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2-07-07 18:15翁春萌吴雅歆
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

翁春萌 吴雅歆

关键词:五感体验 用户体验 维度分析 博物馆文创产品 新疆博物馆

引言

体验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新经济形态[1],意味着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向更高的自我实现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加持使得单一感官渠道传播的方式难以持续、高效吸引用户。目前,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设计应用、数字文创、场馆开发以及消费需求四个方面[2],体验经济时代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不仅需要传播文化、讲好故事,还有待从多元感官、多重体验的角度满足观众的个性化、交互性需求。将多感官研究成果运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五感体验设计探索,有利于不断拓展设计边界,丰富文化体验,强化文化记忆。

一、五感体验与博物馆文创产品

(一)五感体验概述

“五感”通常指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周围环境和事物,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通过五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一定的观察、感知、分析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信息综合与加工,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3]。五感体验则是以人的感官体验为核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情感层面接收、感受并处理信息的方式(如表1)。

(二)五感体验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联系

在体验经济环境下,高质量博物馆体验成为时代新风尚[4],讲好文化故事、丰富用户的文化体验是博物馆文创产品面临的新挑战。五感体验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探索多感官研究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通过多维度的感官元素感知博物馆文化,唤醒用户的身体记忆和空间记忆,从而建构起对博物馆完整的体验感[5]。层出不穷的食品文创、数字文创、剧本杀等形式,说明了基于五感体验的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建立历史与当下、文物与生活的有效链接,受到广泛关注。

二、五感体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形式

(一)拓展产品形态,提升文化认知

产品形态包括造型、色彩、材质等,共同构成了用户的初始印象。早期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感官元素选择主要集中于视觉呈现。随着用户多元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信息传达借助不同感官之间的碰撞,拓展了产品形态的表现空间,帮助用户通过感官体验提升文化认知、接受多层次的丰富信息。

博物馆文创食品近来大热出圈,多感官、跨通道、多互动的感官体验方式是其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6]。如苏州博物馆推出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如图1)、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编钟蛋糕”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四羊方尊巧克力”等,将味觉和嗅觉感官元素融入场景体验,丰富了视觉信息之外的形态表现可能性。新的文化认知维度使文物变得可视、可尝、可感,从生物记忆性角度强化博物馆文化认知印象[7]。

(二)丰富互动体验,优化信息接受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互动能强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联,五感体验的运用增加了博物馆文化的体验维度,使用户由传统的被动灌输接受产品信息转变为参与互动、主动体验,用户的主动使用行为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河南博物院出品的“考古盲盒”(如图2)将“盲盒”与“文物”相结合,跳脱出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的设置,利用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元素的叠加激活用户感官。洛阳铲、泥土与“宝物”等仿真道具在视觉上模拟真實的考古场景,挖掘、清理、冲洗等触摸行为不断强化用户的视觉印象,动态任务设置激励用户通过收集“宝物”来解锁剧情和奖励[8],促使于用户主动与产品之间展开持续的“对话”,近距离感受文物考古的魅力,在互动中接受文物信息。

(三)触发情感共鸣,促进传播创新

情感共鸣是指用户通过一定事物的关联印象,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对产品产生多维度的主观感受与反应[9]。用户在使用、体验文创产品时,对产品信息的认知、了解到认同往往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紧密相连,通常有两种及以上的感官元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感官的互通引发用户的联想,引发带有个人特性的情感体验,建立起用户与博物馆文创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促成博物馆文创产品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以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数字文创“皇帝的一天”(如图3)为例,该款游戏综合运用视觉、听觉与触觉元素,发挥数字传播及时性、多渠道的特征,带领用户体验鲜活的宫廷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动画效果、轻快的古典音乐以及流畅的触控交互,共同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情境[10],使用户获得愉悦的角色体验感与互动参与感。

三、五感体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五感体验设计,通过多感官设计刺激用户的多重感官体验,以达到让用户更好地感知产品信息,对产品产生强烈好感,从而推动生成购买欲望并产生消费,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有取舍。丰富感官刺激并非简单叠加,随意堆砌易造成用户的感官疲劳,应建立在对博物馆文化的深刻理解上进行感官元素的筛选。根据文化符号资源的评估结果,进行感官形式和表现元素适配,凸显文创产品体验独特性。

分主次。在筛选出的两到三项感官元素中区分主要感官元素与辅助感官元素,根据文创产品属性与消费场景确定整体感官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感官元素,配合其他辅助感官元素推动“文物活起来”,优化使用体验。

聚文化。运用五感体验设计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了聚焦博物馆的文化特色、突出文创产品文化内核。通过多感官元素的综合运用,将产品蕴含的文化故事与寓意具化到产品的欣赏、使用和体验中,重塑、提升文创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

重体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五感体验设计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多重感官互动强化视觉意象与身体感知、丰富互动体验与多维记忆,更强的参与感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消费体验价值。

塑场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体验与消费具有强烈的场景特性,感官元素的运用能够在博物馆这一特定场景中帮助用户更好地建立人、事、物之间的关系[11]。文创产品设计需要围绕博物馆场景营造、产生共情的同时,讲好博物馆的故事。71017D22-5E0E-468A-AB2F-A4DDF023E9BF

