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服务业集聚度的调节作用

2022-07-10 14:52武力超方心怡常缤予
科技与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

武力超 方心怡 常缤予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福建 厦门 361005;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0 引 言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同时,国家大力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表示要着重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创新则是新兴产业可持续壮大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选择新兴产业中十分重要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代表进行实证研究。ICT产业分为ICT制造业和ICT服务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电信业[1]。当前我国正在高速发展数字经济,ICT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与基础也在快速发展[2]。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扶持ICT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ICT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现有研究认为ICT可通过技术外溢促进经济增长[3-4]。

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科技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聚理论由马歇尔提出后被许多学者应用到各个国家的经济研究中。孙浦阳等发现在短期内集聚具有拥塞效应,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长期整体情况下,服务业集聚对于创新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是有驱动效应的[5]。李福柱等认为创新是产业集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6]。产业集聚分为两类,即专业化集聚的马歇尔效应和多样化集聚的雅各比效应。在产业集聚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市场,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专业化分工,促进知识外溢与交流,从而推动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7]。

相比以往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衡量信息化创新的指标方面,以往的研究对于ICT发明创新程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是ICT设备恒定价格指数的下降程度[8]或者是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9];而专利数量能够直观地反映创新程度,因此本文通过ICT发明专利数量来反映发明创新程度。第二,在实证研究方面,之前的学者关于信息化和服务业集聚度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而本文则是运用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能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发明创新以及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填补了城市层面研究的不足。第三,在传导机制方面,以往研究都是将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分开进行,割裂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则是整体地研究服务业集聚度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将服务业集聚度分为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两个十分重要却又有着不同影响的服务业集聚,并将两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对比。

1 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直接影响来看,ICT发明创新是本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促进本行业的发展。ICT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ICT作为新兴科技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劳动生产率而言,科技创新本身就是生产效率提升的体现;同时,创新成果又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ICT产业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首先,作为基础性通信手段,ICT与冶金、建筑、电力等产业形成直接关联。ICT产业通过自身技术、工艺进步实现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使生产者加大对ICT生产要素的投入以代替其他要素投入,企业投入的资本量增加、资本质量提升,实现资本深化,提高生产率。其次,ICT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可显著带动一系列技术创新,并嵌入到各种类型的产品架构和技术应用中,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效率[3]。此外ICT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能够将创新、知识与规模经济等要素融合,实现行业内各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与组织架构的改善,进而对全社会的TFP产生促进作用。ICT创新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与其他产业的创新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ICT创新促使ICT技术在其他产业部门扩散,使得其他产业增加ICT技术和设备的利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ICT能够通过对其他产业部门进行信息化改造、与制造业融合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命题1: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质量都有着积极影响。

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服务业集聚中的集聚效应大于拥塞效应,则其是推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服务业集聚一方面通过专业化集聚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同时由于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本产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通过多样化集聚加深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交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跨行业的多样化集聚还具有知识外溢效应,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有利于科技服务业更好地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科技服务业是指本身具有密集的知识与高技术,同时能为其他行业带来知识与技术支持的行业[10]。科技服务业集聚通过技术扩散、学习效应与人力资本效应来实现工业升级[7],因此科技服务业集聚能更好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服务业集聚能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动态影响,促进地区周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创新、市场服务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与制造业形成协同集聚作用,使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促进集聚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集聚地区的整体竞争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了满足中间生产需求保证其他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而被投入市场来提供中间服务的行业[11]。生产性服务业能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改善经济环境和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促进其余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生产,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此外,服务业集聚带来的人力资本密集、技术外溢等情况会对ICT发明创新产生促进作用。而发明创新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服务业集聚也能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长期中,当服务业集聚度很高时,服务业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且由于集聚区存在技术外溢、知识辐射、资金集中等原因,还可以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ICT产业内部,ICT服务业的集聚能够促进ICT产业的整体发展,从而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ICT服务业发展能促进ICT制造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而ICT产业整体的发展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命题2: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发展有调节作用,且科技服务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效果不同。

2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本文使用2005—2017年中国29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各地级市14个服务业行业从业人数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控制变量来源于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和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信息通信技术(ICT)发明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

2.1.1 被解释变量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变量agdp反映地区经济增长。将各地级市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除以总人口数得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再取对数形式。

根据孙浦阳等计算生产率的方法分别得到工业劳动生产率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5]。工业劳动生产率(sipr):将各地级市各年的工业地区生产总值除以工业从业人数得到工业劳动生产率,再取对数形式。服务业劳动生产率(tipr):将各地级市各年的服务业地区生产总值除以服务业从业人数得到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再取对数形式。

