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选择和转换输入材料过程与评价
——以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课堂教学为例

2022-06-24 09:18李梓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课文内容脚手架

李梓铭,崔 林,王 筱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210200)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在《纲要》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结合英语学习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国际眼光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撑。”[2]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将教材内容与思政育人目标有机融合,需要教师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领会教材理念、深挖教材内涵、创新教学设计,真正落实思政育人使命。“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主要考查教师“吃透教学材料”“吃透学情、校情和教情”情况[3];探讨教师分析总体产出目标及分解子目标任务;探索教师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同时发挥“脚手架”作用,且将输入材料转换成系列促成活动问题;研究学生反馈和教师自我反思的促成活动有效性的回溯性评价。[4]

202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章程,举办“教学之星”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讲课大赛。本文教学团队选取《现代大学英语》3(第二版)Unit 9 Text A 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5]为教学内容,依据大赛章程,融入思政育人教学理念,深挖教材内涵,设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最终荣获全国(本科英语组)复赛一等奖。本文以此真实教学活动为案例,详细阐述教师在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过程中,即教学“促成”阶段,如何搭建“脚手架”,从话语结构、语言形式、内容三个维度,分步骤设计教学活动,将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语言教学,涵养精神,启迪智慧,落实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前期分析与目标设定

POA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包括教材使用理念、教材使用的准备过程、教学材料使用和教学材料使用有效性标准。[4]其中,教材使用理念提出了“教师主导说”“产出目标决定说”和“输入材料服务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材料使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其他两个理念是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本文探索将思政育人目标与教学材料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

(一)前期分析

教师团队所在高校是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优秀师范生的使命。学校坚守师范教育特色,以培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综合素养过硬、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专业教师为己任,将学科教学与师范特色深度融合。学校注重发展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文化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本团队授课教师是英语师范专业资深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与学生建立互信友好的师生关系。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该校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大二学生,共计33人(男生1人,女生33人),英语高考平均分为126分,大部分学生英语分数在110-132分之间(各省高考试题不同,满分150分)。师范生录取分数较高,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英语学习积极性较高,目标较为明确。经过一年的大一专业课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语言基本功,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较好地掌握词汇、语法等知识,但语篇解读能力相对而言比较薄弱,语言产出的得体性、丰富性和高阶性有待提高。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意识形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鉴于此,课堂教学非常有必要将语言教学和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理想。

本次参赛选取《现代大学英语》3(第二版)Unit 9 Text A 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该课文是典型的议论文,主要内容以全球化为背景,论述了全球化在经济方面的复杂性及其带来的后果,包含大量关于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专门术语和表达方式。本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有夯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储备大量与全球化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二)设定目标与分解任务

经过全面分析校情、教情和学情以及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本课以思政育人为教学理念,授课教师设定教学总体产出目标:深刻分析全球化带来的优缺点,并积极应对其产生的各种问题。此外,分解产出子目标:1.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相关领域的术语及表达方式;2.根据议论文要素,分析课文框架结构及挖掘主题蕴含,且能够复述课文内容;3.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成因和带来的后果,能够撰写不少于200字的与全球化热点话题相关的作文。

二、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的具体实践与分析

“驱动-促成-评价”是POA三个教学流程。驱动阶段,教师通过呈现交际场景,尝试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并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促成阶段,教师通过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最终完成产出任务;评价阶段,师生对学生产出成果进行评价。[6]促成阶段最为关键,直接影响促成活动有效性评价。促成活动有效性评价指标的落实途径具有精准性(即准确对接产出目标、重点应对产出困难)、渐进性(即逐渐加大认知难度、逐渐减少脚手架力度)、多样性(即丰富输入模态、拓展过程性产出类型)特点。[7]

(一)选择输入材料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全球化在经济方面的复杂性及其带来的后果。因此,学生有必要理解全球化带来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危机。应对产出目标,授课教师结合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从线上和网络教育平台收集相关资料,精心筛选,制作成教学资料,包括“丝绸之路”和“新疆棉事件新闻”视频等。在促成活动设计中,为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教师提供必要的外部信息支持。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脚手架”中介作用。脚手架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8]。随着学生的语言和内容产出逐渐增多,教师逐渐减少“脚手架”的支撑媒介,使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辨能力的自主学习者。

(二)转换输入材料

第一步:观看视频和图片,构建全球化背景知识。通过观看“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视频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全球化的起源、发展及其正面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时事热点新闻视频——“新疆棉”遭受抵制,深入了解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步:教师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基本要素,并完成本课框架结构的产出任务。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学生要完成课文结构的产出目标,必须先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在这一教学环节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归纳、学习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见图1),并基于此总结本课框架结构(见图2)。

图1 议论文基本要素

图2 本课框架结构

第三步:提供关键词和短语,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文本,根据教师提示的全球化经济文化方面的关键词和短语,构建课文内容思维导图(见图3)。教师设计复述课文内容的接龙促成活动,驱动学生产出句子或段落形式的表达口语目标,引导其逐步完成概括课文内容大意。

图3 转换输入材料——提供关键词或短语口述句子或段落

第四步:无提示复述课文内容。经过前三步的练习,教师撤离所有“脚手架”,即提示信息,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复述课文内容的产出任务。

