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缘中心到天下大同:民间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基于广东佛山秋色舞狮元素的考察

2022-06-06 17:52谢雄健
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舞狮秋色

谢雄健 赵 芳

(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学界常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等复合概念来形容地缘关系,指明在“特定土地或空间位置与相应人类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具有某种程度的因缘、因果关系”。19世纪末,德国人文地理学家、人类学家拉采尔在其《人类地理学》指出地理因素与人们的体质和心理差异、意识和文化差别之间存在着因果作用。而通常所谓的“文化”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特定地缘范围或生活空间结合的产物。为了更好的厘清地缘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世界体系论者沃勒斯坦则在《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改变中的世界体系论文集》中首次明确地使用了“Geoculture”即“地缘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地缘文化”是由各世界体系的价值观和基本规则构成的,它可用来区分不同体系、不同社会和不同文明的文化标准。

随着地缘文化内涵的不断深化,国内学界已有学者运用地缘文化的理论来解释体育文化现象,如学者杨改生通过研究世界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史,发现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先在欧洲,后来重心东移向亚洲,然后欧亚分庭抗衡一段时间,最后再移向亚洲的地缘转移。学者于文谦也从地缘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乒乓球运动的非均衡发展,认为地缘文化是推动乒乓运动的重要动力。这些研究成果给本课题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示:第一,地缘因素对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运动的发展因地缘不同而发展不一,出现了“中心—边缘”的发展位移。第二,说明了地缘文化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隐形动力作用。基于此,课题组希望通过广东佛山秋色舞狮元素的田野实证,把个案研究放到地缘文化的视域下进行阐释,分析佛山秋色舞狮的地缘特征以及地缘文化在佛山舞狮发展过程中的内隐动力,进而试图去论证佛山秋色舞狮从“地缘中心”到“天下大同”的新时代发展假设。进而提出民间传统体育从立足本土的地缘文化自觉,逐渐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信的发展之路,以期为民间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建构预见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思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佛山秋色中的舞狮元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读了关于文化自觉、佛山秋色、佛山醒狮、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等多方面的论著。

1.2.2 田野调查法

访谈了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传承人、禅城区龙狮龙舟运动协会会长、“世界狮艺文化推广大师奖”获得者HDQ先生,并在他的帮助下,实地考察了佛山舞狮重点基地张槎村,采访了基地负责人CRA先生、佛山秋色巡游活动观众10名、佛山鸿胜馆馆长HZJ以及来张槎村寻根的马来西亚华侨,获得了大量关于佛山秋色巡游、佛山秋色舞狮的宝贵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结果和分析

2.1 地缘特征:佛山秋色舞狮发展本源的表征

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一个文明的区别性特征的价值观、心理习惯和思维模式,是由特定地缘环境或特定自然、气候状况决定的。自然条件为文明萌生提供适宜的条件,地缘环境则为文明继续演进提供生长空间,在文明形成和原本性文明品质确立的过程中,地缘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岭南文化在独特的自然生态背景下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流露出李权时、桂兰岚等著名学者所言的精巧性、重商性、创新性等为主的地缘特征。发迹于岭南地域的佛山秋色舞狮它既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代表,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岭南文化形成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是岭南文化内涵表现的活体。而岭南文化则是孕育佛山秋色舞狮发展的温床,是佛山秋色舞狮的保持个性发展的土壤,是佛山秋色舞狮发展的根源动力。在岭南地缘文化的影响下,佛山秋色舞狮发展过程中古今相融,传统与现代并进,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扬长避短,呈现出鲜明的岭南地缘特征。这些鲜明的地缘特质都是岭南文化重要内涵的表现,下面将从佛山秋色舞狮的精巧性、重商性和创新性等主要地缘特征分析它发展的本源表征。

2.1.1 佛山秋色舞狮扎作的精巧性

佛山醒狮造型夸张,结构灵活,突额企(高)枕眉精眼大,明牙震利(舌),双腮、下腭、耳朵及睫毛可活动,粗犷而威武。佛山狮头的扎作主要分扎作、扑纸、写色和装饰四大工序。制作狮头的工艺颇为讲究,首先是用沙纸把竹片、篾条和铁线“扎架”,行话叫“扎箱”。艺人按不同款式和尺寸,扎得有型有款,形象逼真,接口光滑。“狮壳”编好后,先后用六层沙纸和纱绸铺在上面,这叫“扑纺”。这时要及时用阳光晒干、遇阴雨天得用炉火烘烤,如处理不好,就会发霉,影响质量。接着进行“着色”,这项工程工艺至关紧要,艺人要靠几支毛笔,把狮头画得五颜六色,黑白分明、红绿相间。当中画上“如意纹”、“太极纹”、“螺旋纹”均富民族风格。接着,就是“装狮”。狮眼、狮耳、狮嘴是可以活动的,“狮气”便活灵活现。

