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2022-06-30 23:36王多晶
家长·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教师

王多晶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成长、学习道路上会遇到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不仅如此,中学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处理和教师、家长、同学之间的关系,还需不断提升学习成绩。但是,由于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正确的三观尚未养成,在处理人际关系、开展学习等多方面事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遭遇挫折。中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挫折,就会怀疑自己能力是否不足。所以,深入研究中学生的自信特点及影响中学生自信心培育的因素具有较强的意义,能根据研究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本文对此予以分析和探索。自信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做到积极面对、勇于突破,解决各种困难,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进而取得学习与生活上的成功。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存在不自信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包括家长的期望过高、教师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等因素。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也会进一步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建立更加强大的自信心。

一、健全中学生自信培养机制

曾有教育学家指出,好的教师必然要懂教育和心理,因此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同时,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学生自信教育不仅仅能促进其健康成长,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通过完善的自信教育机制,对学生开展良好的自信教育。要想完善中学生自信教育机制,本文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真正了解学生,进入学生内心世界,切实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学生的自信心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于自信,一种是不自信。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需了解其过度自信的来源或导致不自信的原因,然后根据有效的培养措施帮助学生予以解决。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平台建设较为重要,通过该平台,能系统研究培育学生自信心的措施,定向开展工作,提升学生自信,更好地开展自信教育。其二,致力于完善相关课程建设,中学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自信教育纳入其中,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在制度上规范开展自信教育,借助行之有效的自信教育课程建设,实现中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教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就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期望,不对学生的学习设置过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太高的学习要求不仅违背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否定或产生怀疑。基于此,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能通过努力成功达成学习目标,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强烈的自信。为了有效落实以上要求,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依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只有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才能确保全班学生都能成功实现目标,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凸显。例如,教师依据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再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以此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学习积极性,并成功完成任务,维持学习自信。此外,教师要意识到,基本上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那创设更多的机会,让这类学生在班级担任管理职位,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变得开朗自信。

二、拓展中学生自信培养工作渠道

在传统自信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创新自信教育工作渠道,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自信教育。其一,构建积极、自信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自信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和提升自信之心。其二,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措施,开展线上自信教育工作,拓宽自信教育渠道,以传统的心理辅导为基础,构建多样化的心理教育,优化咨询形式,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有效避免学生当面咨询和交流心理问题的尴尬,让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对教师吐露实情,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所以教师可以积极探索“互联网+”自信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优化中学生自信教育的路径和方式。

三、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师对中学生要多加肯定,这是提升其自信的关键所在。曾有教育学家说过,相信学生是让其自信的基础和关键。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对外界非常敏感,他们更加看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中学生自信心较为依赖教师的原因。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心、呵护、积极肯定,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中学生考试后被积极肯定,其会有被尊重和关注的心理,认为教师更加重视自己,自然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则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我,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中学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特色化、积极性的评价。尤其是期末后,面对学生家长,教师更应如此,这对学生的自信心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赏识教育培育学生自信心,要以正面积极的评价方式为重要保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就要积极转变原来消极的评价方式,以鼓励、肯定和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评价激励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强烈自信。除了正面积极的评价语言外,教师还要适当地赞美学生。合理的赞美和夸奖,能培养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尽量放大学生优点,缩小学生缺点,让学生在肯定自己优点的同时逐渐改掉各种缺点。除此之外,在需要提醒学生改掉缺点的情况下,教师切忌使用批评的方式,要多采用鼓励的语言提醒,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积极肯定的语言,可以塑造学生更加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平时要多采用“相信你、你能行”等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时,教师则可以从具体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夸奖,如“这是你努力学习的成果,老师祝贺你!因为你的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你真是太棒了!”诸如此类的话,不仅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也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以后的學习中,能持续放大自己的这些优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

学生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老师是家长,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相对独立,因此在培养中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如果学校教育有效地联合家庭,通过家校联动的形式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紧密协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保驾护航。同时,学校应该定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讲座,让学生了解到自信心重要性,同时定向培育家长心理教育的技巧,让家长了解到如何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学会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技巧等。通过家庭和学校联动的形式,实现更好的培养效果。

五、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培养学生良好自信的方式之一是让其不断体验到成功,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失败过多,其会怀疑自身的能力。所以,学生家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依托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学生自身相符的要求、任务,给学生恰当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能予以实现。引导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不能将“果子”挂得过高,远超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即使学生非常努力,也会失败,导致自信心挫伤,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成功的体验,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自信心。不仅如此,对一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格外关心和关注。

比如,一些学生胆子较小、性格懦弱,那么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其锻炼,让其在班级内担任一定的职务或从事一定的班级管理工作,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可以把课程的预习、复习作为家庭作业,和家长相联合,让学生经过相应的预习、复习后讲述给家长,让学生体验给家长当“老师”,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成功,收获喜悦,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二)教授方法,让学生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

通过运用相关措施,可以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其积极体验更多。要确保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功,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各种使用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自信主动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并不断探索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实现学生自信心的培育。不仅如此,学生通过策略、方法的运用,能更好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执教的过程中,将相应的学习方式向学生传递,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在实际中运用。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有能力学习,体验成功,最终实现自信心的提高。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能令学生的学习自信大增,学生在遇到各种难题时,能相信自己具备解决难题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当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解答出难题后,学生的自信又会大为增强,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的良性循环。当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后,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也不会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认为方法使用不当。基于这种学习态度下,学生就会在遭遇失败后仍然保有较强的自信,积极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重传授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如归纳法、概括法、分析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各种知识解答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让学生在取得学习成就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自信。

(三)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自信心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到每个学生,相信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基于这样的思想下,教师才能发现每个学生自身的长处,并对此进行有效的发掘与培养,当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所创造的价值时,就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并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某一方面的成功者。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细心和耐心,挖掘学生的长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始终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例如,性格开朗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优势,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心思更加缜密,教师结合不同性格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不同方向的引导,让不同性格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优势互补的活动任务,让具有不同优势的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激发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主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自信。除此之外,班级中具有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请他们担任班级中的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为普通,但是充满创造力,教师可以在每次班级活动时,请这类学生帮忙出点子。还有一些学生擅长管理,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担任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职务。通过这种为学生安排针对性任务的方式,让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帮助全班学生有效建立自信。

六、结语

有的普通中学生由于自身实际情况会盲目自信,有的则存在自卑心理,该阶段的学生建立自信心难度不高,但也容易失去自信心。对这一情况,普通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深入分析和了解中学生的情况,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其自信心,确保中学生不盲目自信,也不出现自卑心理,促进学生自信地面对生活、快乐成长。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时,要意识到自信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培养,为学生创设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用爱心和耐心浇灌学生自信的种子,让学生在有爱的环境里,长出自信的参天大树,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措施越来越多,强化学生自信心的方式也不断得到优化,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必须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认真思考和探究,在积累相应执教经验的同时,对教学措施予以优化,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中学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365)成果论文;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057)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

(左毓红)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