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2-06-30 02:46张子明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张子明

摘 要:要想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原则——积累作文素材,不在于多,不在于泛,在于素材一定要精,在“精”之后还要实现“内化”。这个原则说起来简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所采取的依旧是侧重于数量与范围的作文素材积累方法,这种方法多倾向于令学生抄写美文,但“抄”则“抄”矣,学生抄写的数量固然多,抄写的内容范围固然广,但在实际写作中能够应用至作文中的素材却寥寥无几。如此一来,学生积累的素材实则并不是属于学生的,而是“本子”的,且其过程不仅不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较大程度的助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构建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引言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丰富和强化写作素材的积累,则是提升写作效率及质量的一个关键和有效手段。本文着重提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包括从生活中积累、从阅读中积累、从写作中积累以及从媒介中积累,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指导。

一、初中语文积累作文素材的意义

所谓“作文素材”,即“文学与艺术的原始材料,也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这个来自于词典与百科的解释与教师及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出入。在当今的教师及学生看来,作文素材应当是从美文中摘抄的、能够直接应用于习作中的片段与论据。这个看法无疑有些片面,事实上,世间万物皆可成为“素材”,确切地说,能够在写作中得到应用的材料便能够成为作文素材。在积累素材的過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到的并非是完完全全的“背诵”,而是把握住素材中的“精髓”,这种“精髓”可以是表述方式,可以是描写方法,可以是情感表达,也可以是伏笔妙招,而把握住这种“精髓”的真实含义则是将这些能够引起教师或学生欣赏的内容“内化”,也就是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将其在自己的作文中实现应用,如此方为有效的素材积累。

二、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的路径

(一)强化素材关联

在素材库建立完成后,教师可以着手考虑素材库应用方面的事项,虽然作文教学素材库初步建成,但若无法将其投入至实际应用中,其建设意义便也不大了。而为了实现素材库的应用,教师可以着手对不同的素材进行归类并建立关联性,引导学生对素材库中与题目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随后再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完成写作,这样做的优势在于“积累”,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习作可以掌握越来越多的素材,在后续写作中这些素材均有机会被“派上用场”,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切实而深远的积极意义。而学生通过素材库中的素材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素材“打上标签”,强化素材与素材、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以此加强学生对素材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际写作中对素材的应用能力。举例而言,当教师布置了有关“爱国”的习作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与“新冠疫情护士、医生抗疫”相关的新闻时事素材进行阅读,然后布置以“克服苦难”为主题的习作。而此时学生发现在完成“爱国”习作时的“新冠疫情护士、医生抗疫”相关的新闻时事也同样可以应用到以“克服困难”为题的习作中。最后教师可以在素材库中为该素材打上“爱国”、“克服困难”的标签,当学生需要应用该类素材时,便可以通过搜索标签内容找到素材,以此实现素材的实际应用。

(二)通过课内外阅读构建作文教学素材库

在课内方面,由于被挑选纳入初中教材的课文均是文情兼备、节选自写作领域行家里手作品的“美文”,因此将课文纳入至作文教学素材库势在必行。经过调查与实践发现,大多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往往不会将课文作为素材去写作文,这无疑是课文教学不尽彻底的根本表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适当对教学理念与方案作出改变,在教学中注重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作文素材,实现由“点”及“面”的拓展。在此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教学,举例而言,初中课文中绝不乏历史人物的相关故事,而教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创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做出延伸了解。而在教学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将该类型的思维导图存入作文教学素材库中留待日后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则能够拥有最根本的内化基础,在实际习作时即便素材捉襟见肘,但也绝不会无素材可用。

而课外方面的素材获取渠道则相对较多,总体而言,可以将这些获取渠道归结为三类:课外书籍、互联网与日常生活。在课外书籍方面,由于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深度思考能力可能存在欠缺,在给学生推荐书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阅读目标进行界定,如在学生阅读《昆虫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去看一种昆虫,以此加深学生对自己所看内容的理解,若有可能,还可以记下阅读时的感受,以此实现“内化”。通过网络获取素材的难度比课外书籍更低,但相应地,互联网中的作文素材质量往往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故此教师可以着重挑选其中的“精华”,如当今社会的时事新闻等。而日常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可以说是最广泛的,正所谓“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是在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适当做出引导,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记录自己在观察某项事物时的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题,教师应当拿出勇往直前的勇气,通过实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发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可以通过课内外阅读构建作文教学素材库并通过实践强化素材关联,实现初中作文教学的质变,为学生后续的写作乃至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澄.“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上),2021(7):141-142.

[2]王贵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上),2021(2):131-132.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