图1 狮头扎作展示(摄于佛山非遗文化中心)

佛山秋色舞狮的狮头扎作作为岭南地区的民间工艺的代表,十分讲究巧夺天工的精细制作,从选材用料到造型制作过程的细致严谨和上色的精美都表现出对精巧性的强烈追求,这既是岭南文化精巧性内涵的表现,也是佛山秋色舞狮独树一帜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2.1.2 佛山秋色舞狮产业发展的重商性

地属广东沿海地区的佛山受开放的海洋文化影响,自明清以来经商活动就已经十分频繁,商品经济的活跃、开放,对佛山舞狮市场的形成、市场流通的活跃起着重要作用,再加上改革开放的影响,让作为民间艺术的佛山舞狮商业文化色彩和商品气息越发浓重。

在佛山采访HDQ先生时得知,现在佛山舞狮者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日常更多的通过商演维持生活开销和训练需要。有些狮队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和开设专门的舞狮业务公司,逢年过节或是乔迁、开业等都会受邀参演、贺喜并得到相应的酬劳。在佛山秋色的主会场(岭南天地步行街)和佛山公仔街都可以看到玲琅满目的舞狮文化文创产品。产品大小不一,品种多样,特色鲜明,创意十足且质量上乘,技艺精湛,能满足海内外客户的不同需求,具有极好的品牌效应。

当前,佛山秋色舞狮的商演和舞狮衍生品已经走向职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发展,表现出浓厚的重商性特征。

图2 佛山莲塘村张槎舞狮团正在为马来西亚客人表演舞狮(摄于莲塘村)

2.1.3 佛山秋色舞狮内容的创新性

岭南文化的特点是: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偶,处处进发出创新进取精神。岭南文化发展较少受传统文化束缚,对各种外来文化能兼容并蓄,并以探索、开拓、进取、革新的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岭南文化以开放的姿态紧跟时代的步伐,容纳百家之长,广收海内外优秀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其开放、共融、创新的特点更加突出。

如“青溪仔狮灯”(图3)早期流传于广东梅州地区大埔县的茶阳、青溪、湖寮和长治等地,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大埔当地汉剧提线木偶的杂技和技艺表演的灵巧,并糅合功夫、舞蹈、戏曲于一身而逐步发展形成,充分的体现了“取百家之长,长自身之势”的开放、融合与创新的发展理念。现今,它既不同常见的狮子舞,又有别其他的灯舞,已自成一派。仔狮舞蹈表演过程中由一人执狮灯表演,在表演中通过舞者操纵提线装置,充分的运用放、晃、提、抽线等动作技巧,使仔狮表现出抛、接、翻、晃、拉滚球等动作形态,通过表演者跪、跳、站、蹲、卧等舞蹈动作,使彩球左右翻动、上抛下落,仔狮舞戏球变化出各种不同的仪态,非常生动地塑造出仔狮的活泼可爱和灵活矫健的形象。

图3 地色—“青溪仔狮灯”(摄于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现场)

可见,随着佛山秋色巡游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佛山秋色舞狮在题材、形式、特征、使用乃至形象设计上也日渐丰富多元、适时性不断加强,表现出很强的时代适应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富含开放、融合、创新的岭南文化风格,有着很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2.2 地缘文化:佛山秋色舞狮走向天下大同的内隐动力

地缘文化作为颇具地域特质的文化,它的外表虽然是无形的、作用是间接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将一种价值观渗透到不同的行为主体中,使之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转化为推动力,进而使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诚如岭南文化的精巧、重商和创新精神在佛山秋色舞狮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隐性的,下文将根据佛山秋色舞狮的地缘文化特性,从地缘强化、多元辐射和优化发展等方面论证地缘文化在佛山秋色舞狮发展过程中的内隐作用力。

2.2.1 固本与坚持:佛山秋色舞狮的地缘强化

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而使其承载和体现出各民族文化不同特征的物化成果的差异。”《礼记·王制》中亦有云“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说明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孕育出不同性质的文化。进而言之,地缘环境对于一种文化的独特性品质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佛山秋色舞狮身上具有显著的岭南文化印记和鲜明的岭南文化血脉。要想充分的挖掘佛山秋色舞狮的发展潜力,从根本上推动佛山秋色舞狮的发展,首先应该从巩固它的文化底蕴,增强它的岭南地缘个性开始,发挥它岭南地缘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在舞狮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地缘性较强的独立个性。

