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地理课堂

2022-06-26 18:15黄冬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

黄冬艳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并采用更符合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学情的新方式开展教学。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为目的,即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符合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为主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学科素养教学时,需要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学情,了解学生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对抽象性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构建能力,但在内容推理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在地理计算、地理空间构建、地理思维导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主的地理教学观念,就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指导,满足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地理学科学习能力。

(二)以学科应用为主

以学生应用为主深刻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应用与学科的转化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主要表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理学科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一)课堂导入,引导地理学习

地理课堂导入是引入地理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的学习实际,积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利用导入的契机开展地理学科实践,在导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内容的学习,实现地理有效学习的目标,让地理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例,在学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先行进行知识探究:探究的问题的包括:①晚上观察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全貌吗?②广州的银河和黑龙江的银河会是一样的吗?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观察过晚上的银河,学生对银河的认识也仅限于科学实验,以及语文学科的描述,而通过教师预设问题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问题预设后,教师可以继续用问题引导学生,你对银河系了解多少?你对人类探索宇宙了解多少?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给出的答案来看,很多与中国航天有关系,如我国的空间站、刚刚返回的神舟十二号以及被派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等,通过导入问题预设,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课本知识的有效吸收和课外知识的拓展。

(二)课堂提问,掌握地理方向

课堂提问是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利用课堂提问的有效契机,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利用课堂提问掌握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利用课堂提问,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实践,最终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地球的圈层结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掌握地理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对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在地震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的地震”为例开展问题指导,具体问题为:①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属于同一个概念吗?如果是请说明原因,如果不是则需要说出为什么?②讨论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的意义,要从多方面进行讨论而不能单纯局限在课本上;③当地震发生时,不同地方、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鼓励学生根据策略讨论不同的避震方法和措施;④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并绘制地震相关示意图,给其他人介绍地震发生的机理与地震波的传播情况等。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综合应用,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教材中所学的内容融入其中,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例如,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解析的过程中不能只说一个区别,而是要从其发生的机制、用途等多方面进行讨论,并寻找到具体的答案,以此帮助学生完成有关内容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

(三)技术应用,构建地理场景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技术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技术设计与应用,通过技术应用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构建起地理学习的场景和框架,对学生地理指导产生一定的帮助。课堂技术应用包括电子白板、微课展示等诸多内容,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应用与地理知识结合的具体体现,进行合理的拓展,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为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场景: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包括桂林山水、黄龙彩池等,通过视频快速让学生欣赏到不同的地貌特征,并以此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地貌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先播放关于桂林地区冠岩溶洞的岩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溶洞的鬼斧神工,然后准备细致的图片资源,每一张图片都有溶洞的岩壁,这些岩壁中有很多的凹坑,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提出问题:凹坑的形成与水滴有什么关系?结合图片和视频的资料,猜想一下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介绍了喀斯特地貌后,在海岸和冰川地貌同样用类似的教学方案,如教师先利用视频的方式,给出支撑材料,包括海蚀崖、海蚀柱、沙滩、角峰和峡湾,这些视频内容展示后,再用图片的内容进行逐一展示。每一张图片展示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识别地貌类型并说出外力作用的因素及外力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完成内容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对地理场景的内容有了更多学习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视频、图片的展示内容,引导学生用所学课本知识,对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地理场景、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下,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因此,教师在贯彻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积累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反复探索课堂设计。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艰巨、漫长又有趣的过程。教师通过将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宁银,郑宇醒.地理实践力中“关键经验”的习得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7).

[2]田刚.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1(14).

[3]王玮.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建构: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