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

2022-06-24 08:43周彤何庆周高领
医药与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脑损伤二聚体溶栓

周彤,何庆,周高领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周口 466700)

急性脑梗死(ACI)为老年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较高,规定时间窗内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可迅速清除血栓,促血管再通,是ACI治疗常见方案。但溶栓后可能引发脑出血转化,造成脑损伤加剧,一定程度上限制rt-PA静脉溶栓应用;因此,探究ACI患者溶栓后影响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对改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临床研究显示,神经炎症反应与脑出血转化发生联系密切,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能对ACI患者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本研究选取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行rt-PA静脉溶栓ACI患者,探讨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4种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对ACI患者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ACI患者,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50~73岁,平均(61.29±5.07)岁;体质量指 数(BMI)17~28 kg/m,平 均BMI(22.68±2.47)kg/m。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ACI相关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经头颅MRI、CT等影像学证实;(4)符合rt-PA静脉溶栓指征;(5)发病至rt-PA静脉溶栓时间<4.5 h;(6)近期未接受非甾体类药物;(7)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自身免疫功能障碍;(2)存在颅内感染;(3)伴有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4)rt-PA静脉溶栓前影像学检查示颅内出血;(5)伴有恶性肿瘤;(6)存在血液系统功能障碍。

1.3 方法

rt-PA静脉溶栓。给予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等常规措施,采用rt-PA(厂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 bH & Co. KG,批准文号:S20160054)静脉溶栓,剂量0.9 mg/kg,将10% rt-PA静脉推注(1 min内),再将剩余90% rt-PA静脉滴注60 min,总剂量<90 mg。治疗后送至卒中病房,溶栓后24 h行头颅MRI复查。

溶栓后脑出血转化诊断。溶栓后24 h头颅MRI检查显示:梗死灶边缘发现高密度水肿(均匀且边界清晰)或点状血,伴占位效应(严重或轻微);梗死灶内发现边缘模糊斑点状高密度影。根据是否发生脑出血转化将ACI患者分为转化组、非转化组,对于转化组根据出血量、出血位置进行保守治疗或穿刺引流;对于非转化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分别于溶栓后12 h、24 h采集5 mL肘部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5 min)处理,取上清液,检测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其中hs-CRP以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HMGB1、CTRP-3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脑损伤程度判定。分别于溶栓后12 h、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ACI患者脑损伤程度,计分0~42分,分为正常或基本正常(0~1分)、轻度缺损(2~4分)、中度缺损(5~15分)、中神经缺损(16~20分)、重度缺损(17~42分),分值越高提示脑损伤程度越严重。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溶栓后12 h、24 h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2)对比两组溶栓后12 h、24 h脑损伤程度。(3)分析ACI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4)分析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变化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将89例AC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脑出血转化分为转化组(16例)、非转化组(73例),溶栓后12 h、24 h转化组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水平较未转化组高,血清CTRP-3水平较未转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s)

2.2 两组不同时间NlHSS评分比较

转化组溶栓后12 h、24 h NIHSS评分均较未转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NlHSS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2.3 ACl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ACI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CTRP-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ACl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4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ACl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溶栓后12 h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评估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见表4。

表4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ACl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ACI病理机制为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坏死,病情进展过程中伴随多种神经炎症反应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变化。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可能与炎症反应、血管重构、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有关。既往研究显示,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ACI发病联系密切,但临床尚缺乏关于其对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预测的研究。因此,深入探究脑出血转化相关因素,积极监测、干预,对提高rt-PA静脉溶栓效用、改善ACI患者预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溶栓后12 h、24 h转化组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水平及NIHSS评分较未转化组高,血清CTRP-3水平较未转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变化对溶栓后脑出血转化有重要影响。

hs-CRP属急性反应蛋白,参与脑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在ACI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评估ACI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复发风险。邢灿等研究指出,血清CRP水平上升对预测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具有预测价值,敏感性77%、特异性59%。本研究分析hs-CRP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溶栓后12 h血清hs-CRP预测灵敏度75.00%、特异度78.08%,与其研究结果相似。此外,高擎等在hs-CRP对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预测研究中持一致观点,表示hs-CRP水平升高是卒中患者出现脑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再次证实hs-CRP对脑出血转化发生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ACI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TRP-3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溶栓后12 h血清hs-CRP、D-二聚体、HMGB1、CTRP-3水平评估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经分析,D-二聚体为血栓形成、机体继发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还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rt-PA静脉溶栓后D-二聚体处于高水平状态,表示ACI患者仍在发生血栓形成与溶解,影响血管再通、脑组织恢复,增加脑出血转化发生率;其水平变化可作为ACI患者病情评估、脑出血转化的预测指标。HMGB1作为类细胞因子核蛋白及促炎因子,在脑血管动脉硬化病情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分泌于神经胶质细胞,可被动释放于坏死神经元,作用于糖基化中膜产物等相关受体,介导一系列生物效应。动物实验研究表明,HMGB1在神经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促使卒中病情进展。相关研究显示,ACI发生后,HMGB1大量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循环系统,引发早期脑组织损伤;同时促使神经系统炎性损伤加重,增加脑出血转化风险。CTRP-3具有生理调节作用,可多途径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发挥抑制作用;同时可改善炎症反应、调节血糖、抗动脉硬化,进一步改善病理性血管重构。ACI患者溶栓后CTRP-3水平下降可反映血脑屏障保护功能受损、水肿程度加重,脑出血转化风险加大。

综上所述,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具有重要影响,溶栓后需加强对相关因子水平的检测,评估ACI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利于减少脑出血转化发生率,对临床诊治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脑损伤二聚体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