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邑辛置汉代铜印章赏析

2022-06-18 19:10李燕
收藏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印文篆书边长

李燕

印章,在古代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商周时期印章已经产生,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印章的制作和使用数量大大增加。汉代印章在秦篆书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摆脱了篆书的呆滞繁复,呈现出一定的隶书味道和金石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此在我国印章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0~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昌邑市博物馆对辛置墓地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周、汉、明清墓葬964座,其中汉代墓葬791座①。在这批汉代墓葬中,随葬有12枚铜质印章,其印面保存状态较好,印文均可识读,虽然尺寸较小,但能以小见大,对研究汉代书法艺术、印章学以及姓氏分布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鉴于此,本文拟对这批铜印章进行考释与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印文释读

这批铜印章,从形状看,大致可分为方形、圆形和覆斗形。方形印章共8枚,纽式有桥形和龟形两种,其中5枚为桥形纽,3枚为龟形纽;圆形印3枚,均为鼻形纽;覆斗形印1枚,桥形纽。印章体积均较小,边长(直径)1.1~1.6厘米之间,通高0.7~1.9厘米不等。从印文内容分析,这些印章均属于私印,可分为人名印、吉语印、人名与吉语结合印和身份印章。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以供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1.M40:34“徐弘之印”(图1),铜质,桥形纽,方形印面,阴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徐弘之印”,边长1.6、通高1.3厘米。

2.M45:13“出入日利”(图2),铜质,鼻形纽,圆形印面,阴阳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出入日利”,印面有界格,直径1.5、通高0.9厘米。

3.M174:1“撒同”(圖3),铜质,桥形纽,覆斗形印体,阴文篆书,印面左起读作“撒同”,印文外有边框,边长1.4、通高1.1厘米。

4.M284:3“毛安”(图4),铜质,鼻形纽,圆形印面,阴阳文篆书,印面左起读作“毛安”,直径1.6、通高0.8厘米。

5.M465:4“纪誫之印”(图5),铜质,龟形纽,方形印面,阴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纪誫之印”,边长1.5,通高1.7厘米。

6.M580:4“张毋害印”(图6),铜质,桥形纽,方形印面,阴阳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张毋害印”,印面有界格,边长1.6,通高1.4厘米。

7M663:5“服章”(图7),铜质,鼻形纽,圆形印面,阴文篆书,印面左起读作“服章”,印文外有边框,印面直径1.1,通高0.7厘米。

8.M700:7“玄坡”(图8),铜质,桥形纽,方形印体,阴文篆书,印面左起读作“玄拔”,边长1.2、通高1.4厘米。

9.M744:5“魏阳印”(图9),铜质,桥形纽,方形印体,阴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魏阳印”,边长1.4、通高1.6厘米。

10.M766:2“颜咸字文”(图10),铜质,龟形纽,方形印体,阴阳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颜咸字文”,边长1.5、通高1.3厘米。

11.M822:6“魏忠私印”(图11),铜质,龟形纽,方形印体,阴文篆书,印面左起上下读作“魏忠私印”,边长1.6、通高1.9厘米。

12.M848:1“日利流中兄流广信印”(图12),铜质,桥形纽,子母印,子母印体均为方形,均阴文篆书,子印上面左起读作“日利”,下面左起读作“流中兄”,母印印面左起上下读作“流广信印”。子印面边长1.4、高0.5厘米,母印面边长1.6、通高1.9厘米。

这批印章,多为人名印,涉及“徐”“撒”“毛”“纪”“张”“玄”“魏”“颜”“流”等多个姓氏;吉语印为“出入日利”;人名与吉语结合印为“日利、流中兄、流广信印”;身份印为“服章”。除“出入日利”为阳文篆书外,其余皆为阴文篆书。此类铜印章,在山东汉代考古中多有发现,如胶州赵家庄墓地⑦、黄岛安子沟汉墓®;济南魏家庄汉墓⑥;滕州寨山汉墓⑤;枣庄凤凰山汉墓⑥;滕州小宫山墓地⑦;兖州徐家营墓地⑧;曲阜花山墓地⑨等。以上墓葬出土的印章亦为人名印,与辛置墓地一致,均为平民墓葬。这些印章多方形印体,印纽有桥纽、兽纽、瓦纽等,多为单面印,少数为双面印。值得一提的是,辛置汉墓中出土的子母印,为山东地区其他汉墓所罕见。子印和母印合在一起不足2厘米,制作精良,印文清晰,尤其显得弥足珍贵。由此说明,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他们之间既有相同性,又具有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

