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世致用”为准则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2-06-02 13:24杨芝春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

杨芝春

摘    要: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科技竞争的关键又是人才竞争。在破除唯“SCI至上论”的大环境下,如何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是广大科研院校研究生培养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结合研究团队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以“经世致用”为准则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与思路。

关键词:经世致用;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62-03

近几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中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当华为硬核抗压,当大批医学精英逆行抗疫时,更让人深刻感受到国运之争的核心就是科技之争、人才之争。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等院校肩负为国育人的重担。新形势下,培养怎样的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评价体系的现状

SCI论文的数量与影响力、学科的ESI排名等一直是学科与专业评估、人才评价、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引进人才、获取人才基金还是培养硕士、博士生,SCI论文依然是学术水平主要的评价指标。SCI的创立初心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跟踪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他人引用次数的工具,促进科学知识共享。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使用 SCI 评价体系以来,一定程度促进了国内学术机构和西方的科学交流,对于知己知彼、了解国际学术进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随着SCI指标与现实利益之间直接挂钩,科研界出现了以发表SCI高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价值扭曲、学风浮夸、急功近利等问题,学术造假事件频发,这说明单一的SCI评价体系已经不契合当前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破除“SCI论文至上”的风气,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重点关注论文创新水平与科学价值,以及能否解决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能否带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做好科研,在高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以便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外,还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呢?

二、“经世致用”思想契合时代需求

“经世致用”简言之就是做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其思想启蒙可追溯到“儒家思想”,这种“入世哲学”的目的是改变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经世”之意。宋代“程朱理学”亦体现改变世风、挽救国家的思想。明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等反对空谈,认为学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人才培养不局限于“充备圣德为圣人”“艺能型”人才成为培养目标,而天文、地理、律例等实用内容占据一定的地位,“经国济民为本”学风的蔚然兴起,进一步将“经世致用”思想发扬光大。湖湘文化的精髓便是经世致用,强调学问与实践并重,从国计民生、日用之实中求索国富民强之策。

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经世致用”核心思想体现在几个方面:1.务当世之务、济民生所需;2.勇于任事、敢为人先;3.求实创新、注重实际;4.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依然历久弥新。中南大学将“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代代相传,体现了对湖湘精神新的思考与传承。而努力培育这种文化精神,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应该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敢于尝试和担当的国之栋梁。如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经世致用”为准则,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则有助于净化学术风气,使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回归“学以致用”的初心。

三、以“经世致用”为准则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意义

国外研究生教育强调实用主义精神,主张以行动求生存,以效果定优劣,以进取求发展,它与“经世致用”思想相同之处在于“致用”[2]。冯敏等对比我国与美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差异,发现两国在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及培养结果评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面窄,在教学计划上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缺乏跨学科的培养与科研训练,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科学研究活动仅围绕学位论文开展,缺乏创新性和自由度;在结果评价方面,学位论文、学分、在SCI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等是我国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标准[3-7];至于能力和素质、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通常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借鉴美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实用原则,有助于打破传统培养模式中的一些弊端。当然,与纯粹的美式实用主义相比,我们倡导的“经世致用”原则在思想道德层面上更胜一筹,因为“经世”的前提就意味着要摈弃个人主义,需要心怀天下,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救世济民的责任和担当。

四、研究生教育中“经世致用”实施策略

(一)设立“科学—育人”双管齐下的培养目标及

评价体系

目前,研究生培养大多数遵循“导师和学生商定

一个课题、研究生按部就班开展实验、发表论文、写毕业论文、申请答辩”的模式。一个研究生能不能获得学位,主要取决于能不能按要求发表论文及撰写学位论文,至于发表的论文和学位论文里有多少是研究生自己的原创思想、研究生自身的论文写作水平是否真正达到要求、毕业答辩中能否体现出研究生对课题的真正理解和深度思考,以及研究生是否真正具备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通常很难进行准确考量,而这些恰恰是人才培养的初心。如果一个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发表了高水平的文章,但是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写作甚至投稿、跟审稿人沟通都是导师一手操办,那么当这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是很难独当一面,成为骨干型人才的。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升素养与品格是培养的核心内容,需要“科学—育人”双管齐下。在“科学”方面,学生除了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进行常规的科学素养训练外,还需要积极阅读文献与书籍,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并加以验证,实现“基础和应用”“常规和创新”相结合的“双课题制度”:1.“验证性课题”——从研究生阶段第一年开始,鼓励学生在课题组前期基础上选题或者参与高年级研究生论文的子课题。由于前期有一定的基础,相对较容易获得预期结果,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提升科研自信。实验进展较顺利也使学生毕业压力减轻,能够沉下心来开展第二课题研究。2.“自由探索性课题”——此类课题要求原创性好,且有一定应用前景。要求学生从研究生二年级开始,通过查阅文献,组内讨论形成初步想法,然后通过反复修正并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导后,由学生独立开展探索性工作,定期汇报研究进展、遇到的问题、拟解决思路等,最终要提供一份完整的中英文实验报告。“探索性课题”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能够把握前沿和民生所需,不断拓展研究方向,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当然,要保证双课题制度顺利开展,除了加强指导、强化管理、建立容错机制外,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精神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难度还是很大,尤其是部分抱着混个文凭或找个工作心态的学生,如果没有进取心、没有抱负、没有家国情怀,就无法从心理上接纳这种科研训练的积极意义,最后就会流于敷衍和形式,所谓没有“经世之志”,何谈“致用之能”。因此,需要加强立德树人,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务实勤勉、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这要求导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言行影响、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

