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022-07-01 22:29赵奂
民族文汇 2022年37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农村

赵奂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文化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由于父母缺席,由老一代抚养长期,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主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儿童教育应着重于培养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从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策略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教育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选择外出打工,而孩子上好学校则需要更多的生活费用,于是父母就只能继续选择外出打工。这就是留守儿童问题的恶性循环。由于父母长期缺席而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人格发展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低自尊,情绪麻木,自我封闭,社会障碍是留守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在儿童期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慣,形成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个关键点。

一、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为农村留守儿童制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有助于为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优秀的道德素质的形成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意识层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其次,在农村儿童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为社会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留守的儿童由于与父母的更大分离,加上不利的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对父母的情感淡漠的发展,涉及父母抵抗的行为习惯,沉迷网络或者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响应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发展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走向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首先为农村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留守儿童的良好道德素质。而优秀的道德素质的形成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意识层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其次,在农村儿童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为社会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留守的儿童由于与父母的更大分离,加上不利的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对父母的情感淡漠的发展,涉及父母抵抗的行为习惯,以及成瘾或战斗袭击等不良行为响应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发展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影响一个人生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好孩子至关重要。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接触。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视频与孩子经常沟通和互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询问自己的学习情况,鼓励取得一些进展,积极创造假期条件,将留守的孩子带到他们身上,这样他们就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应重视科学融合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质量,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是全面支持并确留守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长应加强与教师的合作联系,密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加强对儿童的正确及时的教育指导,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应对外部诱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指导留守儿童更多地与同学互动,更多地参与健康的向上课外活动,更多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三观。

最后,应强调代理人监护人的作用以及加强与监护人代理人的联系。首先,家长必须选择一个认真负责的授权监护人,并与授权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儿童的动态。同时,代理人监护人本身必须对他们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产生正确的认识,既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开放,让他们享受家庭的温暖,还要严格的学术和道德要求,通过将严重性与爱相结合,这样留守的孩子既是“人”又是“仁”。特别是祖父母应该防止过度溺爱,及时改变封建观念,加强后代的教育和监管,提高隔代抚养的质量。

(二)学校正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管理责任

首先,人本教学理念的深度实践。人本教学理念的实践要求教师积极调查和分析学校周围的环境,并将当地环境确定为真正偏远的山区,城乡交界处或其他地区,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学习道德。此外,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家访活动,有效了解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扭转学生的不良行为。例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迟到的频率更高,教师需要调查他们的家庭住址以确定对学生的更正强度,在课堂管理中保持深刻的人文学科,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热情的言语风格,多种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生活,学习意识,使道德教育教学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等等。

其次,对学生的具体行为给予有效的指导。在发展农村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应该掌握更多的教学细节。例如,培养文明礼貌的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学会开口打招呼,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基本的社交礼仪等。。除了家庭中的贫困学生外,教师还应鼓励他们确保自己的外表干净整洁,从而削弱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发展保持更积极的期望。最后,学校和教师都需要重视学校教育中的仪式感,如日常的升旗活动,不同季节的集体户外活动,假期等,以便更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最后,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小学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社会常识的引入和引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现实情况,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尝试道德行为。例如,在封闭的农村地区,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运作方式,了解外界的多元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宏观的视角下更积极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对父母上班原因的社会化解释,利用信息技术保持学校,学生和家长团体之间的有效联系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社会规则。被留守儿童的内心相对孤独,自尊心较低,心理上对家庭的潜在需求较强。传统教学受到时空障碍和限制,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可能逐渐与家庭情绪疏远,进一步无法合理表达各种情绪。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组织其余儿童,家长,教师本人的联席会议,将学生照顾的情感部分分配给教师,同时激励学生家长积极履行教育责任,促使学生的心理不适得到缓解,并激励学生积极乐观的行为和心理意识。

总之,农村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发展需要各级共同努力,社会,学校,家庭负责任,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春城.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初探[J].小品文选刊:下,2019(6):1-2.

[2]陈明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界,2020(4):78-79.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