第五步:为加深对全球化优缺点的认知,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或热点话题,以“新冠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小组讨论,促成高阶口语产出。此任务作为拓展活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并训练其运用目标语进行高阶语言和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分析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的促成活动

促成活动有效性评价指标的落实途径具有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特点。

首先,精准性,即准确对接产出目标,重点应对学生产出困难。要求学生完成分析课文框架结构和挖掘主题蕴含,且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应以“相关性”原则,发挥主导作用,搭建“脚手架”,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提供“结构”“语言”和“内容”支撑,准确对接产出目标。结构层面上,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归纳和学习议论文要素,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框架脉络,据此分析本课文的结构。语言层面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与全球化有关的术语及关键短语,学生尝试口头复述课文内容。之后,教师逐渐撤离“脚手架”,为学生输出语言(句子和段落)创造机会。内容层面上,教师收集相关教学资料,以多模态形式,如图片、视频等,讲授全球化的成因及优缺点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其复述课文内容打好基础。此阶段促成活动中,学生的主要困难体现在经济贸易术语和关键短语的学习、理解和产出上。从理解、巩固到产出,让学生多次练习和重复接触,能够加深学生对其认知度,并使其逐渐克服产出目标的困难,最终达到良好的产出效果。

其次,渐进性,即随着学生逐步加大语言和内容的认知度,教师逐渐减少“脚手架”的辅助功能。促成过程中,教师提供视频、图片、课文文本、关键词和短语,辅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最后,教师撤除一切外部提示信息,要求学生在无任何“支架”辅助的情况下,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可见,随着教师的脚手架辅助功能逐渐减少,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产出能力不断增强,直到拓展活动阶段,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登上讲台,积极主动表达与全球化主题相关的“新冠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高阶口语产出任务,这种“质”的飞跃是一步步“渐进性”步骤促成的结果。

再次,多样性,即输入模态与拓展过程产出类型的丰富性与多元化。换言之,输入材料包括视频、图片和文本等多模态;另外,促成阶段的过程性产出类型既包含口语任务,也有笔头产出。

三、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回溯性评价

教学材料使用有效性标准的评价指标,基本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展开[4]。教师选择与转换输入教材的回溯性评价,作为教学材料使用有效性标准评价指标的分支,包括教师自身反思与学生反馈两种评价方式。本课结束后,从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的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开展学生学习感受的访谈调查活动。

问题一:教师课堂上提供的关键词、短语以及议论文要素和归纳出来的课文结构框架,对复述课文内容是否有“精准”的“辅助”效果?

学生反馈:这些因素对辅助复述课文内容有非常大的帮助。宏观层面,学生通过学习议论文要素,细读文本,“临摹”出本课框架结构;微观层面上,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关键词和短语,基本上能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教师的促成设计“精准性”,集中解决了学生产出困难问题。

问题二:你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性词和短语,独立复述课文内容吗?

A.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B.基本能够复述,可能会漏掉一些内容。

C.差不多,能够复述一些关键性句子。

D.可以复述大概内容,记不清一些关键性词或短语的含义,影响口语表达。

授课对象中,9名学生表示,经过反复练习,能够复述课文大意;18名学生认为,尽管遗漏部分内容,总体而言,基本上能够复述主要内容;另外,4名学生仅能复述一些关键性句子;其他2名学生记不清关键词或短语,从而影响口语表达。通过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复述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关键词或短语的辅助下,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产出任务。由此可知,关键词和短语的辅助降低了产出难度,符合“渐进性”产出的预期效果。

问题三:教师提供的关于全球化视频、图片,对课堂学习有哪些影响?

大部分学生反馈如下:“观看我国丝绸之路视频后,我们才得知:古代中国已经较早加入并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拓展了我们对全球化起源的认知”;“观看新疆棉事件视频,我们了解到,全球化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发生我们周围、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的生活事儿。”

通过学生反馈的这些信息,我们发现,输入模态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验证了本文的促成设计预期效果。

课后,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刻反思。本次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基本达到了满意效果,大部分学生基于议论文要素,能够产出课文框架结构,并借助教师提供的关键术语和短语,基本上能够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完成语言和内容的产出任务。但是,当教师撤离“脚手架”、没有提示信息时,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产出任务,大部分学生需要多次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产出目标。针对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一,给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脚手架”辅助,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产出要求,如对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高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适度的“最近发展区”;其二,给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产出任务,但提供不同的“脚手架”支撑,如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不给或少给提示信息,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当脚手架;对水平稍低的学生,教师不应该马上撤离“脚手架”,而是展示一些关键辅助元素,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信息“支架”,或水平高的学生也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供“脚手架”协助。[8]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习过程,提高口语产出能力。

总之,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教师从教材入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策略,滋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位,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念。

四、结语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思政育人教学理念,以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讲课大赛(复赛)一等奖教学实践为案例,论述在选择与输入材料的促成活动中,教师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脚手架”,辅助学生完成复述课文内容的产出目标,并鼓励学生结合语言学习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辨能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的优秀外语人才。同时,教师在促成活动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及时调整“脚手架”的辅助功能,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语言水平的输入材料,完成产出任务,提升语言产出能力,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课文内容脚手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