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01 01:35曹翠红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图词汇思维

曹翠红

思维导图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改革的深化对小学英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英语工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优化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写作训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学知识。对此,英语教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挖掘对教学有用的资源,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外延伸阅读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外延伸阅读,教师就应该选择一定的英语主题文章,然后根据文章主题让学生阅读一系列相关的文章。例如,Unit 9 What's your hobby?这里是关于爱好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各种爱好、兴趣相关的英语阅读,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一系列关于爱好的主题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进行高效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如“I like reading books、I like running、I like listening music and writing、I am fond of writing...”这一系列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文章,让他们在关于兴趣爱好描写的主题引导下学会如何谈论兴趣爱好,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在分析单元教材过程中,需要提炼出每一章节的主题。利用这些主题,对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每一章节都有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能在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项目。群文阅读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求教师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增加阅读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略读、默读、速读的训练。在传统阅读的模式下,学生往往会采用精读、慢读、细读的方式,通过对英语句子、短语、词汇的具体分析,以求抓住文章的关键,对文章每一处都能掌握。但群文阅读的内容很多,慢读、精读的时间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就应该要让学生学会略读、默读、速读,尤其要注重提升他们快速阅读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内外绘本阅读任务,让学生能自行设计绘本阅读的时间,再课外进行绘本阅读。 例如,Unit 1 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s?結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基础,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课内外绘本阅读教学计划,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以结合阅读的难易程度延长或缩短阅读周期。活动开展一星期以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能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英语绘本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词汇教学

词汇的学习与记忆需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才能提升记忆的效率。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把英语词汇含义应用到英语故事里,充分发挥故事的教学价值,提升词汇教学的效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故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词汇的意义设置相符的故事情境,能充分体现出词汇的含义,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对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利用人文性的英语小故事,英语故事的实质是阅读材料,在准备英语故事时,教师可以准备两个版本的英语故事,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故事对词汇教学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选择的英语故事必须要满足两个特征,即人文性与教育性,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获得感悟。以“Mikes happy days”的教学为例,结合Mike参观农产的七天之旅,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故事情境,让学会描述一篇趣味故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英语教学展开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夯实的词汇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远。但是很多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导致了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和问题。而小学生的畏难心理相对较强,情绪消解能力和情绪平衡能力相对较弱,在长期受挫的背景下学生很容易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让英语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思维导图对学生词汇学习所能起到的影响和帮助,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知识的总结与拓展,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和知识点的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方式,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是有所规律的,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时有巨大不同的,因此,教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英语学科的内容讲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要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要想实现学习方法的学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对英语知识的总结能力。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制作思维导图,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画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水平,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也从根本上推动了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思维可视化能将隐性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可视化思维,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动机等,便于优化教学方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可以将零碎的英语知识点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将英语学习中的隐形思维显性化,也可以把阅读理解的解题过程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型。把英语阅读隐形思维显性化的意义在于降低英语知识的理解难度,隐性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教师可以设计图式板书,这种方式是通过图形,呈现出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提升教学效率的一种策略。借助于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零碎的英语知识点系统化与简明化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处理信息和记忆信息。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参与和设计图式板书,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教材的内容,以阅读材料“People and place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板书的绘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世界地图,并作为板书的背景。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标记一些位置,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猜测和阅读。再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快速略读,并在图示中找到对应的城市名字,并标注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提取出每个城市的时间以及人们活动等一系列信息,再选择相应的词汇卡片,贴到图片中的对应位置。第二,绘制思维导图。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画出思维导图,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引导学生理清这一章节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采取选择式导图方法,对知识体系完成性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能涵盖更多的知识点。常用的思维导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填空式导图,即在制作好的导图上留空白,让学生补充其中的关键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力学知识进行补充。另一种是自主创造导图法,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制作方法,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主归纳英语的相关知识点。以 Unit 7 A busy day 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利用自主创造导图法,实现英语思维可视化的目的。第二,在阅读教学以后,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呈现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大概复述阅读素材的内容。其次要求学生在小组互动的情况下,尝试自己做出一份思维导图,并总结英语阅读语篇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6B8EADEA-D54B-498C-A27F-0504CB0F65F5

四、合理选取词汇和句型

班级内大部分的学生由于英语语言学习基础薄弱,语言学习素材知识积累比较匮乏,因此,教师应紧抓班级学生的早期基础性语言训练,为班级学生提前准备大量的语言学习素材,包括学生读前和后续读书时要积累课文中的好句佳词好句、完形英语填空中的经典句式,以及各种用于表达学生情绪的常见英语句子等。学生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完成恰当、合适的词汇句型的挑选。思维导图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而言的,随着英语阅读的推进,学生已经确定了在写作过程中会涉及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而选取词汇和素材,进行细节的加工,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了解学生对文章中各种语言信息的整合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续写内容的思路,推断情节发展,并根据画线词绘制思维导图,分析可能的写作内容,并根据日常积累的写作素材,选取合适的词汇与句型,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在阅读中发散思维

在阅读材料前,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原有文本的几大要素和相关背景知识,根据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回答,并积极与同学沟通,最终说出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旨。在此课的基础上,组织一个学生主动阅读文章材料,并将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所遇的、需要学生关注的一个重点疑难问题主动带入材料,即教师关注学生阅读文章材料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故事人物,学生主动阅读文章并主动处理这些相关重要信息,教师讲课时可以根据阅读文章的难易轻重程度,组织一个学生小组,绘制新的思维管理导图,构建新的思维导图框架。这时需要注意,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较差,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因此,教师可让学生用中文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将学生所预设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在本子上。学生在收集整理学习信息的两个过程中,在与学习同桌之间互动和学习小组其他成员之间互动的两个过程中,明确了这篇故事记叙文的基本理论知识框架,根据所作者给出的故事材料和整个故事梗概,能准确了解目前的整个故事情节以及发展中的情况,为之后的作文续写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六、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英语理解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也能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维导图能将教师所讲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在黑板上,通过一些简洁的词语串起整篇课文,加强文章内容的层次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导图的直观展示下,教师可以根据整体结构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能促进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整篇文章。还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自行构建思维导图,以此通过思维导图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思维导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新词汇中心主旨,培养学生画思维导图的习惯,这样学生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文章进行有效的剖析和分解,利用思维导图提取文本素材中的核心观点、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建构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放慢教学节奏,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关注点逐步从知识层面到思维层面进行拓展。

(宋行军)6B8EADEA-D54B-498C-A27F-0504CB0F65F5

猜你喜欢
导图词汇思维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第6章 一次函数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