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例句,英语学习的“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2022-07-09 22:17谢嫣然
民族文汇 2022年44期
关键词:生活化

谢嫣然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该教育理念对我国当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用贴近生活的例句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关键词:例句选择;生活化;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同时,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并勇于使用活生生的英语,我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生活化的例句将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初中英语教学中,枯燥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词组搭配与复杂的中英翻译成为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主要原因。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學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掌握好单词、短语、和句型,教师需要把词汇、短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习体会,这样教学就离不开例句。用例句来说明教材中的语言点就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名任教仅一年的新初中英语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我深深地感觉到英语教学的不容易。若想要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英语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如何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课堂,将生活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让现实的生活进入英语课堂,使英语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将成为我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生活化的例句可以是学好英语的“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例句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总是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趣味性强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最终是为了用所学的语言交流和“做事情”。可以说离开具体的生活,语言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动活泼的语言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要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想像力,让学生每天上课都有新鲜感和好奇感,并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巧用例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用例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际生活选用例句,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表达的意愿,促进他们展开积极的语言思维活动,而且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交地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的例句选择应体现的特点。

一、典型性

例句的选择要精练,具有,句子不一定很复杂,但寥寥无几个词也值得反复琢磨,细细品味。例如,在讲blame的用法时,笔者就兴了下面这个例句:Tom rather  than you is to blame.仅仅7个词却体现了多重知识:be to blame译为受责备,rather than意思是“而不是”,连接并列主语时采取“就远原则”。

二、简洁性

正如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对于语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复杂的例句只会让他们更头痛,对语法更畏惧,对英语学习更没兴趣。选择结构简洁的例句,语言上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也记得牢。

三、针对性

针对学生常犯及易犯的语言错误,在举例时先设置错句,让学生自己找出错处并加以改正,势必能加深学生印象,比直接把正确的句子告诉学生效果更好。

四、趣味性

兴趣是产生学习激情的巨大动力。选择内容生动有趣的例句,如谚语、成语、俚语等,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多念,念熟了就能由此及彼。

五、情境性

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情景和学生熟悉的事例举例,不但能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该语言现象所使用的场合,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例句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相结合,老师常以自己身边的事例,为学生运用英语描述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做出示范,起到引导和交流的双重作用,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六、时效性

例句如能与学生当下比较关心的话题相联系,则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比如这两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的选秀节目《歌手》,也可以把它运用到英文例句中。所以说,我们教师如果能够运用一些学生时下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编成例句去讲解枯燥的语法,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例句是英语教学中最常见而且最具语用价值的媒介,它连接教师信息源与学生信息接收库这两个语言空间,所以教师定要仔细推敲,要遵行科学性,实用性和思想性原则,还应具有典型性、简洁性、针对性、趣味性、情境性、时效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不更新知识,更深入地研究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言交际技巧,才能接受这种挑战,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葛炳芳.“以学定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9(9).

[3]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2.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19—220.

猜你喜欢
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向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策略与案例剖析——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策略与案例剖析——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伪生活化”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