在培养评价体系方面,不单考察论文情况,更应考虑研究生自身的参与度、贡献度以及培养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素养和品质,建立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短期效果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是否达到学校的毕业标准;2.自由探索课题的规范化原始记录和完整的中英文实验报告与成果证明;3.各种会议、论文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情况;4.答辩时表达、思辨、应变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5.日常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优点和典型事例,例如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乐于助人品质等。在长期效果方面,可以以5年左右为一个节点,持续追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影响力(比如是否成为所在单位中坚、骨干力量,是否是相关领域拔尖人才、是否有突出感人事迹等)来评价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而这些也可以作为考量导师业绩的一个额外加分项。

(二)建立“以成果转化为目标,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链

“经世致用”中的核心思想是务当世之务、济民生所需。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的SCI论文数量迅猛增长,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然而在科技创新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怎样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使研究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民”,作为科研人员,我们的教育改革主要从研究方向转型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建设展开:1.摒弃纯粹为发文章而做文章的“短、平、快”打法,在研究生课题选择方面尽可能贴近社会热点,瞄准社会需求发力,做到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相结合。2.由于现在研究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基础研究要走向应用,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另一方面要组建“知识结构从基础到转化呈链条式环环相扣”的研究生培养团队。

(三)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实施“经世致用”培养模式的初步尝试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肿瘤、移植和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恶性疾病研究或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干细胞治疗在生命科學、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领域中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干细胞医疗发展,近年来在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干细胞存储、药物研发到临床治疗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脂肪干细胞具有较强增生能力,可分化成多种细胞。由于较易获取,容易进行自体移植,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笔者团队多年以来从事脂肪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基础研究,但是如何能够实现“经世致用”,推动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却一直没有突破,因此我们拓展了研究思路,优化了团队结构。湖南省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等人类生物资源储存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邀请了业务骨干邹江鹰教授作为团队成员参与本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在进行干细胞应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治疗效果不太稳定,因此又邀请了纳米药物专家艾可龙教授加入团队,以指导学生研究改善干细胞移植效果的增效药。在这个由多专业背景导师组成的联合培养链中,团队的研究生既可以学习干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方法(包括干细胞的培养、移植条件的优化),还可以学习专利、临床批件申报等。同时,药学背景的学生还可以学习纳米药物的制备及药理活性筛选。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导师指导,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考核机制,避免培养“放水”及监管不到位。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模式会相对辛苦,但是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研究生可熟悉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一整套流程,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尽快成长为知识技能较为全面的骨干力量。目前,新团队组建近3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1名硕士研究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合成新型纳米药物2种(拟申请专利)并进行了初步的药理学活性及毒理学研究,已经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9),毕业生去向包括公司、医院、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评价较好。

五、结语

破除“SCI至上”风气对于多年来由SCI主导的科研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采用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势必成为国内教育界和科研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经世致用”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方法论,不仅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有助于弘扬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精、气、神”。我们尝试的这种培养模式最大优势在于不受团队规模的限制,可通过优化团队结构进行多学科交叉,充分体现基础向临床转化及校企合作, 具体过程易操作、易推广。当然,要想实现规模效应则需要从政策层面加以规范和激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并积极推动。

参考文献:

[1]贾淑云.经世致用,和而不同:当代大学文化精神[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8).

[2]李亚琴.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经世致用思想对比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11).

[3]冯敏,于东红.中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3(4).

[4]赵建辉,闻曙明.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5).

[5]常新华,Yadong Qi,张志强,等.中美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

[6]包水梅,谢冉.中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课程修读之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12(5).

[7]衣学磊,蒋承.中美两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