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早产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15 02:37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衣原体生殖道胎膜

郝 欢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咸宁 437000)

女性的生殖道内存在较多有益的微生物,但同时也是诸多病原微生物的易感部位[1]。尤其是妊娠期女性,其生殖道的环境发生改变,更易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研究表明,妊娠期女性在发生生殖道感染后可导致其出现胚胎停育、胎儿生长受限、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等一系列不良的妊娠结局[2]。因此,对妊娠期女性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进行探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致妊娠期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Uu)、支原体(Ct)等。本文主要是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早产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20 年8 月至2021 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 例早产孕产妇及同期在我院足月分娩的80 例孕产妇。将其中80 例早产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将其中80 例进行足月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纳入标准是:单胎妊娠;妊娠期间能够定期接受产检;妊娠前身体健康,无生殖道感染;病历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能积极配合开展本研究;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期并发症;有细菌性阴道炎病史或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史;合并有梅毒、淋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出现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情况;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妊娠期间有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或习惯。研究组孕产妇的年龄为21 ~38 岁,平均年龄为(28.91±3.45)岁;其中,初产妇有51例(占63.75%),经产妇有29 例(占36.25%);有早产史的孕产妇有11 例(占13.75%),有胎膜早破史的孕产妇有14 例(占17.50%)。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为20 ~40 岁,平均年龄为(29.08±3.17)岁;其中,初产妇有53 例(占66.25%),经产妇有27 例(占33.75%);有早产史的孕产妇有10 例(占12.50%),有胎膜早破史的孕产妇有12 例(占15.00%)。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本研究中160 例孕产妇是否出现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孕产妇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在妊娠期间对研究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测,方法是:对其外阴进行常规消毒,采用阴道内窥器充分暴露宫颈。用一次性无菌棉拭子在宫颈管处旋转三圈,采集分泌物标本。将标本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由检验科的检验人员对标本进行培养,并采用胶体金法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检测所用的试剂盒购自美国加州美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性检测以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基础,严格遵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及实验室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感染组孕产妇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及新生儿Apgar 评分<7 分新生儿的占比。新生儿Apgar 评分的总分为10 分,新生儿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与对照组孕产妇相比,研究组孕产妇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及支原体感染+ 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例(%)]

2.2 感染组孕产妇与未感染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在本研究的160 例孕产妇中,发生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孕产妇有109 例,未发生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孕产妇有51 例。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相比,感染组孕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的新生儿相比,感染组孕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Apgar 评分<7 分新生儿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感染组孕产妇与未感染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例(%)]

3 讨论

孕产妇发生早产被认为是导致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超过1/2 的新生儿神经异常和3/4 的围产儿死亡都是由早产造成的,而发生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早产的主要原因[3-4]。支原体和衣原体是引起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生殖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孕产妇相比,研究组孕产妇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及支原体感染+ 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相比,感染组孕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感染组孕产妇的新生儿相比,感染组孕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Apgar评分<7 分新生儿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生殖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可增加其早产的发生风险,并会导致其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支原体或衣原体在进入妊娠期女性的生殖道后,可诱发多种炎症反应(如绒毛膜羊膜炎),并可导致磷脂的大量释放,促使羊膜上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进而可诱发宫缩,导致早产的发生[5-7]。另一方面,妊娠期女性在发生生殖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后会对其免疫系统造成刺激,导致其机体释放大量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等炎性因子,诱发子宫下段炎性细胞渗出及宫颈胶原蛋白组织重组,使胎膜的脆性增加、弹性减退甚至消失,进而可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8-10]。研究指出,除了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外,生殖道出现的其他病原体感染也可诱发绒毛膜羊膜炎,并通过相同的机制诱发胎膜早破及早产[11]。此外,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生殖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还可导致其线粒体的功能受损,影响胎盘供氧及输送养分的能力,使胎儿出现营养摄取受阻的情况,进而可增加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导致新生儿出生后的健康状况较差。

综上所述,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也是影响其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做好妊娠期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检测、筛查及干预等工作,有利于降低其早产的发生率,改善母婴的结局,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猜你喜欢
衣原体生殖道胎膜
国内外动物流产衣原体流行情况分析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胎膜早破
别把支原体感染当感冒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孕期感染沙眼衣原体怎么办?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