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和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6-24 08:43唐少杰
医药与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饮片中药饮片炮制

唐少杰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药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0)

中药及其制成品为中药主要形态,中药制成品是中药经种植,采摘,加工、炮制以后形成制剂和饮片。中药及制剂是具有一定质量要求的中药加工品,加工为中药制成品或熬制为汤药给患者使用。因此,中药材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服用后的疗效。我国中药因种植位置及气候不同等原因,其质量和药效有所差别,质量也不太稳定,如:部分药材未到采收季节,采收加工,致使中药材质量下降。因此,如何规范药材的品种、种植与采收,建立整套中药材质量体系标准,使我国中药材质量标准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验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规范,也是保证临床用药效果的关键所在。中药的炮制非常重要,饮片在炮制中不恰当操作,也会导致质量下降,如:砂仁含壳使用等,因此,在炮制中应严格执行炮制规范。中药饮片的名称应该遵照中国药典名称,不能因为地方习惯性称呼而改变药典名称,从而改变同药异名的现象,如:把肉苁蓉称为大云等。加强中药饮片毒性药品的管理,如附子、马钱子、斑蝥、蟾酥等,此类饮片需要特殊管理与保管养护。在中药的保管养护上,要认识到它们的复杂性,针对不同的剂型与不同的成分,采取不同的保养方法。本文选择30批次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区间市场存在问题中药制剂、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分析中药材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措施,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30批次存在问题中药制剂、饮片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区间。

1.2 方法

收集并整理30批次存在质量问题中药制剂及饮片的相关数据,分析影响中药制剂和饮片质量原因及中药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

分析管理、药材、炮制等因素对30批次存在问题中药制剂、中药材饮片的影响。

2 结 果

30批次存在问题中药制剂、饮片中14例(46.67%)因药品炮制因素导致质量问题、10例(33.33%)因药材因素导致质量问题、6例(20.00%)因管理因素导致质量问题,其中种植区域不合理、炮制方法错误、存贮不规范是影响中药制剂、饮片主要原因。

表1 管理问题

3 讨 论

中药及其制成品为中药主要形态,中药制成品是中药经种植、采摘、加工、炮制以后形成制剂和饮片。但中药及其药剂是要具有一定质量要求的中药加工品,也可以直接配制用于临床,也可加工为中药制成品或熬制为汤药给患者治疗使用。中药材的优劣可以造成患者服用后的疗效不佳,因此,必须加强中药及饮片的质量的管理。中药起源于我国,伴随着中医治疗各种疾病虽历经千年,但是中药因种植位置及天气不同等原因,其质量和药效也有所差别,如:丹参中的丹参酮含量受种植位置及天气等、采收时期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原生中药,供与给的问题非常显著,形成很多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变为人工养殖。因为养殖中药受到天气、种植地理位置、养殖技能、成长时间、采摘时节、种子优劣等原因,中药应有质量不太稳定。即使道地药材也是经人工种植,致使中药材质量与药效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流通领域紧俏、价格上涨的中药材,尚未到达采收季节,就在匆忙之中采收加工,致使中药材质量下降。如:未到采收时间而去采收的黄柏、厚朴、杜仲等,由于提前采收,药材尚未长成,致使药材的树皮厚度明显不足,从而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降低,药材的质量及有效成分受到影响,使以后临床用药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地理、土壤、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同一种药材,因为种植与产地的不同,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所差别。

