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践

2022-06-09 22:55颜雯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师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导读不仅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丰富其阅读体验,提升其阅读品质,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提升语言能力和阅读素养。本文以整本绘本故事为教学载体,通过一堂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践,结合引导、推进、展示和延伸这四种课型为一体,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导读

一、引言

随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阅读的拓展和补充得到英语教学界人士的一致认同。基于绘本的整本书阅读不同于一般的课内阅读教学,因此,指导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即导读,就显得至关重要。若按照不同的课型分类,导读课可以分为引导课、推进课、分享课和延伸课。引导课是学生阅读一本书前的推荐课,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根本目的。教师可以从书的封面、封底、插图等入手,让学生浏览导读页,大致了解故事梗概、文体特征等。推进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或数次指导,让阅读顺利进行下去,这种指导包括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用流程图、结构图或者其他方法与学生一起梳理书中的人物或书的梗概。分享课就是让学生个人或者小组来展示、交流所读、所思和所获,展示分享的方式可以是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创作演出等。延伸课可以将整本书阅读延伸至下一本书,可以将阅读经验和体会转化为写作内容,也可以将阅读的收获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但是,受教学课时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通常没有充分的时间分别进行四种分散型导读课的教学,一堂导读课可以结合其中两种或三种甚至是四种类型为一体。

基于以上特点,笔者尝试以整本绘本故事为教学载体,通过结合引导、推进、展示和延伸这四种类型为一体的导读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绘本故事选自《典范英语7》中的“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of Om”。故事讲述了城堡里的一位女仆辞职后,城堡变得越来越脏,女王Queen Norah决定离开城堡独自进行皇家巡游,并派国王King Harry、都尉Captain Jones和captain Smith三人去寻找新的清洁女工并顺便打龙,让公主Princess Jane一个人看守城堡。国王和两个都尉假扮成来自奥姆的清洁女工,回到城堡打扫卫生。公主发现真相后与国王达成协议,向女王保密他们的身份。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心理活动丰富,值得学生细细评析,用心揣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在实物展示和表演过程中理解一些关于清洁的动词,如scrub、dust、wash,以及一些较为形象的短语,如stuck out one's lip and had a good sulk。能从故事情节中总结章节小标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复述故事梗概,就精彩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并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

2.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评价Princess Jane和国王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与自己展开对话,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必要讲一些善意的谎言来避免自己爱的人受到伤害。

3.文化意识目标。学生意识到西方的龙和中国的龙所象征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归纳Princess Jane的性格特点;小组合作用一般过去时复述故事梗概。

2.教学难点:分析Queen Norah的性格特点。

(四)教具

词条,课件,道具。

(五)教学过程

Step 1:话题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故事封面,问学生在城堡中谁负责大扫除,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清洁女工的特别之处—她们都戴着面具。由此开始本堂以检测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导读课。先让学生回答三个general questions: Who? Where? What? 由此引出故事的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城堡里出现的问题。教师将写有关键词的词条贴到白板上,如“gave up... dirty”。

Step 2:推进深度阅读,启发学生思维

Chapter One

(1)教师要求学生通读故事第4到6页,列出皇家成员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追问,师生对话如下:

T: Although Princess Jane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did anybody come to ask about the cleaning job?

Ss: No.

T: Then what did Queen Norah see one Monday morning?

S1: A shocking sight.

T: What was the shocking sight?

S2: King Harry and the captains were doing the cleaning themselves.

T: What did Queen Norah say after seeing the shocking sight? And how did she feel? (教師播放Queen Norah说话的音效,让学生通过其语气去体会其当时的心情。)

S3: Angry,upset,shocked.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Queen Norah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分析Queen Norah的所做、所说、所感,为后面分析Queen Norah的性格特点这一教学难点作铺垫。

(2)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Why did Queen Norah think a king and captains shouldn't do cleaning work but should be out fighting dragons?

S1: Because she wanted King Harry to be a hero.

S2: Because she wanted King Harry to be a brave fighter.

教师呈现出西方的龙的图片和中国的龙的图片,让学生谈一谈中西方的龙分别代表了什么。

【设计意图】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打龙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含义,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比较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不同的文明、文化持有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3)教师呈现绘本中Queen Norah的一些插图,以及她所说的话,引导学生思考: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Queen Norah is?

