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群体生计方式问题研究

2022-06-30 11:52陈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

陈丹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搬迁群众如何振兴致富、如何转变生计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它关系到振兴致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搬迁群众能否从根本上“挪穷窝”、“拔穷根”,兑现党对群众实现“全面小康、人人小康”的庄严承诺。因此,以贵州省W县X乡X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及质性研究方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计问题进行调研与剖析,从生计视角探索贵州省搬迁群众搬迁前后生计方式变化与存在问题,分析搬迁后群众生计方式转变的原因及生计需求,为乡村振兴中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可振兴等提供贵州案例。

关键词: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生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7-0008-04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防止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再度返贫问题仍然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自2020年开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关注,诸如金蓉、杨娟娜的《甘肃省异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研究》,李聪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稳定脱贫模式》等。换言之,尽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缓解,能够“搬得出”,但搬出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能否致富、不能致富反而返贫怎么办、如何转变并找到稳定可靠能致富的生计方式、可否在安置点不仅稳得住而且能致富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时代学者们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的核心就是“后易地扶贫搬迁”时期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充分掌握易地扶贫搬迁后乡村振兴进程中群众的生计变化情况,深入探析鄉村振兴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是关键。本文拟以W县X乡X村为例,就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二、田野点概况

贵州省是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重要省份和乡村振兴主战场。贵州省已计划“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口150万人,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00 090个。①2019年,贵州省原省长孙志刚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会”上强调,预判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后怎么办”问题的各项工作,为“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将来生存与发展问题奠定基础。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稳得住、能致富”问题,成为当前一段时间的重要研究课题。

W县X乡X村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东南部、新发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8公里、威宁县城57.4公里。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4户,总人口1 493人。其中,农业人口1 410人,非农业人数83人,饮水困难户290户。当时,全村没有村集体或村民个体企业,无自来水,只有部分农户的自家取水井。②该村地势东高西低,层峦叠嶂,沟壑深涧纵横交错,地势十分险要,③属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地区。该地年降雨少,雨季泥石流频发,土地贫瘠,平原完整地块稀缺,交通闭塞,水资源极为贫乏,人畜饮水困难。这些不利条件使该村当时成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重点村落,现在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关注的重要群体。5年前,W县X乡X村既定搬迁对象61户,2019年底搬出58户,2户处于观望状态,1户搬迁后又返乡居住,放弃搬迁。本文就是对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群众的生计问题,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深入研究。

三、搬迁群众生计方式变迁

(一)搬迁群众原有的生计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之前,该村的生计方式是以山地农耕为主、喂养牲畜为辅,部分搬迁群众通过运输及简单的农作物贸易维持生计。

1.山地耕种

搬迁前,该村群众大多居住在水土易于滑坡地带,沙土面积大,整块平地稀少贫瘠,陡坡耕地占比大,因此主要采用牛耕技术来耕种。X村所在地区受到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庄稼一年只收一季,农作物种植种类单一,人畜普遍食用土豆和玉米。正如搬迁户成员A讲述:“在老家种包谷、种洋芋,每年多多少少都有收获,再穷都饿不死;收成好的一年,一亩土地可以打500多斤包谷粒,雨水不好年份,一亩洋芋地可以挖1 000多斤。”①水资源少,水浅地薄,农业生产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因受干旱少雨等因素限制,粮食亩产量不稳定。多人口家庭“饱食堪忧”,大面积开垦荒地又会弱化生态,搬迁前群众的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矛盾突出。然而,搬迁前,该村群众又对农耕生计高度依赖、难以割舍,不管农忙还是闲暇,他们都与耕地为伴,一年四季他们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他们的主要生产生活模式。

2.喂养牲畜

该村农户世代具有勤劳苦干的精神,除了从事山地农耕之外,搬迁户还因地制宜发展副业。他们利用不宜耕种、杂草丛生的荒山,薅割荒草,喂养牛、羊、马等牲畜。搬迁前,村民世代居于山区,早已形成了喂养牲畜的习惯。因此,大部分搬迁群众回顾搬迁前牲畜喂养情况时普遍认为,牛、马主要用于山地耕种和农作物运输,很少食用;喂羊则以卖为主,一只羊至少卖1 200元钱,用于婚丧嫁娶之宴请餐食。②由此,喂养牲畜长期以来成为X村异地扶贫搬迁之前的另一个重要生计方式。

