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创设

2022-06-07 00:46魏绪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

魏绪波

摘要:“培养运动热情,强化体育意识”是新课标要求初中体育教学所需要践行的基本理念。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教师必须首先对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有科学的把握,最终让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活动具有主体性、教学评价具有科学性和教学管理充满人文性,从而使体育乐学环境得到成功创建。

关键词:体育教学;乐学环境;运动

在初中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进行运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繁重的体育任务让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发育。因此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具备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具备可操作性,意为教师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通过预估全体学生的基本体能素质,在长度、高度、时间、次数等方面规定通过适当努力就能够实现的目标。应当承认,每个学生在体能强度和运动积极性上各有不同,如果教师只是一刀切的运动目标,必然会让很多学生退缩,从而让自己上体育变得消极退缩,长此以往自然就失去了上课兴趣。

以“引体向上”这个力量项目举例。假设教师单纯让所有学生都要达到30次的标准,很多学生臂力差、身体协调性差,尝试多次也达不到要求。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比自己事前的预想还要小,自然就会情绪波动,根本无法平心静气地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想办法改变也就无从谈起,上体育课就会成为“煎熬”。

此时,教师可以给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一个“力所能及”的要求。比如,对体能好的学生可以规定做15个、25个甚至更多,对体能差的学生,可以要求他只要能头顶或下巴碰到栏杆1-2次也可算过关。这样的运动要求是弹性的,有空间的,也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就感,这样就减轻体育课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体能的不断提升,自己也能更从容面对更高难度的目标。

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要转变观念。评价不是习惯性的对缺点展开批评,更要关注其中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让自己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促进教师自身的完善和提升。用鼓舞和劝导,代替习惯性的指责和批评,维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自信息,让学生自觉地弥补自身不足,弥补不足。

在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对学生的不足必须做出科学判断和合理引导。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为我们探寻原因指明了两个步骤:第一,评价者必须首先确定原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第二,在确定内外因性质之后,评价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发生是否具有稳定性。可以说,不同的歸因出发点,对学生行为会产生明显的侧面影响。比如,学生在一个运动动作时因为协调性不好失败了,体育教师如果把它定性为稳定内因的话,认为学生是自己水平低,那学生自然灰心丧气,也就不会再真心付出努力,运动积极性也必然遭受打击。如果是不稳定内因,即把它评价为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努力不够,这就给学生自愿提升的空间,学生内心自然就会从心里愿意发奋努力来达到所期待的目标。而如果归于外因的话,教师表示任务难度大,学生就会为放纵自己找到借口,为自己开拓,自然不利于发挥自身潜能;如果将动作的失败是由于状态不佳或临时失误,那更会激发学习的热情,学生还会再争取尝试的机会。

三、教学管理的人文性

在初中体育课上,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难免会出现冲突与摩擦,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在管理学生时要具备人文关怀,一旦出现矛盾冲突时,教师要主动、积极、巧妙地处理,这样保持师生关系始终处在一个融洽且欢快的氛围之中。

体育教学不是内堂教学,为保证体育课的稳定开展需要严格执行课堂纪律,如此可避免出现受伤、休克等情况。教师如果一味当铁面包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到头来只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临阵退缩,身心发展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笔者在一次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由活动时,发现有些学生偷偷喝可乐、吃零食等。原来是他们趁教师没留意偷偷买的。等到全体集合时,同学差不多已吃完了,只有个别同学还在意犹未尽。此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呵斥学生,必然引起公愤。笔者说:“请问同学们课堂时间是否可以吃东西?”学生自然集体回答:“不能。”受到舆论批评后,正在吃东西的学生立刻把东西吐了出来,可有些固执的学生仍在慢慢咀嚼。笔者再次发问:“可为什么我看见有些同学课堂吃东西呢,到底是谁?”笔者此时便不再追问,给学生思想斗争的时间,有些学生勇敢地承认,有些同学虽然没有公开承认,也是当着教师面吃完了东西,笔者心领神会,借机提出纪律要求。经历此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课堂上吃东西的现象,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四、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初中学生处于逻辑思维的初步形成阶段,在学习中,他们已经开始让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对于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成为体育课的主人。

我们以“障碍接力”游戏为例,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旧有的游戏规则,是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在100米内完成以下活动:跨栏、穿越山洞、跳绳25次、俯卧撑15次、胯下运球10次、举哑铃15次。然后,让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自由安排各种障碍物的摆放次序。期间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究竟用何种排列方式才能更加容易完成。通过这种安排,学生从之前的简单接收转变为希望积极参与。各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游戏感想,阐述自己设计摆放的理由。这样,学生从之前的简单安排,变为理性思考。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对自身“主人翁”的体验就非常强烈,运动热情自然高涨。

综上所述,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感性上接受体育教学,以此为支撑点,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此内外双重作用,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继而引发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运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自身的体能和心理素质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石小荣. 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 数码设计, 2020, 9(6):1.

[2]裴浩泽. 乐学教学融入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23):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