如何规范药材的品种、种植与采收,建立整套中药材质量体系标准,可使我国中药材质量标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加强与规范中药的验收,是保证临床用药效果的关键所在,如:黄芩,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地,春天和秋天采收,质地硬而且比较脆,断切面为黄色,中心部分呈红棕色,根部中心为枯朽和中空,以条形长,质地坚硬,色黄品为佳,灰分应该不超过6%,水分不应该超过12%,饮片为不规则圆形薄片,具有放射状纹理,味苦,黄芩化学成分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又如:栀子,主产地为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地,9至11月采收为佳,呈椭圆形,表面为棕红色或红黄色,有6条翅状菱形,果实薄又脆,以皮薄,饱满,色红黄为佳品,灰分不应该超过6%,水分不应超过8.5%,化学成分主要为栀子苷,羟异栀子苷山栀苷等。再如:蜂蜜,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但以广东、云南、福建、江苏等省产量最大,现均为人工养殖,春季到秋季采收最佳,呈半透明,具有光泽,浓稠液体,白色和淡黄色为白蜜,黄色和黄褐色为黄蜜,久放会由白色颗粒状结晶,气香,味甜,因产地不同,蜂蜜的黏稠度、色泽、气味也有所不同,以春天的洋槐蜜,枣花蜜为佳,蜂蜜含糖量不少于64%,要特别注意有毒蜂蜜(具有苦、麻、涩的味道,并且含有雷公藤碱)。受中药的炮制影响,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当前中药材在炮制当中有些需要注意,原药材饮片在炮制中偶尔有不恰当操作,导致中药材饮片中非药用成分偏大,如砂仁含壳使用,不如去壳使用,地骨皮土质偏多,栀子和酸枣仁药用时应该捣碎为佳等等操作,会使药效有所降低。中药材在炮制当中不恰当操作,如:炙甘草时没有掌握蜂蜜的火候大小及辅料蜂蜜质量,在鳖甲炮制当中沙在未达到温度时放入翻炒,大黄炮制饮片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后期工作的便利性,神曲、茯苓等炮制成品的大小应该在2.5 cm,这样,会对后期煎制工作产生有利作用,需要炮制为碳的饮片,如:大黄炭,大黄药性为泻下攻积,而炮制为大黄碳后药性改为血证,因此,应该在炮制当中特别加以注意,严格执行炮制规范。三棱功效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疼,如经醋制后,可以增强止疼作用,因此,应该掌握好醋的用量和质量及炮制的时间及火候,饮片的炮制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应该水润不可以水浸,应该水浸得不可水泡,从而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使中药饮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虽然中药材炮制有国家标准及各地方质量一级标准,在现实工作当中,还有一部分中药材的加工炮制,不是十分规范,如何让中药饮片的炮制得到规范操作,是今后工作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中药饮片的名称应该遵照中国药典名称,不能因为地方习惯性称呼而改变药典名称,从而改变同药异名的现象。如:白芥子,有些地方称为芥子,肉苁蓉称为大云,龙眼肉称为元肉,蝉蜕称为虫蜕,槟榔称为大白片,钩藤称为双钩,夜交藤称为首乌藤,金银花称为二花等等。在中药饮片的储存与保养上,应该在包装材料加以改进,使之绿色、环保,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及中药饮片的流通使用。加强中药饮片毒性药品的管理,如附子、马钱子、轻粉、雄黄、升药、砒石、斑蝥、蟾酥等,此类饮片需要特殊管理与保管养护,如何积极配合临床精准使用此类中药饮片的用量,以此使此类中药饮片更好地发挥临床使用疗效,是工作当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中成药的保管养护上,要认识到它们的复杂性,针对不同的剂型与不同的成分,采取不同的保养方法。如:注射剂避光,胶囊剂易软化,粘连,储存温度不可超过30°,气雾剂、喷雾剂应凉暗处储存,避免暴晒、受热及撞击等。饮片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中药材饮片及制剂出现一些问题,种植的区域不合理、药材采收时节不当,出现光照不足等情况发生,导致中药材有效成分不足,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对中药材处理中,应去除非药用部位,例如:雷公藤应去除外皮、金银花带有枝叶等。此外,在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否则,也会降低中药临床使用疗效,例如: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没有进行九晒九蒸操作等。改善中药存贮条件,加强药品管理人员对药品储存的重视,从而杜绝存贮过程中出现霉变、虫蛀等情况。中药制剂、饮片存贮中应对库房内湿度及温度加以重视。防止出现霉变。此外,鼠咬、变色、泛油也是中药制剂、饮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管理人员也是需要加强重视,尽可能降低在管理因素中对中药制剂、饮片产生不良影响。

在对中药炮制过程中需要针对中药不同的药性,选择最合理的炮制方法;在炮制过程中需准确记录炮制方法及过程,待炮制结束,相关人员需抽批次进行检验,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饮片进入临床使用。在中药存贮过程中,注意结合中药及制剂的特性等,合理分类存贮。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药物质量检查,对易发生变质的中药进行查看,并对发现问题的药品及时处理。在药品采购中,需要对当前中药材市场供货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明确各个供货单位价格、库存等情况,结合药品实际使用量制定合理的计划,规避盲目采购等情况发生,增加药品管理度。此外,对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深入掌握药品的鉴定识别方法,采购高质量药品,以造福患者。建立完整的中药质量检验体系,为中药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确保在管理中,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中药的调配,也可以影响中药的临床药效,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药物进行调配,复核人员在核对处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及处方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种植区域的不合理、采收季节的不当、炮制方法错误、辅料的质量及使用不统一、存贮条件不达标,是影响中药制剂、饮片质量的主要原因,需要根据存在问题,切实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饮片中药饮片炮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探究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我的梦想
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色度值的差异性研究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探讨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