示地之一,要进一步延伸历史轴线,深入研究青海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产生更多有学术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三是加强对青海考古成果的研究和运用,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用“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等基本观点和立场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解读青海考古发现、历史文献,阐释族源争论、族属争议,深刻认识各民族交融汇聚,文脉相通、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事实,强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四是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提升各族群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各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就业权、工作权及文化权利享有水平,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文化根基。五是坚持示范引领,通过发展文旅产业等途径,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项目化、落地化,积极培育选树一批精品示范点(地),打造一批展示参访教育基地,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格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在推动“三交”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顺应大流动大融居大趋势,关注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心理的契合点、民族情感的共鸣点、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不断改进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定点帮扶等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联谊考察等情况,让各族干部群众更加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兄弟省市的无私帮助,突出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期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二是完善政策举措,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作为重点社会事业,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民生短板,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享、共乐、共创、共建的社会氛围。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活動,倡导健康向上的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同向同行、守望相助。四是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和当代实践,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三)正确把握“四对关系”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二是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正确把握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不固化差异,不消除多样。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处理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同求异等辩证关系。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各民族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不断增强共同性、共享性;通过持续建设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五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推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同频共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从城区向乡村延伸、从局部向全域覆盖,推动有条件地区从“管肚子”“管脑袋”向“富口袋”“富脑袋”转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重要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2版.

[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3]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21年第21期.

[4]公保扎西.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长效机制 着力打造创建工作的“青海经验”[J].中国民族,2019年第6期.

[5]青海省委统战部主编.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简介: 鄂崇荣,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青海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