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阿托伐他汀上调CD4+T淋巴细胞miRNA-21防治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的研究

2022-07-08 02:39贺俊波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广东深圳51802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托冠脉淋巴细胞

贺俊波,刘 峰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广东 深圳 5180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公认的有效手段,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且在近几十年中取得迅速发展。但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PMI)仍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能作为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1]。既往研究[2]表明,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反应期能激活CD4+T淋巴细胞,其介导的免疫反应能直接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基因组编码区的小分子RNA,能调控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化,参与免疫炎性反应。目前,他汀类药物在PCI术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但是术后心肌CD4+T淋巴细胞被激活,能诱发心肌炎性反应[3]。因此,本研究以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为对象,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上调CD4+T淋巴细胞miRNA-21防治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41~78岁,平均(63.29±6.35)岁;病程1~7个月,平均(3.68±0.71)个月;合并症:高血压23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7例,吸烟史24例。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42~79岁,平均(64.11±6.42)岁;病程1~8个月,平均(3.71±0.77)个月;并发症:高血压21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14例,吸烟史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标准[4],且患者均具有PCI治疗指征;②符合常规他汀及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适应证,患者均可耐受;③具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合并严重感染及肿瘤者;②脑卒中、左室射血分数<30.0%或急诊PCI手术者;③凝血功能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药物过敏史者。

1.3方法:①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服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20 mg/d,1次/d;观察组:采用强化他汀治疗[5]。术前2~3 d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d,手术后改为阿托伐他汀40 mg/d;②检测指标: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次日取外周空腹血3 ml,30 min离心,速度2 000 r/min,离心后放置在低温下,备用;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两组miRNA-21及程序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6]。

2 结果

2.1两组CD4+T淋巴细胞miRNA-21及PDCD4 mRNA比较:两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miRNA-21及PDCD4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CD4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D4+T淋巴细胞miRNA-21及PDCD4 mRNA比较

2.2两组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比较: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炎性因子TNF-α及心肌损伤CK、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比较

3 讨论

PCI手术是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时在开通病变冠脉恢复心肌血供的同时,能引起不同程度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0.0%~70.0%),临床多表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既往研究[7]表明,由于PCI术后心肌损伤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心电图改变等,患者心功能变化不明显,但是能增加患者近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他汀类药物属于一种还原酶抑制剂,是冠心病二级用药,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亦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稳定粥样斑块。国内学者研究表明,PCI术前给予强化他汀治疗,有助于减轻术后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炎性因子TNF-α及心肌损伤CK、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强化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利于患者恢复。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炎性细胞的生长、活性,调整Th1/Th2细胞分泌,可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趋化因子平衡,抑制TNF-α,促进IL-10表达增加。

既往研究[8]表明,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CD4+T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及各种炎性因子的分泌。而PCI术触发机体炎性反应,能引起CD4+T淋巴细胞的进一步激活,加重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从而能引起TNF-α水平升高及IL-10水平降低。miRNA-21最初在各种肿瘤细胞中广泛研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NA-21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集体免疫炎性反应调控等有关。既往研究表明:CD4+T淋巴细胞miRNA-21能加重Th1介导的炎性反应,可减少Th2细胞分泌的抗炎因子,由此看出,miRNA-21能调控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平衡,具有促炎-抑炎因子的分泌并保持平衡。而过表达miRNA-21则能促进IL-10浓度增加,抑制miRNA-21表达能增加TNF-α水平。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PDCD4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强化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能上调CD4+T淋巴细胞miRNA-21水平。因此,临床上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完善有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时给予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巩固PCI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强化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有助于减轻患者心肌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可能与上调CD4+T淋巴细胞miRNA-21有关。

猜你喜欢
阿托冠脉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