四、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模型

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模型(如图4)由用户与文化资源研究、用户体验层次分析、感官元素匹配、产品设计呈现四部分组成。通过“用户与文化资源研究”确定文创产品类型,根据“用户体验层次分析”进行“感官元素匹配”,“产品设计呈现”是最后的结果输出。值得一提的是,各部分在中设计实践中并非依次、独立进行,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

(一)用户与文化资源研究准确细分文创产品的目标用户、完成博物馆文化资源评估分级是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通过用户研究,分析用户特征、了解真实需求;根据知名度、文化价值、受众群体梳理博物馆文化资源,分级筛选相应的文化要素与设计符号,按照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文化资源的匹配度来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

(二)用户体验层次分析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心理感受[12],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主要包含本能层、行为层和情感层。其中,本能层指用户接触产品时的直接体验,行为层指用户操作、使用产品的过程体验,情感层最重要,主要指用户通过感受与联想而產生的经历体验。

(三)感官元素匹配在用户体验层次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增强与联动作用。结合五感体验设计原则,根据从浅到深的认知层次,对体验层次匹配相应的感官元素,进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五感体验设计,满足用户多感官需求的同时促进文创产品优化升级、传达信息。

(四)产品设计呈现最终的产品设计呈现结合用户体验层次、五感体验形式,完成互动功能与情感共鸣。首先被感知的文创产品外在形态属于用户体验本能层,感官传递信息促进用户体验行为层的产品互动,用户将自身的经历、情感补充到体验中形成用户与产品之间独有的情感联系,层层递进实现了用户体验的质的飞跃。

五、基于五感体验的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一)新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新疆博物馆是传承与展示新疆各民族多元一体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自2017年已开发出“高昌智慧”“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唐小驹”和“草原石人”等6大系列300多种文创产品[13],并形成为线上、线下并行销售的模式。馆内文创商店自2021年2月正式营业,主要包括商品展示区、休息区、观影区与体验区等。

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门类较齐全、品种较丰富,但从用户体验层次审视,基本停留在本能层,较少涉及到行为层与情感层,缺少具有多重感官体验特色的文创产品,体验区的体验项目主要为手工制作,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为充分将文创商店内不同功能分区串联起来,打造场景式、沉浸式营销,本次设计实践基于图4设计模型展开。

(二)新疆博物馆的用户与文化资源研究到访新疆博物馆的用户中,本地、外来占比较均衡,年龄集中在16-30岁,主要由大学生群体和上班族构成,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为增长知识与体验特色新疆文化[14]。因此,围绕该年龄段爱新奇、喜社交、乐消费的特点筛选新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

食品文创形式具有快消品性质,易传播、消费,符合目标群体的消费特征,被确立为设计方向;选择新疆地区的代表性食物——馕进行设计表现,借助味觉与嗅觉体验营造文创产品的地域特色氛围。通过新疆博物馆现有文创产品比对分析,选择文化等级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代表性强(维吾尔族大型传统古典音乐)、开发程度弱(尚未形成系列产品)的十二木卡姆作为文化符号。结合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DIY烘焙,将馕戳、十二木卡姆乐器与饼干模具综合设计,嵌入线下文创商店体验环节,通过文创产品与体验区、观影区的联动,让用户从多维度感受新疆文化,成为本次设计实践的基本方向。

(三)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层次分析根据前文分析的用户体验层次,形成十二木卡姆饼干模具综合体验设计的实践构架(如图5)。

在本能层设计部分,提取十二木卡姆乐器的琴头造型作为饼干模具手柄,材质上选用与乐器具有相同触感与颜色的新疆胡杨木,模具底部印花为手柄对应的完整乐器图案与名称,通过文化符号将乐器信息直接传递给用户。

在行为层设计部分,保留馕戳向下按压的使用方式,按压时中间的金属杆会发出“叮”的声响,不仅使面饼更易脱落,还在听觉上给予用户操作反馈。同时旋转金属杆可使底部印花与手柄分离,旋转的动作与调节乐器的动作相呼应,使用户更好地体会产品所蕴含的情境。

在情感层设计部分,DIY烘焙体验强化了用户的参与感,特定的共同回忆创造了体验峰值。等待饼干烤制的间隙,提供观影区供用户欣赏十二木卡姆演奏视频,进一步了解文化背景、强化产品印象,使整个体验过程保持完整、动态与可持续。

(四)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感官元素匹配按照五感体验运用原则,十二木卡姆饼干模具以视觉和触觉为主要感官元素,以听觉为辅助感官元素,展示新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在体验环节综合嗅觉、味觉、触觉的多感官参与,以视听结合的形式科普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丰富了新疆博物馆内的场景体验,构建了以“五感”体验促进新疆文化记忆形成的路径(如图6)。

(五)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呈现十二木卡姆饼干模具的设计呈现如图7所示。文创产品、销售场景和互动体验三者的结合,不仅创造了用户与文创产品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通过场景式、沉浸式营销增强用户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购买欲望。因此,该款文创产品不仅适用于新疆博物馆,也可作为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文创产品、新疆礼物等。

结语

五感体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融入五感体验,挖掘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五种感官元素之间的契合点,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感知产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给用户带来更立体多维的感官感受。本次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五感体验作为设计方法,总结出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模型,同时在不同的触点结合新疆文化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希望通过加强人与文创产品的互动来完善用户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增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竞争力。71017D22-5E0E-468A-AB2F-A4DDF023E9BF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旅游APP界面设计分析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