二、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对人名印重新识读及吉语和身份印的理解

在人名印中,有1枚印文没有识全。M465:4和发掘报告识为“纪☐之印”①。M45:13“出入日利”为吉语印,M848:1印文包含吉语“日利”,从字面看,这两个印文是希望出入平安、每天都顺利的意思。这种印章过去在山东地区亦有发现。赖非《山东新出土古玺印》一书中收录好几枚此类印章,特别是第329枚印章“出入日利”①,该印章20世纪60年代已被山东省文物总店收藏,无论从质地、形状、印文还是尺寸,均与M45:13几无二致。由于这2枚印章均出土于同一地区,因此可以推测,当时有可能是出自同一工匠之手。而M663:5印文为“服章”。“服章”,是表示古代官阶身份的服饰。《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载:“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意思是说,君子和小人,各有规定的服饰,以此来体现尊卑之别。由此可见,墓主生前或许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此印当属于吉语印。

(二)关于墓主用印性别的推测

关于墓主用印的性别,除M766明确判断为40~45岁男性外,其余11座墓主,均没有明确结论。但是根据印文,至少可以对其中4个墓主的性别进行大致推测。M700墓主姓名为“玄妭”,其中“妭”字笔画圆润流畅,犹如婷婷玉立的女子,又如婀娜多姿的少妇,令人神往。“玄”在我国是较为罕见的姓氏,人口数量总体不多,目前山东潍坊、泰安和河北唐山有些人姓玄。“妭”字在古代指容貌美丽的妇人,因此“玄妓”应为女性名字,故M700属于一座女性墓葬。M822墓主名为“魏忠”,“忠”意为正直忠厚,名为男性人名用字,结合墓内随葬有铁剑和铁环首刀等物品来判断,M822墓主很可能为男性。M848墓主名为“流中兄”“流广信”,从“中兄”来看墓主亦应是一名男性。

(三)关于墓主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分析

辛置汉代墓葬,其延续时间较长,据发掘报告介绍,这批铜印章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说明该区域在古代是一处专用的公共墓地。在人名印中有9个姓氏,从墓葬分布看,这些姓氏所在墓区成片分布,且每个墓区比较集中,且排列规律,应属于不同姓氏的家族墓地。另外,M744和M822墓主都姓“魏”,且两墓相隔不远,他们有可能属于同一个家族。

我国古代用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置印章。应劭《汉官仪》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纽。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纽。中二千石,银印龟纽”©。平民用印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会仿照贵族士大夫用印的标准来制作自己的印章。这12枚印章中,有3枚为龟纽,M465:4和M822:6的神态尤其逼真生动,四肢粗壮有力,脊背高高拱起,头部仰天而望,神态既庄重威严,又灵动传神,方寸之间,乌龟的形態被雕铸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使印章充满了无限的韵味。乌龟代表长寿,“龟”又与“贵”同音,表达了主人长寿富贵的美好愿望。

从随葬品数量来看,辛置汉墓上百座墓葬没有随葬品。而随葬铜印章的12座墓葬中,除M174、M284、M848随葬2、3件,M465、M700、M766不足10件外,其余随葬品均很丰富,M45、M663均30件以上。M744达96件,特别是M40,有陶鈁、陶壶、铜镜、铜带钩、铜饰件、铜辅首衔环、铜盆、石黛板、漆盒等119件8,而且在近800座汉代墓葬当中,只有12座发现了铜印章,由此说明,这些用印的墓主生前均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应该是家族中的富贵者。

三、小结

辛置汉代墓葬出土的这批铜印章,虽然数量不多,但它是发掘工作的重要发现之一,由此丰富了山东地区汉代印章的研究内容,对探讨该区域西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姓氏分布以及汉代书法艺术、印章学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21。

②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沿海汉代墩式封土墓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

④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魏家庄汉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15。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魏家庄——战国至明清墓葬》,线装书局,2017。

⑤⑥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枣庄市文物局《滕州寨山汉墓发掘报告》,《京沪高速铁路山东段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2017。

⑧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宁市文物局、兖州市博物馆《兖州徐家营墓地》,《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21,第646页。

①赖非《山东新出土古玺印》,齐鲁书社,1998。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三)》,文物出版社,2021,第1434页。

⑤应劭《汉官仪》,存古书局,191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21,第208、305、312、762页。

(责任编辑:李红娟)

猜你喜欢
印文篆书边长
高仿光敏印章印文鉴定实验研究
光敏印章印文检验理论与实践探析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小雨滴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魔术存钱罐
大楼在移动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我说当代篆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