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模式面对的问题及其调整方案

2022-06-07 10:03任宇辉孔泽霖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方案问题

任宇辉 孔泽霖

摘要:文章通过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已有的游戏化教学模式获得的教学成果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得出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缺乏有效的游戏方案、师生互动性差、反馈机制不够完善這四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  问题  方案

文章是海口经济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游戏化教学模式在高校软件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的第二篇成果论文。在第一篇成果论文中,笔者叙述了国内对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尚处于萌芽阶段,将游戏互动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只是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但现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少之又少,所以分析已有的初步尝试对日后更好地深入探究具有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和总结得出了四点有待改善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调整方案。

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近年来,国内一直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号召教育者们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998年,被调任至山东杜郎口的崔其升推出了杜郎口教学模式(国内翻转课堂较早的践行案例),并且成功地让杜郎口中学渡过了一个由“治”到“改”、 由“乱”到“治”的改变,从一个困难重重的落后中学摇身一变成为名噪一时的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在一段时间里,全国众多学校纷纷模仿和学习该模式。目前,前去参观、听课的人次超过26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翻转风”并没有大面积地开花结果,而且很快便尘埃落定,复归平静。

不难看出,翻转课堂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对推动教学改革有较高热忱;②对推动教育信息化有较高积极性;③可以灵活分配课堂教学实践;④可以顺利完成师生地位互换。而翻转课堂存在的两个问题,即学生自学效果难以把控、教师地位转换难以完成,令翻转课堂走向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教师信念不足,难以完成地位转换,导致翻转课堂效果不佳,教师对改革失去信心。

在很长时间里,很多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就是讲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员在台下点头连连,学员回到原属单位后只能纸上谈兵。笔者认为,学校要展开新颖的教师进修培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

2019年10月,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邀请国际生态村联盟TOT组织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讲师大量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体验式的游戏互动,让参培教师切身体会到该组织传达的教育理念,自然而然地根据游戏中收获的体验完成了知识的转化,且新颖生动的授课方式给参培教师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活动现场如图1所示。

由于理念尚未厘清,教育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成功案例可供借鉴,难以较好地把握尺度等,导致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初步探究大多只是机械式结合,忽视了游戏和教学内容的深层关联。许多教育者以为这种机械式结合就是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全貌,一味地借鉴与模仿,实则远离了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初衷。

李娜和田飞在《基于移动端的翻转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探析》一文中提到,在家居与陈设设计课程中加入“谁是卧底”的课堂小游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门课,因为该环节没有将游戏和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谁是卧底”这一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互动游戏加入课堂教学的做法是新颖正确的,但这一做法难以把控难度,缺乏可操作性。一方面,当游戏难度设置得比较有挑战性时,虽然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学生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状态,但是很有可能学生沉浸和体验的不是课堂内容而是游戏本身;另一方面,当游戏难度设置缺乏挑战性时,教学目的就容易被学生察觉。这样一来,学生有较大概率因为逆反心理而意兴阑珊,进而形成一种表面配合内心排斥的状态。

教学领域各专业科目相互交织,难以分割,每个教师也分别有自己的教学侧重点,所以盲目追求可借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并不可取。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再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调查问卷,并成立师生小组等,多角度地进行头脑风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熟游戏教学方案的缺乏只是一时的,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加留意带有趣味性的游戏互动,并不断积累符合要求的案例,一定可以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师生互动性差

笔者对200名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纸质问卷调查(如图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认为教师认定自己是神圣的教育者和尊敬的师长,30%左右的学生认为可以与教师做朋友,这就导致大部分课堂互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式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对自我定位的认知转化,以及进一步提高课堂互动的价值,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就充分完成与学生的心理换位。此时,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即很多教师主观地认为已经跟学生进行过充分的心理换位,实则不然。

以“人际关系之间的生态环境”一章教学为例,国际生态村联盟TOT组织的培训中,将参培教师们两两分组进行了“导盲犬与瞎子”的互动游戏。在第一轮游戏中,组员A带上眼罩扮演盲人,组员B扮演无法说话的导盲犬,导盲犬带着盲人躲避路障走完既定路线。在第二轮游戏中,组员A和组员B角色互换,再一次走完既定路线。游戏开始之前,培训人员就要求参培教师密切关注自己作为盲人和导盲犬时的心理状态,结束后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分享交流会上,参培教师们纷纷表示自己作为导盲犬时,对自身导航水平非常自信,并认为盲人踟蹰不前的态度过于消极和不信任;相反地,自己作为盲人时,对未知的前方感到无限的恐惧,并认为导盲犬理所当然的态度过于盲目和自负。这种矛盾的情况可以让参培教师成功地认识到心理换位并没有完成,也能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化心理换位,对自身定位的认知才能真正地完成转变。

四、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反馈可以分为两类:教师给予的奖励或惩罚,是判断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信息;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作业情况,是衡量教师是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信息。

因为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反馈又可以分为:其一,正反馈,是采用正常的渠道,以合理的方式,对传播者所传播的内容进行评价、建议等,是可以让传播者改进传播策略、优化传播内容的反馈方式;其二,负反馈,主要表现为反馈时信息的虚假、错误等,与正反馈的最大差别是,它不能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改进传播行为。

反馈是信息传播活动中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学反馈也是教学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反馈已不再适用。其一,以奖励或惩罚学分、成绩的传统教学反馈,对学生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其二,传统教学反馈的结果过于单一;其三,传统教学反馈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久而久之,教学反馈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悄无声息地从正反馈向负反馈演化。

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反馈的重要性,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反馈的意义。对学生而言,教学反馈是给学生设定了一个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并为学生努力实现目标提供了动力;对教师而言,教学反馈是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其次,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并采取更丰富的教学奖励,积极推动考核方式改革,从教师一锤定音的方式向师生共评等多元方式转变。

例如,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的产品设计(虚拟空间设计)专业在第二学年里开设了一门以讲授Zbrush或Marvelous Designer等高阶三维建模软件为主的课程——3D艺术Ⅱ,该课程教师可以利用3D打印实验室提前打印出模型(如图3所示),并在课上分发给学生作为参考模型。这样做的好处有:第一,在学习三维建模的入门阶段,学生根据二维原画准确地制作出三维模型有一定难度,但有了可以放在手上全面观察的参考模型,学生可以相对高效地完成建模目标。第二,在课程开始,教师就告知学生,只要建出的三維模型与参考模型相似度较高,参考模型即可以作为额外的教学奖励赠予。此外,学生完成的较高水准的模型,可通过3D打印机制作,作为自己的手办模型。在明确的学习任务的指引下,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动力。第三,在结课阶段,教师可以公开展示学生提交的三维模型与原参考模型的对比图,在对比分析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收获的喜悦。第四,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环节。

[1]祝伟明,顾海燕.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篮球中的运用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5).

[2]李娜,田飞.基于移动端的翻转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探析[J].湖南包装,2020(1).

※本文系2020年度海口经济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游戏化教学模式在高校软件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论文,项目编号:Hjyj2020022。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方案问题
烂脸了急救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