课题组在佛山禅城区调研期间了解到佛山秋色舞狮源于北狮而脱胎于北狮,它在继承北狮优点的同时,充分利用佛山的地缘特点,开创了颇具岭南特色的“三圣”狮文化,进一步巩固了佛山秋色舞狮的精、气、神。佛山秋色舞狮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利用佛山的地缘资源发展自己,如它将有名的佛山武术融入到舞狮表演的套路体系中,推崇“学狮先习武,习武先习德”的传统,强调“舞”“武”结合。既加强了佛山秋色舞狮的武术功底,也提升了它的观赏性,形成了颇具佛山特色的“采青”“破阵”的舞狮表演套路体系,强化了它岭南文化的地缘特质,让它能在林林总总的舞狮运动中脱颖而出,在与其他舞狮文化交流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2.2.2 重商与交流:佛山秋色舞狮的多元辐射

前文已经论述的佛山秋色舞狮具有岭南文化的“重商性”,这里不再赘述。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交流是生产的关键要素,是达成商品交换的基础,事物的商品性对于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体育作为商品,就是体育生产经营者通过市场交换,向体育消费者提供的精神体育产品或体育娱乐服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形态,即实物形态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形态的体育商品,它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课题组在佛山调研得知,张槎莲塘村在国家与佛山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挖掘村落中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将村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与旅游、商贸有机结合起来,现已经成功建成以“禅狮圣域”为主题的莲塘龙狮训练基地和龙狮用品制作坊。狮头扎作、舞狮纪念品等舞狮文化衍生品畅销海内外,在增加了莲塘村人民经济收入的基础上,通过舞狮的文化衍生品的商品性流通,将佛山秋色舞狮文化以实物的形态带到海外,达成了舞狮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扩大了佛山秋色舞狮的发展疆域,提升了莲塘村的知名度。

据HDQ口述:现在世界各地的舞狮基本是“七星”狮,而“七星”狮的鼓点是随着南派(佛山)武术的传播到海外,形成多流派的舞狮风格。张槎醒狮团经常代表禅城区、佛山市到英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宣传佛山舞狮文化。

进而言之,佛山秋色舞狮的辐射式发展其实是其“重商性”和舞狮文化交流互通的结果。佛山秋色舞狮的“重商性”的特点,让它超出了单纯的体育项目本质,表现极强的物质和意识双重体育商品性质,让它有了多元辐射发展的物质基础;佛山舞狮商品的流通和舞狮文化交流,则是佛山秋色舞狮文化从本土走向国际,形成多重传播和多元辐射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2.2.3 融合与创新:佛山秋色舞狮的优化发展

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以战胜外国侵略者。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其要大胆冲破传统文化中落后成分对于文化创新的束缚。强调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思想。”博厄斯则认为“任何文化只要不是受地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会自动地吸收外来文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成分,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所接触的文化。”

佛山秋色舞狮深受武术、粤剧等岭南文化的影响,且能够充分利用他者的文化精华推陈出新。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佛山秋色舞狮狮头的造型选取粤剧脸谱中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等英雄为形象。将刘备狮装扮成白脸、黄脸或粉红脸,把关公狮装扮成红脸,张飞狮为黑脸,赵云狮为银色或青色脸,黄忠狮则为黄灰相间的脸。其次,在套路上佛山秋色舞狮注重与武术的融合贯通,在继承传统狮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系列如有地青、高青、井底青、蛇青、过三山、桥底青、百足(蜈蚣)、夜游赤壁、上楼台、七星伴月等人格化了的不同套路。佛山“大头佛”狮将佛山周家拳的套路融入到舞狮的技术套路中,是佛山秋色巡游随行助庆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佛山秋色舞狮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佛山开放、融合与创新的地缘文化影响,潜移默化的拥有了佛山的地缘特征。粤剧元素的融入,让佛山秋色舞狮形成了别具一格、享誉海内外的“三圣狮”文化;将武术套路融入到舞狮的套路中进而创新出不同的舞狮套路,丰富了舞狮套路的内容,提升了舞狮套路表演的质量;佛山秋色舞狮大胆吸纳佛山优秀本土文化项目,揉和创新出“大头佛”狮等地缘强烈,深受人们喜欢的舞狮项目,这些都表现出佛山秋色舞狮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取、融合外来先进的文化,学以自用,进而揉和创新,不断的促进自身的优化发展。

2.3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时代民间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

2.3.1 反思与自省:形成佛山秋色舞狮新时代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化自觉中强调:“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是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反思与反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认识到文化自觉的本质是对文化价值的真正理解和深度认同,对延续和发展文化新生命力的责任担当。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相互对话、自我反思、再一次地反省和自我反省、批判和自我批判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对精神生活的提升。