3.运输业

随着贵州省村村通道路的实现,乡村运输业逐渐出现。搬迁前,该村部分农户充分利用“村村通”带来的商机,有效盘活村中剩余劳动力,就近发展运输业,以此赚钱补贴家庭各项日常开支。由此,跨村接送乘客和承租代运农作物便成为该村运输业的主要营生方式。据搬迁群众S讲述,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一样,主要看坐车人数多少以及运输距离远近。一般而言,去县城每人收35元,若遇到村落族人会免费。如此,平均一个月纯收入有2 000元左右。③

此外,该村少部分农户也会通过祖传的给人“看风水”技能、经营农村集市地摊小吃或者村落小卖部维持生活;在农闲时节,村落家庭剩余劳动力还会到乡里煤炭厂工作,挣钱补贴家用。若无重大生活变故发生,搬迁前该村搬迁户尚能暂时性地维持生活。E71CBF3B-A31F-45FE-900F-4A08854A36FF

(二)搬迁群众迁出后的生计方式

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形成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熟悉的农村到陌生的城市社区,农民转变为市民,搬迁群众难免会有不适应之感甚至感到措手不及。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生存问题,该村搬迁群众的生计方式有了很大变化。

1.复制乡村经营方式

人类不同群体的历史是各自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并传承的,不是随心所欲创造的;创造历史的条件也并非任由选定,而是在继承既有条件下创造的[1]。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存发展的历史亦是如此。该村搬迁群众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试图利用自己既有的生存条件,探索适宜自身特点的生计方式。搬迁前,他们多为威宁县各个村寨的村民,以村寨为生活单位。搬迁后,他们则以搬迁社区为单位,部分群众看到搬迁社区的市场需求,在人口集聚及流动量相对大的社区搭篷摆摊做生意,重拾搬迁前农村集市地摊小吃的营生。随着搬迁人数逐渐增加,社区类似的家庭营生也随之增加。许多搬迁群众在安置社区短期内难以寻到新的生计方式,只能把以前的经营方式套用于安置点。据搬迁人员K讲述:“我们在老家每逢赶集时期,都会做凉粉和炸洋芋卖;搬迁安置点后没啥可做,只能摆地摊做点小生意。”④由于安置点周边无法从事原有的农耕生产,在安置小区未规划点附近从事卖菜、卖小吃、卖水果等商业活动便成为部分搬迁群众重要的生计活动。

2.劳动力外出务工

搬迁后,失去耕地的搬迁户已无法继续从事土地耕种、喂养牲畜等原有的生计活动,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搬迁户,基本上一个家庭有三个及以上子女,对这些家庭而言,孩子上学及家庭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在无土地耕种收获增收的情况下,安置点的日常吃、喝等生活用度均需货币支付,消费水平高,在此情形下很多搬迁群众不可能长时间在家坐以待毙,等待政策扶贫。由此,搬迁户中年轻劳动力必须远赴他乡寻求谋生之路,外出务工便在这些搬迁群众中成为另一條重要生计方式。尽管这种生计方式曾一度得到政府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但是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愿从事现代化流水线上无自由时间的工作,宁愿与熟悉的人一起去不需技术的工地或工作时间自由的小型加工厂工作。然而,这类工作收入只能勉强支撑孩子读书。

3.社区提供就业岗位

此外,部分年过五旬的搬迁群众离开土地后,因缺乏技术和教育技能,在城市就业相对困难。但是,面对家庭子女供养多、孩子读书花费以及日常生活支出多等困难,他们又必须想尽办法挣钱维持生计。社区安置时考虑到这种情况,为这部分搬迁群众提供了一些无技术要求且轻闲的就业岗位,诸如楼层清洁、社区清洁、绿化管理以及蔬菜种植管理等。这些岗位只需每天按时上班,对工作效率无硬性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工作量适中,每月有2 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适合年过五旬的搬迁群众。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缓解了部分搬迁群众的家庭生活压力和社区就业压力,而且也有利于搬迁群众“稳得住”,在乡村振兴时代能致富。

四、搬迁群众新型生计方式在乡村振兴时期面临的问题

该村搬迁群众想在陌生环境下实现致富,显然不能只靠搬迁之前的传统生计方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能致富的崭新生存之路,以适应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但这仍面临诸多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一)传统生计方式根深蒂固

