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审辨思维的培养路径

2022-07-02 12:26吴菊英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思辨认知体验

吴菊英

[摘要] 审辨思维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资源聚智、活动促感和教学启思,是培养小学生审辨思维的有效路径。教师运用道德两难故事,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发现、调查、讨论,引起他们对于道德冲突的认知,激发主动思考。实践证明,这样的路径使小学生的认知力、体验感、思辨力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审辨思维;认知;体验;思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辨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越发重要。具有审辨思维的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不但能够不懈质疑、理性分析、不断反思,得出合理结论或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而且能慎重考虑他人观点且尊重他人挑战自己观点的权利[1]。采用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发现、调查、讨论,引起他们对于道德冲突的认知,激发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审辨思维。

一、两难故事的选、学、汇,提高认知力

道德认知力的提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学习。道德两难的故事有两种来源:一是创设情境编写,二是生活中真实发生。我们应用了以下的故事体系。

故事驿站:选故事。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询问大人等方式收集两难故事素材,设立故事驿站,通过分类、筛选、整理汇编成集,供大家阅读。一是经典故事的收集。将教材与读本中的故事适当剪辑加工,突出两难的情境。二是原创故事的征集。贴近生活的故事有助于学生的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三是社会故事的采集。我们组织学生广泛收集热点事件,将这些事件筛选、梳理、改编成两难情境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思辨中认识社会、提升修养。

故事讲堂:学故事。结合拓展性课程的实施,班级每周开设道德两难故事讲堂。活动形式主要有微班会、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做好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的跟踪报告,并妥善保管,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发展动向。

故事资源库:汇故事。我们充分发挥两难故事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建立了两难故事资源库。我们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家庭篇,以贴近生活为本,以尊老、勤俭、感恩为主题,设计两难故事情境;学校篇,以诚信、守纪、有礼为主题,把校园中遇到的道德两难事情引进资源库;社会篇,以公正、法治、和谐为主题,将社会常见的道德两难故事进行汇编。我们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引导学生逐步涵养美德,为社会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二、两难故事的说、演、评,增强体验感

体验感可以加深学生的审辨思维。我们组织两难故事述说、表演、评析,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等方面的演绎,加深体验。

三说,理清思路。一说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概;二说人物,理解人物内心、态度、行为;三说感受,理清思路。通过三说,学生自主解读两难故事,选择故事信息,梳理思维过程。

一演,增强体验。学生利用班会课、晨间、语文快乐读书吧时间,演绎两难故事。教师事先安排好角色,再让学生自荐或他荐,互换角色扮演。演绎时注意聚焦矛盾冲突,让学生通过角色代入、面对面扮演、视觉体验提升,进一步增强体验感。

三评,加深思考。一评学生在说故事、演故事中的表现,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思考自己对两难故事的阐释;二评历程,主要包括学生在诠释故事时,对人物刻画的分析、表达、塑造,对矛盾冲突情节演绎时的心路历程;三评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可以是对人物成功塑造、对情节完美演绎、对故事内涵表达的有效诠释,以及对自己整个表现的回顾与总结。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说、自演、自悟。

真实的两难情境,将认知内容与生活世界或可能世界勾连起来,将认知理解与生活真实或生活运用勾连起来,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情境建立联系并实现迁移运用。如案例:同学作弊怎么办?以三说、一演、三评为主题,以真情演出为情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向深处延伸。三说一演三评,有助于理清思路、增强体验、加深思考,使学生在心理、行动、思维等方面逐渐得到提升。

三、两难故事的激、导、融,提升思辨力

思辨力是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素质。利用道德两难故事为引导,让学生对材料中的信息深入思考、分析和判断。

(一)提问法:激发思考

唐惠忠对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审辨思维做了阐述,着重强调了要树立尊重学生、有效教学、引而不发的三大意识[2]。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两难故事的理解有偏差。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法,让学生认真地理解资料,形成对道德两难问题的阶段性理解。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跳水》时,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一是对资料内容的提问。二是结合学生感兴趣又贴近其生活的相关内容的提问。三是澄清问题的提问。经过层层提问,使学生产生分析、辨别、探究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二)辨析法:导拨思考

在对两难故事进行探讨时,教师采用辨析法开展德育,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以课文《跳水》的辨析式导拨思考设计为例:

第一步,聚焦切入。找准两难故事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讨论,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第二步,叩击矛盾。矛盾是两难故事的核心,让学生叩击矛盾,发表独立见解,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点。第三步,锁定延伸。课堂总结时,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文,深度思考。

(三)整合法:融错思考

在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可以采用整合法进行融错思考,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同时享受到思维的快乐。具体操作:一是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二是肯定其中蕴含的正确因素;三是与学生一起找出错误原因;四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有融错,才有学生主动学习、审辨思维、创新活动的发生。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桥》时,这堂课本意是让学生通过环境、情节、人物的学习,体会老汉大公无私、沉着冷静的品质。但学生站在人性和生命可贵的角度思考也没有完全错误,属于初读课文时对主要人物暂时的误解。因此,笔者让他们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最后,笔者整合大家的观点,肯定他们敢于独立思考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發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笔者通过倾听→追问→鼓励→引导→整合,让学生体验审辨思维带来的快乐与价值。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认真倾听、乐于思考、善于表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在面对试卷中的阅读题时,也能结合审辨思维的方法去理解、运用、解答,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审辨思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不断上升的过程。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两难故事的内涵,提炼出提升审辨思维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利红,魏锐,刘坚,等.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2):45-56.

[2]唐惠忠.语文课: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J].辽宁教育,2016

(03):33-36.

猜你喜欢
思辨认知体验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