佛山秋色舞狮在晚清时期传经人口流动传到海外,在国外唐人街等有华人的地方得到迅速发展,这不仅是舞狮技艺和民俗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乡愁,是国人思国、念家的心灵慰籍。但由于传统狮艺套路死板,观赏性差,发展至20世纪中期,舞狮技艺的观众越来越少,出现发展颓势。为解决舞狮技艺发展的困境,舞狮艺人开始反思原因,后来由马来西亚等地的舞狮艺人把传统狮跟梅花桩进行结合,配上传统的“十八路鼓”,创编出难度更高,更有观赏价值的高桩狮,且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际狮艺竞赛的必备项目。

但目前也有学者和舞狮艺人意识到佛山舞狮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传统与现代的选择矛盾;职业化、商业化发展道路的强势和传统文化底蕴削弱的反差,让佛山人民开始对佛山秋色舞狮的发展感到担忧和困惑,不知是继续追求竞技项目上的高、精、难,还是应该回归传统狮的重在神似和寓意呢?舞狮艺人在佛山秋色舞狮往后发展上的自觉反思和自省,利于发现佛山秋色舞狮文化的弱点和盲区,形成佛山舞狮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有助于佛山舞狮地缘文化的强化,利于佛山舞狮运动转型自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其在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让它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优化发展自己。

2.3.2 包容与变通:促进佛山秋色舞狮新时代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费孝通先生曾提到:“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怀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必须在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人类在21世纪如何才能和平地一起住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必须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体系。”以上论断说明了异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亦指出了在对待他者文化上要有谦虚包容的态度,善于变通、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才能提升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弱则思变,上世纪90年代,当马来西亚高桩狮强势“回流”佛山时,佛山舞狮艺人没有闭门自耕,拒之千里,而是以谦逊包容的态度勇于直面挑战。在承认高桩狮技艺上优越性的同时,主动吸纳其精华,综合了传统南狮与现代高桩狮的优点,形成了“双狮对打”“水上飞狮”等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观赏性和竞技性的新舞狮套路,并在全国得到推广。佛山秋色舞狮在面对外来优秀舞狮文化的竞争时,充分的体现出了大国舞狮艺人的包容精神和直面挑战的自信,善于吸纳他者文化之精髓,以补自身之不足,达到学以自用,强化自身的目的。

2.3.3 共生与创新:佛山秋色舞狮“天下大同”发展的自强之路

费孝通在论述“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思想时,提出要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发展愿景,就要从别人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中发现出美的地方,才能真正的美人之美,形成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情深处的认知和欣赏,而不是为了一个短期的目的或一个什么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容纳,产生凝聚力,做到民族间和国家间的“和而不同”的和平共处,共存共荣的结合,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诚然,当前费孝通老先生所言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已经逐步架构完善,那么如何才能让佛山秋色舞狮文化在多元的文化中“木秀于林”,实现“和而不同”的发展目标呢?课题组认为,要实现佛山秋色舞狮“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发展美好愿景。首先,前提在于强“根”,要求佛山秋色舞狮发展要善于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作用,为佛山秋色舞狮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国家力量保证。其次,重点在于“共生”,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世界距离“地球村”发展越来越近,文化多元与共生现象已成为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佛山秋色舞狮在传承自己的传统过程中要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和谐智慧,在与异质文化(其他舞狮)进行比较、交流、采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舞狮文化的内涵,与其他舞狮文化同生共长。再次,关键在于“创新”,在佛山秋色舞狮发展的过程已涌现出依托岭南文化地缘文化特征,在狮头扎作上有了刘、羽、张等“三圣”文化的新突破,套路上与结合武术、吸纳其他舞狮的精髓和现代技术,创造出水上双狮、夜光狮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创新套路,逐渐形成了佛山舞狮的独立文化品牌,促进了佛山舞狮文化走向市场、走向国际的可持续蓬勃发展。

3 结论和建议

研究通过广东佛山秋色舞狮元素的田野实证,采取自下而上的范式,把个案研究放到地缘文化的视域下进行考察,探讨了佛山秋色舞狮的地缘特质、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论证了佛山秋色舞狮是如何从反思、自省的文化自觉形成到包容、变更的文化自信提升,继而走向天下大同的新时代发展假设。对于佛山秋色舞狮未来发展是继续选择追求竞技运动的高、精、难,还是回归传统,强调舞狮的神似和文化本意,或是有其他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并未深入研究。尽管如此课题组还是希望能以此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个案研究为依据,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舞狮秋色
舞狮献瑞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秋色里的祖国
迷宫弯弯绕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苍松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