显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农为本的搬迁农户面临着从村寨农耕生计方式向城镇社区生计方式转变的困局。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写道:“对于乡下人来说,种地是最普遍也是唯一的谋生方式,所以乡下人离不开土地的,种地的乡下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改不了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2]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3]。离开山地耕种的谋生方式,搬迁群众成为失地农民,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对此,搬迁群众E这样描述这种感受:在这里没有土地,无法种菜、包谷和洋芋,也饲养不了家禽,吃什么都要买。①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世世代代都附着在土地上,世代农耕,以农为生[2]。搬迁群众对土地有依赖感,长大成人后就在土地上劳作,一生和土地在一起,直到去世。如此,他们对土地熟悉而富有感情,土地成为他们整体人格的一部分[4]。搬迁群众难以与土地分开,大多数搬迁群众不愿放弃土地耕种,特别是年纪偏大的贫困户,搬离后仍时常返村种地。过完春节,即使仍在疫情期间,搬迁群众也想方设法返村务农耕种,不曾错过栽种时节。这种潜藏在搬迁群众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农耕情节,一时还难以转变,这就为乡村振兴过程中搬迁群众寻求新的致富路径带来阻碍。

(二)农业劳动力资本弱化,谋生困难

在当前乡村振兴中,这部分离开土地耕种的搬迁群众,尽管已搬离农村,但因缺乏非农技术、城市就业门槛高,导致必须面对“就业难”问题。如前文所述,搬迁前该村群众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土地成为他们的生产资料;搬迁后成为失地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然而,现实情况是,他们文化技能差,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在全新的生产体系、组织结构面前无用武之地。正所谓“隔行如隔山”[5]。在田野调查中,在问及搬迁群众为何不在安置点附近的公司和企业就业时,不少搬迁群众这样回答:我们没有文化,不识字,缺乏技术,公司大多要求高,“挣不了钱”,年纪大的他们也不要②。在此情况下,失地的搬迁群众原有的农耕技术便失去施展的舞台,无用武之地。搬迁劳动力在安置点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本似乎临时性失效。

(三)转变生计方式的意识薄弱,新型谋生技能缺乏

易地扶贫搬迁使搬迁群众远离耕地迁入社区,搬迁贫困户实现了空间转移。但是这种“无土安置”的“空间转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既有生计方式的转变。然而,该村搬迁群众似乎并没有做好生计方式转变的思想准备。尽管他们已经离开旧居,迁入新居,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多数群众“愿搬出”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现实情况与乡村振兴过程中这部分原居农村的搬迁群众稳定振兴致富的愿望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弥合需要靠转变生计方式来实现。然而,据笔者调查,大多数搬迁群众依然难以脱离传统生计方式,众多中年以上的劳动力还要返村继续从事种植业,乡村经营模式尚在延续。搬迁群众甚至不曾想过创新谋生手段、转变乡村谋生方式、振兴谋生手段、这种意识依然淡薄。这固然与其城市谋生技能和“难就业”有关。对此,搬迁群众F如此描述:不是我们不想去大公司、大企业上班,而是我们没有文化、不懂技术,工厂不要我们。①该村搬迁群众受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限制,难以在城市寻岗择业,这种现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又弱化了其生计方式转变的意愿,淡化了这种意识。E71CBF3B-A31F-45FE-900F-4A08854A36FF

五、乡村振兴背景下转变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对策

要致富,靠生计。转变生计方式才是致富的重点。对此,笔者从政府、搬迁群众自身及社会力量三个不同主体,探讨搬迁群众生计方式转变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帮扶作用

结合田野调查实际,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帮扶作用,需要着力做到以下三点。

1.政府积极引导搬迁群众有效就近就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搬迁群众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改变,短时间内仅靠自己的能力难以找到合适且稳定的工作。由此,政府相关部门慎重决策,从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尤显迫切。面对搬迁群众难就业问题,一方面,政府需对搬迁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技术水平、就业状况以及就业意愿等进行摸底调查,主动与搬迁点就近的企业与工厂洽接,制定灵活帮扶政策,引导搬迁群众有效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速产业致富、产业振兴措施的实施进度,扩大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积极引导搬迁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就业帮扶和产业帮扶振兴中来。

2.政府对搬迁群众实施创业致富扶持政策

国家以输血式福利方式帮助搬迁群众致富振兴是一种重要策略。但是一贯采取输血式帮助,发放补贴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致富振兴的生计问题,因此,激发群众的创业智慧才是关键。在安置搬迁群众的过程中,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可振兴”,政府除提供就业帮助外,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搬迁点附近建设搬迁群众创业园,创建开发产业可持续振兴园区。向搬迁群众提供创业资金补贴,降低易地搬迁群众创业资金贷款利息,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向的群众勇于创业、成功创业。通过社区广播或楼长信息告知等渠道向搬迁群众宣传和普及国家的优惠政策,鼓励返乡成功人士自主创业,发挥他们自身特有优势,推动搬迁群众创业式就业、致富振兴。

