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策略探微

2022-07-09 13:47张洁
民族文汇 2022年44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张洁

摘 要:小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将生活知识与学科相结合,运用实践活动教学,有效地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促使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知识,将数学教学效果提高至最大化程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引言

由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构建需要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学力基础、学习兴趣取向,以及学科悟性等制约因素,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适合性。特别是实践操作活动,教师要筛选内容、创新组织、延伸设计,体现设计对接性、多元性、构建性。同时,教师要在操作方法、操作程序、操作效果等方面做出积极研究,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此外,由于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众多,教师需要精心挑选,增加其思考性、探索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

(一)综合性

综合实践是对数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是立足整体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和运用,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还包含数学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还能适当深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这对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素养发展大有助益。

(二)生成性

真正有效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使学生自主感知活动知识,学生可以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自主感受知识生成过程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生成性的综合实践过程还能增强教、学、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数学课程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课堂生活对接

数学与生活有很大关联。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对学生的生活认知积累有一定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教师不妨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观察、信息收集、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活动任务,让学生自然深入生活,在动手实践中建立数学认知,在生活问题解决中建立数学思想。在课堂与生活对接时,教师需要在活动组织形式上进行一些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时要做好对接,让学生自然进入活动核心,在深度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梳理多边形概念,然后推出实践活动任务:“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多边形的物体,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到一个多边形,两个人分别测量,利用相关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看两个人的计算结果是不是一致,如果出现误差,需要找出原因。”随后,学生便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展开行动,很快确定目标,如五边形的地板、八角形的吊灯等,并利用直尺做具体测量,开始面积计算。学生的操作热情很高,很快就得出计算结果。在结果比对时,很多学生的结果出现了误差,课堂讨论自然展开。此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观察学生测量操作的情况,及时传授一些操作方法。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调整,学生收获满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自行进入生活环境中展开观察,找到适合的对象做独立测量和计算,然后开展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带有体系性,对接自然顺畅,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体验也更为鲜活。

(二)丰富活动形式

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众多,数学日记、实验总结、观察记录、实物测量、生活体验等都属于数学实践活动形式范畴。对此,教师要做好筛选和设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推出一些活动任务,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让学生自主选择,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数学实践活动未必要进行实验操作,从生活现象和经验积累中也能够建立学习体验和感知。在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后,教师要跟进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支持,提升实践活动的效率。以“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学环节可以邀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并分别给他们一个粉笔盒让每位学生从粉笔盒中拿出1/2,结果两个人拿出的数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拿出粉笔盒给大家看,原来是两个粉笔盒中的总数不一样,所以拿出的数量也就不同。为了让学生对分数单位“1”有清晰的把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列出一些生活案例,说明这个问题。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很快就说出了不少案例。例如,“同桌两个人看不同的书,都看了1/3,但看的页数却不一样,这是因为两本书总页数不同”“两个人同时吃饭,都剩下了1/4,但剩下的数量不同,这是因为所用的碗的大小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现场操作,直观感受分数的意义,然后延伸列举,找到不同的案例做分析,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做延伸思考,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能力迁移训练。

(三)形塑生本能力

在学生进入数学训练环节后,教师要做好训练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数学观察、信息提炼、实践操作、素材处理、问题讨论等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适时做出学法指导,让学生自然调整思维方向,在多点对接、信息交流、思想交换中达成学习共识,提升综合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科核心能力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推出更多延伸性活动任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

结束语

数学实践活动设计要体现对接性、多样性、构建性。因此,教師要从实践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创新、活动组织优化、活动方法指导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适合性,为更多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学生的活动能力做具体调度,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法支持,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晓玲.小学数学活动设计异化现象与对应措施[J].新教育,2022(08):55-57.

[2]王颢蓉.注重活动设计,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数学教学通讯,2022(04):85-86.

[3]王孟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低段数学活动创意设计[J].学苑教育,2020(31):49-50.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