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效”与“度”

2022-06-01 01:27张丰登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言

张丰登

教学情境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参与度而创设的语言学习的环境。《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课堂与社会生活接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以主题情境图为线索,选材丰富,谈论话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理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解决语言练习枯燥单一的现状,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情境体验、活动参与中得到提升。那么,教师就如何才能把握好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效”与“度”作出分析。

一、问题分析

(一)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在平时的听课、学习中发现,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创设情境,画面变化多样,过于丰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仅仅让学生停留看热闹、走过场的表面形式,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流于形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教師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设计过多的情境,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唱歌等,方法过于杂乱,让学生目不暇接。还有的教师仅仅是单纯地依赖多媒体课件,频繁的画面切换和毫无实际意义的演示只能短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有凑热闹、图高兴而收获甚小的现象,教师费尽心思创设的情境,与初衷大打折扣。

(三)创设情境耗时、低效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一些非常贴近学生的素材或情境,因此,有很多教师为了创设生活情境,就一味地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结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学效果却不好。笔者曾经观摩了一节示范课,内容是PEP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A部分的的词汇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听、说、认、读pear、apple、orange、grape并会用“Do you like pears?”询问做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课堂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水果实物和水果拼盘,创设了真实的卖水果场景。一开始教师对认读较好的学生就给予相应的水果奖励或给他们水果吃,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表现得很积极,但课堂纪律不能很好地控制,此时学生的目标是如何得到教师的水果,而不是如何去用英语表达,看似氛围活跃,实则效果大打折扣。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情境教学理解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情境教学法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合理地用好情境的创设,与其他方法互为补充。

二、情境创设“效”与“度”的把控

1.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把控好“度”,达到为语言教学服务的目的。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 6 A部分词汇lake、hill、river、mountain等单词时,可以就地取材,以视频、图片呈现高台美丽的湿地公园,让学生在游览中有趣地认读本课的四会单词,并在情境中学会正确的运用句型“Is there a lake? No, there isn't.”在学习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 A部分关于食物的词汇vegetable,noodles,beef,chicken,soup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喜爱看动画片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笔者以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熊大和熊二为主题人物,由观看动画片段入场,创设了熊大和熊二肚子饿了:I'm hungry,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为主线情境,带着学生去restaurant学习单词和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chicken.”在练习巩固环节,笔者准备了厨师帽、水果和实物图片,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小餐厅,进行店小二和顾客之间的对话表演。这样的情境创设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为学生搭建了真实有效的语言输出舞台,使学生很快进人情境,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过渡到语言的运用搭建桥梁,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情境的创设要以激趣为出发点,关注儿童的身心需求,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贴近生活的语言练习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和持久爱好,对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热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语言遇见情境时,学生的学习顿时就变得愉悦、有趣、主动、积极起来。因此,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所熟知的,以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似曾相识和身临其境的感受,确保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语言的学习。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单词clothes、T-shirt、skirt、hat、dress、pants时,笔者充分利用希沃白板五的神奇功能创设了Sarah去服装店购物的场景,逐一呈现学习新词汇,瞬时让枯燥、简单的单词立马变得生动、有趣。在练习环节为了达到有效巩固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I like this/that blue hat.”和“I like these/ those black pants.”笔者又设计了“服装秀”的展示活动,把教室做了简单的布置,再配以动感十足的音乐,学生穿着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上台展示,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贴近学生的情境创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又有效地达到了语言运用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乐学、爱学。

3.情境的创设应经济有“效”,方法多样。情境教学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语言、感知语言和实践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进行真实交际的动机。情境创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游戏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联想或推理情境等,情境创设不一定完全要依赖多媒体课件,在常态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食物、图片或就地取材也可以创设出效果很好的情境。如在学习classroom、Clothes、Colour、Stationery等主题就可以就地取材,灵活地创设有效的情境;学习动物、交通工具等主体题就可以运用图片,通过画一画、涂一涂达到经济有效的教学。除了情境教学法,在平时的英话课堂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多种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4.情境创设中应适度的渗透文化教育,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提高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要适时适度的渗透文化教育,不能一味地为了创设情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就适得其反,违背了教学原则。如在shopping学习中,为了达到语言的有效运用,笔者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的超市,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语言练习。而此时就要告诉学生,“你要买什么?What do you want to buy?”这样的问法对英国人来说是不正确的,因此在英语中一般要说“Can I help you?”三年级学生学习了询问年龄的句型“How old are you?”后,笔者会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是个人隐私;学习了关于动物的单词后,笔者也会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他们把宠物当成家庭成员,让学生感受到外国朋友对动物的喜爱,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渗透环保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有效的情境中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和体会,润物细无声中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5.情境创设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资源,达到有效应用。PEP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有色彩丰富、内容有趣的主题情境图,教师在教学中,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资源,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体验实践,有效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每单元的主题情境图,突破重难点。在教学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A Let's learn时,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课本上的主题情境图,以“What would Sarah's family like?”设疑导入新课,以“What would Sarah like to eat /drink?”为主线进行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做到了图文并茂,情境真实,有效地将词句融为一体,大量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大显身手,应对自如。

