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思考

2022-06-30 01:21温大安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转向发展阶段高质量

温大安

摘   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意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构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第二,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全面开放的程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措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搞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7-0001-03

2017年中共中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届五全会再次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须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深入思考。

一、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义

(一)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发展的要求也不同。我国已经进入“强起来”的阶段,进入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要求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即转向高质量阶段。

(二)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必然要求

20世纪60年代,全球有100多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是只有13个经济体实现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其他经济体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体的竞争,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当今,我国已是中等收入国家,要想成为高收入国家,必须走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必由之路。否则,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三)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其目的就是从供给端发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满足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动力需求,开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征程。2015年以来,我国一直以质量第一为发展宗旨,不以GDP挂帅。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发挥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调整经济结构,力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争创产业龙头。要正确处理质量、效益、就业、风险防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有利于高质高效发展的长效机制。采取“三去一降一补”和“破、立、降”措施,有效减少低质量产品存量和低效率服务供给,扩大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供给。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所在,也是其成果的体现。

(四)构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其根本保障就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即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如此,才能占领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龙头,制定竞争规则,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才能既构建和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又构建和稳定国际市场;才能在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经济体高质量发展,创造与世界合作共赢新模式。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金融不稳,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受到冲击,全球经济倒退,并由此增加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难度。只有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开放,营造和平、稳定、安全的营商环境,克服困难,构建和稳定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

二、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

对于如何看待“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可以从产品的质量、要素投入的效率、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角度,也可以建立如政策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政绩考核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等各种衡量体系,多层次多维度进行。但是,其鲜明特征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质量、经济结构优化情况、对外开放程度和能否堅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要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由“快”变“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8%之间,比较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2012年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012年7.86%、2013年7.77%、2014年7.43%、2015年7.04%、2016年6.85%、2017年6.95%、2018年6.75%、2019年5.95%、2020年2.3%。其中,2020年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估计增长率6%左右。

(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按照世界银行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当前人均国民收入在3 896—12 05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国家。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中等阶层在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变革和升级速度加快,城乡差距缩小,信息通信服务已经普及,家庭拥有汽车量猛增,医疗保健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9年,居民人均寿命达77.3岁,比世界人均寿命高出近5岁。

2.脱贫攻坚成功

“十三五”规划期间,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至2021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EE5FFD85-A0CB-4B7F-A7F5-E18F1EBC639F

3.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国高度重视,以举国之力,抗击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不但自己基本控制疫情蔓延,还为别国提供疫苗,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外,各地区、各部门近年来对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大,由此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

(三)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第一,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趋向合理。2016年,三大产业占比分别是8.6%、39.8%、51.6%;2019年调整为7.1%、39.0%、53.9%,服务业的比例明显提高,稳定经济作用增强。第二,内需增强。内需尤其是消费增强,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现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0%,最重要的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左右。此外,文旅康养娱乐类消费呈显快速增长势头。第三,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智能化、大数据、新能源汽车、5G网络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

(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全面开放的程度

第一,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取得重大成绩。2015—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3.95万亿美元增加到4.5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6 542亿美元增加到7 85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第二,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修改和完善《外商投资法》,扩大对外服务贸易范围,减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个,包括海南全省为自由贸易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7个,推动与中欧、中日韩、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进口博览会。我国在世界营商环境榜位置从2015年的第84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31位,成为最佳营商环境经济体之一。第三,国际竞争力增强。2016—2020年,成为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从97家增加到117家。第四,创新贸易方式。在保持一般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使跨境电商贸易成为新业态新增长点。至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子系统中跨境贸易排名提升了9位。第五,吸引外资能力增强。利用外资质量提高,使得发展中国家最大引资国地位得以保持,尤其是高新产业方面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为23.9%。第六,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至2019年,4万多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6 344亿美元。

(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首先是创新。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思想。第二,编制发展规划持续发展。完成“十三五”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以此,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完成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第三,坚持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从去产能转向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产权保护制度体系、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出新的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第四,坚持协调、平衡发展。“十三五”以来,不断完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体系,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步形成协调拉动、平衡发展的格局。第五,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渐形成城乡协调的均衡发展格局。

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措施

根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要求,在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是高质量发展的终结,而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一直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今后也必然坚持这一主题。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实现高质高效、公平、持续、安全发展,要求把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此后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到中高速。在新的发展思想指导下,2014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的十九大后,强调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现在,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已经改变政绩观,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到2021年,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正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今后,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的建议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思想。每年制定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搞好“五位一体”建设、国防、外交、党的建设,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头、起好步。

(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一般实物消费已经得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抓住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主要是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收入、养老、旅游等多方面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坚持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刺激、调节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堅持充分、平衡发展

虽然我国在民生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存在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必须统筹、协调、安全发展民生事业,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主要是搞好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搞好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EE5FFD85-A0CB-4B7F-A7F5-E18F1EBC639F

3.搞好疫情防控工作

巩固疫情防控已经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充分利用我国制度优势,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1.继续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首先,扩大全民内需。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内需强、要求高。因此,提高全国人民对中高端产品需求和高效率服务,是扩大内需的根本。其次,扩大中产阶层内需。我国14亿人口中有4亿多中产阶层人口,内需规模庞大、拉动力强。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中产阶层需求,促使其消费升级、创新。

2.继续优化经济结构

首先,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其次,前瞻性地发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加强铁路、水利、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信息、物流、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各行业,要充分显示智能化、信息化特色。最后,在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中不断调整存量,不断淘汰相对低质量产品和低效率服务,努力提高提供全球最高质量产品和最高效率服务的水平。

3.继续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要坚持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首先,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其次,布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化优势。最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4.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条件下全面开放,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规范市场准入,执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制度,打破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分割、封锁、垄断。

(四)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1.坚持创新引领

要求全党全国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创新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新思想,坚持创新引领要求,把其引向改革(下转7页)      (上接3页)开放全过程、各领域。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使之成为振兴实体经济和健康、平衡、充分发展的主要举措,成为把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占领产业链供应链的龙头,进一步发挥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重要措施,为长期、持续、安全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2.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主要是掌握生物、制造业、物联网、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脑科学、生命健康、深地深海探测、空天科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此外,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建立有利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研评估体系,设置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提升原始、自主创新能力,营造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技术快速应用的发展环境。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一,坚持生态环保理念。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地区,必须把生态环保理念入心入脑。搞好宣传贯彻,把理念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二,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最严厉的制度和惩罚措施,把好环境保护源头关。尤其是对企业碳排放和工业园区、主体功能区碳排放的控制一刻都不能放松,要求其必须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范围内进行生产和服务。第三,坚持绿色外贸。对进出口要严把“绿色”关,取消消耗大量资源或能源的进出口。第四,绿色消费。要求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养成绿色消费习惯。

(六)搞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第一,强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各级各部门各地区必须采取措施把它落到实处。第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制度,保证国际國内企业、行业公平竞争。加强法治保障,政商亲清,剔除阻碍高质量发展各种制度障碍。第三,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主要是制定质量提高、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效益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指标,建立绿色GDP统计系统。EE5FFD85-A0CB-4B7F-A7F5-E18F1EBC639F

猜你喜欢
转向发展阶段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