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2-06-01 01:08王晓莹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王晓莹

幼儿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幼儿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需要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科学设计与规划各个教育环节以及流程,并在教育工作中致力于展开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并且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展开幼儿阅读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幼儿成长发育,切实提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

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早期阅读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积极展开早期阅读教学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有必要强化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工作的规划设计,着力保障各个教育环节以及流程能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使幼儿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思考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从本质上来讲,幼儿的早期阅读以3~6岁为分界点,幼儿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颜色、图像、文字等方式接受外界信息,所以在此过程中展开早期阅读能力培养需要强化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充分结合当前幼儿成长发育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特征展开早期阅读教学工作规划,通过信息化技术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不但迎合了幼儿在此成长发育阶段好奇心浓郁的特点,也能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次阅读环节,使幼儿能通过阅读过程逐步强化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切实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并且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有必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中,从而逐步构建创新性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成效。总体来讲,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包含如下几点: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信息技術属于我国社会中的创新性技术类型,对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工作中着重运用信息技术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该项举措可以创新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幼儿教育工作水平,从而保障各个教学环节以及流程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进而达到对幼儿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幼儿能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幼儿早期阅读教学阶段,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其中的多媒体视频资源以及图片资源,使幼儿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图片逐步加强对阅读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增长知识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从而为幼儿后续学习生涯奠定夯实的前提基础。

(二)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对我国社会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中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属于一项必要性的举措,不但充分契合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也能逐步基于信息化技术而摸索全新的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幼儿在这一时期的成长特点展开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规划,使幼儿能跟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以及探究,让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在书的海洋中尽情翱翔、自由想象,从而切实提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质量。

(三)迎合幼儿智力培养需要

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同样充分迎合当前幼儿智力培养的需求,属于一项创新性教育举措,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思考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幼儿拓宽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范围,提高幼儿认知水平,从而达到助力幼儿智力发育的目标。而针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工作来说,其最为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引领幼儿展开思考,让幼儿能在思考中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同时能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完成每一次阅读练习,而通过信息技术展开幼儿早期教育则能使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流程以及环节得到创新发展,保障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幼儿在展开阅读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而达到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的目标,同时更好地完成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任务。

(四)符合幼儿兴趣需求

幼儿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且活泼好动的阶段,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幼儿读几本书或讲几个故事,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将很难得到集中,课堂秩序也会变得愈加混乱,长此以往,幼儿在课堂中将很难学到知识,也容易失去课堂学习的兴趣甚至会抗拒去幼儿园。但是,如果我们在课堂阅读中加入信息技术,利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创新课堂教学,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扫描书上的图片,并为其配上相应的字幕,将一些关键词进行动画展示并配有相应的画面,既能帮助幼儿认识生字,又能让幼儿体会阅读课堂的趣味,为幼儿未来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质量,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分析以及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从而保障幼儿园各个教学环节以及流程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逐步在持续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开辟创新的教育路径,同时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切实提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在实际展开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阶段,可以适当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过程:

(一)以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动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幼儿学习兴趣是否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所以需要在展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期间,着力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动力,逐步培养幼儿对阅读学习的良好兴趣爱好,从而切实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幼儿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搜索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视频资源,随后将视频资源作为课内知识拓展的媒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资源,让幼儿能通过视频资源的观看提高想象力,同时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而视频播放的形式不但可以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觉感官以及听觉感官,也能加强幼儿对阅读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进而实现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提高幼儿教育水平。86B138FF-1F4F-47DE-A42E-4526FD835581

(二)以信息技术丰富幼儿课堂内容,拓展幼儿阅读资料

针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来说,课堂教学环节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各个课堂教学环节质量的优劣也决定了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形成情况,所以教师在展开幼儿阅读教学工作期间需着重关注幼儿课堂展开情况,并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与丰富幼儿课堂内容,使幼儿在课堂中接触更为丰富的阅读资料,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水平,也能逐步形成创新性的課堂教学模式。比如,在幼儿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延伸拓展课堂中的知识,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教育资源,随后将这一部分教育资源作为课堂内的拓展资料,以供幼儿进行阅读与参考,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促进幼儿井然有序地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实现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幼儿阅读教学的水平。

(三)以信息技术创新幼儿引导形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通过信息技术展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期间,也要注重以信息技术创新幼儿课堂引导形式,并且致力于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不但可以保障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井然有序地推进,也能实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而取得良好的幼儿教育效果,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在展开幼儿阅读教学期间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绘制思维导图以及课堂知识的树状图等,随后带领幼儿对本堂课的阅读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将学习知识内容显示在多媒体课件上,在学习完毕后便可以形成整堂课知识的树状图,让幼儿在树状图上对本堂课知识点一览无余,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幼儿阅读教学的条理性与层次感,也能帮助幼儿逐步加强对阅读课程中各处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使课堂阅读氛围更加浓郁,从而切实提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且逐步以信息化作为载体构建创新性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有效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创新改革。

(四)以信息技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期间,也要注重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引导,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切实促进幼儿形成早期阅读能力。所以需要在实际展开教学工作阶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首先要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保护图书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做到不折书或撕书,若是图书坏了可以与小伙伴一起进行修补,看完的书要放回到书架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可以与小伙伴分享。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也有利于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逐步搜索一系列有助于增强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文章,并且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在阅读阶段的阅读流程以及思考步骤等,通过这样的形式也促进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样可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开辟创新性教育渠道,使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强化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以信息技术强化教学总结,综合展开阅读活动

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幼儿早期教学工作期间,需要积极展开教学的总结归纳环节,通过总结归纳环节帮助幼儿梳理每一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使幼儿能清晰掌握每一堂课所学习的知识脉络,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幼儿播放PPT,在PPT中设置一定的问题,要求每个幼儿对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作出回答,幼儿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便可以进行一次总结归纳,让幼儿在总结归纳中形成对阅读相关知识的条理化记忆,强化幼儿知识记忆的层次感。其次,在课堂知识总结完毕后也可以开展课堂阅读活动,让每一个幼儿走到讲台上分享自身在阅读中的体会以及自身通过阅读所学习到的小知识等,通过这样的课堂分享形式不但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也可以使幼儿接触更多的阅读知识,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并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学习效果,切实推动幼儿园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力。

(六)以信息技术强化沟通,构建家园共育模式

信息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其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通过信息技术展开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能使家长充分了解与掌握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项学习行为,从而使家长充分知晓幼儿的成长发育情况以及认知能力情况,随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家园共育模式,逐步形成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三位一体闭环式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通信软件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每周、月为单位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成长发育情况以及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幼儿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拥有全方位的了解,随后配合教师展开早期阅读教学过程,在家庭中同样给幼儿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力,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各个教育环节以及流程的思考,着重在幼儿园教育各个环节以及流程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展开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信息技术丰富课堂阅读材料、拓展课堂阅读内容,从而保障幼儿阅读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能使之形成优良的早期阅读能力。

(左毓红)86B138FF-1F4F-47DE-A42E-4526FD835581

猜你喜欢
幼儿园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