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课堂教学策略

2022-06-18 03:46朱恩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朱恩沙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课程方案和标准,也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作出了明确要求,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维度。换言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与细化。本文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角度,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引言:核心素养绝非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实践化,实现了宏观教育与教育实践的贯通,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核心素养体系回答了“如何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契合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所必需的品格与能力,对课程改革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即从传统的教材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单一学科的教学转向跨学科的结合,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发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与核心素养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国核心素养理论体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囊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素养等六大领域,如人文素养可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联系,在不同情境下整体发挥效用,更加体现了“核心”的价值。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养成科学化、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高中信息技术对理性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与重视,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不可或缺的;二是学会学习,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化、积极化的学习意识,敢于、乐于并善于使用各类学习方式方法,高中信息技术中的数字化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使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各学科学习的有效举措;三是创新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应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信息意识、创新思维,就是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所准备的,具有良好的启发性、针对性。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课堂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评价标准,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互联网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同时含有较多的网络垃圾。由于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同时对互联网上大量信息的来源、真实度判读都不够准确,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兴趣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信息获取”一课时,以苏州园林的介绍为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苏州园林各个景点的介绍信息,然后制作成PPT,轮流上台演示。从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信息来源准确,图片选择也符合要求;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收集的信息内容和素材资料与题目不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班级学生的信息意识存在着较大差异。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生活状态、接触信息技术的客观条件也都存在着一定差别,此时可以作出不以最终结果为标准的教学评价。比如可以用学生探索互联网信息的多渠道来源作为评价标准,同时在评价中加入信息渠道的辨别、信息真伪的鉴定。通过转换教学评价的标准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互联网信息的获取渠道,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也在转变,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评价具有清晰的认知,创新教学评价的模式,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及主体能力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实现学生从自主学习逐步深入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探析中,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运用约简、嵌入、转化及仿真等方法去探索和实践,按照清晰的思维逻辑进行一步步拆分,进而解决遇到的问题。整个过程是对学生计算思维的一个完整的锻炼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方式,并引导学生融入更多自己的想法,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计算思维的目的。

(三)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当下,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上不够重视,方法比较单一,更多是用学生成绩为衡量标准,如此一来,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性,对学生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为了促使评价更全面、客观,应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建立起元化、动态化、全面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一是评价标准全面性,针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不仅应以新课标为参照,还应立足于其个人特点,综合衡量该生学习成果的进步性、实际性,让评价更加合理公正。二是应建立面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有的教师缺乏面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导致分级标准的差异化,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就需要评价者了解现阶段的学生实际状况,并结合核心素养的种种要求,制定出具有高效性的分级标准,提高评价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结论:总之,本文立足新课标要求和笔者实际经验,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指出了现阶段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结合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征,从遵循系统性原则、组织与实践应强调科学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观等方面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成梅.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与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7):141-142.

[2]刘彩霞.“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与核心素养融合探析[J].求知导刊,2021(29):18-19.DOI:10.14161/j.cnki.qzdk.2021.29.009.

[3]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1:827-828.DOI:10.26914/c.cnkihy.2021.019654.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1:887-888.DOI:10.26914/c.cnkihy.2021.019678.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