【設计意图】教学难点的突破口有时隐藏在教材的插图中,教师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图片边回答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解决难点。对Queen Norah的人物性格分析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英文单词来修饰她。而借助插图中的形象和她的言语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

(4)学生总结归纳Queen Norah对每个成员的最终决定是什么。教师将相应的关键词词条贴到白板上,如“Queen Norah would...”“King Harry and the captains should...”“Princess Jane had to...”,并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描述他们各自的心情,在文中找出依据。归纳出Chapter One的小标题:What a _______!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搜索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Chapter Two

(1)教师通过播放敲门的音效引出蒙面清洁女工并引导学生猜测:Can you guess how they felt under their masks at that time?

学生的答案如下:

S1: They might be nervous because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ey pretended to b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S2: They might be worried because they were afraid that Princess Jane would find out who they were.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将学生带入文本,引导其与自己展开对话:If you were Princess Jane, would you let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in? 在此过程中,教师设计角色代入,建立文本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接着教师问:Did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do a good job?由此呈现关于cleaning的一些好的词汇,如scrub、dust、wash等,同时教师借助相应道具进行动作的演示,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师继续追问:Then,what made Princess Jane begin to think they might be burglars? 教师在白板上进行这一环节的总结,并贴上两块词条:“did a good job”“refused to...”。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环节主要由教师利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站在Princess Jane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揣摩人物心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3)学生小组5人合作,通读绘本第18至22页,并将Princess Jane是如何一个个揭露他们的身份这个高潮环节表演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对角色扮演活动很感兴趣。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更好地揣摩人物心理,更好地模仿人物语气,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结束后,教师在白板上进行总结,贴上词条:“tried different ways”“turned out to be”,并要求学生为Chapter Two拟一个小标题:What a ________!随后,教师继续将Queen Norah这条暗线引出来,设置悬念:Do you think Queen Norah knew what happened in the castle? Would Princess Jane tell the secret to Queen Norah?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将Queen Norah设为一条暗线,穿插在每一个章节,为进入下一个环节过渡。

Chapter Three

(1)教师深入推进故事:Princess Jane 为什么帮助国王保密?她和国王达成了什么交易?她是如何向女王说明情况的?故事的结局如何?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用三个词条总结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贴在白板上:“made a deal”“told a white lie”“everybody's happy”。 由此让学生归纳这一章节的小标题:What ________!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真实情境,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时候有必要讲一些善意的谎言。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并理解什么是white lie。通过情境代入,建立文本與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这里的表达是真实的、独特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其思辨能力。

Step 3:分享与展示,整体感知文本

(1)小组讨论。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绘本中Princess Jane的插图,学生小组讨论Princess Jane的人物性格特征,列出修饰性形容词,并找出依据。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激活思维,从Princess Jane的行为中归纳总结出其聪明、勇敢、谨慎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故事复述。教师完善白板设计,将绘本故事情节分为四大块:Beginning、Developmemt、Climax, Ending,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下页的第一幅图为小组合作复述故事的具体要求,下页的第二幅图为白板上的板书,呈现了复述故事需要用到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完善板书设计,使故事主线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本着“整进整出”的绘本教学原则,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完整的输出,内化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又提升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通过本环节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Step 4: 拓展与延伸,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接下来可能的发展:Would Queen Norah find out the truth? If she found out, how would she feel,what would she say and what would she do?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续说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总结与反思

(一)读前话题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本堂课之前,学生先自主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注意到一些蒙面的清洁女工在打扫城堡。那么这些清洁女工为什么要蒙面呢?由此导入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读中在问题串的引导下,推动阅读走向深入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提问非常重要。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本堂课的读中环节,教师设置了多个问题串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推动阅读走向深入。通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串,绘本中有关Queen Norah的插画和教师呈现的中西方不同的龙的形象中,学生揣摩了Queen Norah的性格特点,体会了中西方龙不同的象征意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又如Chapter Three 中,教师通过问题串的引导让学生总结出绘本故事中的问题是通过讲善意的谎言解决的。还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在一些真实生活情境中是否也会采取讲善意的谎言来解决问题。在这堂阅读导读课上,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层层追问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实现在思维中感知、在思维中体验、在思维中生成。

(三)读后在展示与分享、拓展与延伸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读后的展示活动有小组合作、分析Princess Jane的人物性格特点、 复述故事、创造性地续编故事。这些活动的设计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根据布鲁姆等人的研究,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分析、评价、创造需要在记忆、理解等的基础上更注重高级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获得,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本堂课制订了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英语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文本。阅读后的续编故事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和相关技能提供了练习、检验和迁移的机会,既能帮助教师监控思维品质的提升,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韩宝成.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7):584-595,641.

[2]周大明,应玲.英语文化教学3C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4):8-12.

[3]徐晓鸣.利用教材插图促进学生语篇学习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3):33-39.

[4]陈则航,王蔷.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和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11):1-7.

[5]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7):51-55.

作者简介:颜雯,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