(二)激发搬迁群众造血潜能

搬迁群众振兴致富不仅需要政府“输血式”致富振兴举措,更需要政府增强搬迁群众的造血能力,寻求搬迁群众可持续、能振兴致富的生计方式。

1.加速流转盘活原土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

由于搬迁后群众对土地资源利用困难且不便,为转变搬迁群众对农耕生计方式的依赖,需要加速流转盘活原居地土地资源,即对原土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利用和科学处理。例如,搬迁群众在就近原则下,可以对既有土地进行出租、转包、流转或者转租给本村未搬迁的农户或邻村农户耕种;若村里可以联系到有志于乡村振兴和种植产业的外来企业,也可将土地按年租给他们,以此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也可视土地地块好坏,适当降低出租金额,按统一价格出租,这样既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能增加搬迁群众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这还能让搬迁群众看到真真切切的收益,下定决心将原土地流转,消除频繁返村种植现象,推进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转变。

2.创新经营模式

农村搬迁群众进入城市安置点,并不意味着没有生计出路可寻。搬迁群众若要逐步适应城市的发展模式,需在思想上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入城市随发展”。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不思变,安于现状,缺乏致富的决心和动力”[6]。搬迁群众想“换穷业,摘穷帽”,需转变农耕生计思想。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搬迁群众需根据所处的崭新社會自然生存环境,创造和拓展新型生计方式。威宁县搬迁点不仅聚居着X村搬迁群众,还包括来自威宁县各边远地区的搬迁户,人口集中,数量庞大。有需求就有市场,搬迁居民是搬迁安置区域一股重要消费力量,为搬迁群众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潜在客户消费群体。当然,安置点群众生活习俗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有志于从事商业活动的搬迁群众认真考察搬迁群众的各异习俗及生活需求,从搬迁群众这一潜在消费群体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出适销对路的消费市场,转变乡村经营方式,创造新的生计方式,以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搬迁农户的致富振兴。例如,将路边烧烤改造为“夜食店”、农村的小卖部建设成社区超市、路边乡村小吃创新加工成特色小吃以及连锁店形式经营等方式。

3.激活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自主开发新型产业

搬迁群众世代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能够掌握有关土壤、植物和机械知识的搬迁农户,有条件激活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自主开发新型产业。

搬迁群众常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绝不能向困难低头。”他们完全可以运用既有农业技能知识和技术,利用农业现代要素,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并发挥吃苦耐劳精神,用好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向搬迁社区申请租政府已承包的蔬菜地,种植萝卜、白菜、西兰花、菠菜、芹菜以及豌豆等,在安置点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将有机蔬菜批发给政府既有对接的商家或自行批发给大型工厂、超市、餐馆以及学校,以此实现生计方式的转变,自主开发新型有机产业。

(三)社会力量参与,向人力资本投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淮南子·说林训》)首先,对社区搬迁适龄劳动力进行分类;其次,以自愿原则组建社会工作小组,为搬迁群众争取最大就业培训技能政策支持。具体而言,安置社区要邀请各私人企业或公司技术人员,对有意愿学习新谋生技术的搬迁群众进行诸如玩具加工、电机、厨师、缝纫等规范化技能专项培训,推动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转型和新的生计方式与技能的建构。加强教育培训,激发搬迁群众致富振兴的内生动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以W县X乡X村为考察点,就上述问题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搬迁群众搬出后在生计方式上既有继承也有变化,但总体上在继承原有生计方式的情况下,短期内并没有建构起新的生计方式。第二,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传统生计方式根深蒂固,二是农业劳动力资本弱化及在安置点谋生困难,三是转变生计方式的意识薄弱、新型谋生技能缺乏。第三,针对以上问题,为了使这部分搬迁群众在乡村振兴时期更好致富,笔者提出促进搬迁群众生计方式转变的对策,即政府要积极引导搬迁群众有效就近就业,对搬迁群众实施创业扶持政策,通过激活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来促进自主开发新型产业,加速流转盘活原土地资源,创新经营模式,以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并向人力资本投资,等等。总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任务完成之后,这部分搬迁群众从“脱贫”进入“振兴”阶段,他们能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返贫”、“能致富”、“可振兴”,这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7.

[4]   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3

[5]   刘奇.中国三农“危机”与“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231.

[6]   王林玉.黔西南州深度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9,(5):33.

[责任编辑   柯   黎]E71CBF3B-A31F-45FE-900F-4A08854A36FF

猜你喜欢
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
浅谈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路径研究
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