(2)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角色,构建知识的整体性。在PEP五年级上册中学生会认识到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机器人Robin,学生对机器人是异常感兴趣,从了解他到模仿他的语言,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每一单元或单元之间笔者都见缝插针,很好地利用这个角色,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 ?”Read and write中Robin想交新朋友并留了邮箱地址,学习短文后笔者鼓励学生尝试给Robin发Email并模仿他的语音、语调来分享;在第5单元的阅读中,Robin收到了Mr Jones先生寄来的邮件,笔者又鼓励学生猜一猜邮件中会写什么,然后再去读一读。笔者抓住了这个主要的人物角色,恰当地将单元内容融为一体,学生在猜、读中逐步提高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3)利用每单元的story time,拓展词汇,巩固语言点,达到语言实践的有效输出。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浓厚,虽然词汇量很少,但是在充满智慧的故事诱惑下,尽管情节简单,可是他们依然兴趣十足,喜欢一遍又一遍去听、去模仿、去表演,不知不觉中又认识了几个新单词或学到了一个新句型,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或礼貌问候语,更重要的是他们深深地爱上了英语这门学科。

6.情境创设应注重开放式,突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真实意义存在语境中,学生张口就会母语,那是因为他生活在母语语境中。学习英语对较为边远小县城的学生来说,仅有的语言环境就是那每天的一节英语课而已,课后练习除了一些机械的单词抄写作业外,对口语能力方面的训练仅限于单纯的读对话,缺乏语境,形式单一,很容易让学生厌学,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向课外延伸,为学生营造和搭建开放式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有效地凸显英语的实用性和它的交际功能。如可以让每个学生起个英文名,课内课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谈直呼英文名;在课后拓展练习的安排上,能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学了“My bedroom”一课,可以让学生设计并画出自己的卧室,用英文标出物品名称,在课堂上展示;学“Meet my family”之前,可以让学生设计家庭相册,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等单词,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认识,这样单词很快就学會了,课后还可以让孩子用简笔画的形式设计家谱,并且标出人物名称并用一句话介绍,再一次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比起单纯的抄写效果显而易见;在对六年级下册复习单元对词汇进行归类复习时,可以设计思维导图,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设计得好,设计得全面,这样既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又进行了词汇的拓展延伸;学习了字母可以布置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英语,课堂上展示成果,认一认,读一读,加深对字母的认识。开放式的情境创设,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语言的使用环境。如学校开设英语橱窗,刊登优秀作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名言警句,张贴英语活动照片、优秀手抄报;学校成立英语学习俱乐部,可以观看英语动画片、话剧、自编自演情境剧等;还可以开展英语周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可以开展朗读、书写、唱英文歌、情境对话等比赛活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设计,能有效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语言实践舞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情境创设的得当,有效突破语法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基本的听、说、认、读能力,能与他人正确地表达和交流。而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在教学中就必须渗透一定的语法知识。对学生来说,语法知识生僻难懂,枯燥无味。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把枯燥难懂的语法变得生动有趣,进而突破语法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不再望“语”生畏。如五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现在进行时态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故事“Two little kittens”,课堂中笔者以动画课件呈现,配以音乐,运用身体的动作,各种姿势,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各种声音,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和表演,学生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通过故事给学生输入了大量的语言和本课的新词汇swimming、climbing、sleeping、playing等,同时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体验了故事带来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潜意识领悟了语法规则,同时让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而“情境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的形式,对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效”与“度”,恰当运用,我们的英语课堂定会生机盎然,学生的语言发展将落到实处。

(左毓红)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语言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