2.1.2 解释变量

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4个服务业行业中可划分出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ICT发明专利数量(fm):根据以往的文献以及在WIPO官网上的查询,共得到100余个ICT专利分类号,通过各地级市各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得出ICT发明专利数量,取对数形式。

科技服务业集聚度(kjfwjj):科技服务业带有知识和技术性,主要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业[10],本文运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3个科技服务行业的从业人数之和除以行政区域面积得到科技服务业集聚度,取对数形式。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scxjj):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中间性服务产业,本文运用金融业等8个生产性服务行业的从业人数之和除以行政区域面积得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取对数形式。

2.1.3 控制变量

使用地级市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城镇化率的对数形式(urb);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占比的对数形式(pser);城市金融发展程度的对数形式(astv);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对数形式(fdivoc)①。

2.2 计量模型设定

2.2.1 基础模型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7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Trit=a+b1fmit-2+b2urbit-1+b3pserit-1+b4astvit-1+b5fdivocit-1+εit

(1)

其中,a为常数项,b为各变量的系数,εit为误差项。ICT发明专利数量滞后两期,控制变量滞后一期。fmit-2为解释变量,即滞后两期的ICT发明专利数量的对数形式;控制变量分别为滞后一期的urbit-1、pserit-1、astvit-1、fdivocit-1。

2.2.2 交互项模型

为了进一步研究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基础模型中分别引入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ICT发明创新数量的交互项来探究服务业集聚度的调节效应。具体的计量模型分别如式(2)和式(3)所示。

科技服务业集聚度模型:

Trit=a+b1fmit-2+b2kjfwjjit-1+b3fmit-2×kjfwjjit-1+b4urbit-1+b5pserit-1+b6astvit-1+b7fdivocit-1+εit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模型:

Trit=a+b1fmit-2+b2scxjjit-1+b3fmit-2×scxjjit-1+b4urbit-1+b5pserit-1+b6astvit-1+b7fdivocit-1+εit

(3)

服务业集聚带来的知识外溢对经济的促进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滞后性,因而将两个服务业集聚指标滞后一期,即kjfwjjit-1、scxjjit-1分别表示滞后一期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fmit-2×kjfwjjit-1、fmit-2×scxjjit-1则为滞后一期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分别与滞后两期的ICT发明创新数量的交互项。

3 实证结果分析

依据计量模型设定,我们对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命题进行检验。

3.1 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分别将被解释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形式(agdp)带入基础模型与进一步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回归结果表明ICT发明专利数量的系数在3个模型中都显著为正,说明ICT发明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ICT发明创新在促进本行业的发展之余,也通过对其他产业产生资本深化、技术外溢等作用而促进经济增长。模型2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科技服务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科技服务业集聚有利于ICT发明创新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密集、技术外溢等情况会促进ICT发明创新;模型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系数显著为正,但其与ICT发明专利数量的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在其与ICT产业的交互方面作用不明显。同时由模型2和模型3还能发现,相比科技服务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表1 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回归结果

由表1可知,ICT发明专利数量对人均GD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服务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有利于科技服务业更好地发挥技术溢出效应,能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动态的积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2 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分别将被解释变量工业劳动生产率(sipr)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tipr)带入基础模型与交互项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6个模型中ICT发明专利数量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CT发明创新对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但通过对比发现,前3个模型中ICT发明创新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比后3个模型中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模型2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及ICT发明创新都有积极作用;模型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交互项系数不显著。模型5和模型6的被解释变量都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模型5中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有积极影响,并且科技服务业集聚与ICT发明创新有交互作用,科技服务业集聚能促进ICT发明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模型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有积极作用,但其交互项系数不显著。

表2 ICT创新、服务业集聚度对劳动生产率回归结果

由表2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ICT发明专利数量对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为科技创新本身就是生产效率提升的体现,而创新成果又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而ICT发明创新也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技服务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显著为正,分别通过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加深生产环节间和企业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推动本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仅科技服务业集聚与ICT发明创新存在交互效应,科技服务业集聚有利于ICT发明创新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研究表明,信息通信技术(ICT)发明创新和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发展都存在正向作用。科技服务业集聚度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而言,能更进一步促进ICT发明创新对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相对于科技服务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ICT产业的政策倾斜和ICT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政策方面要向ICT等高技术产业倾斜,同时加强对ICT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第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提高集聚规模。政府应逐步加强对服务业的引导,进一步加强服务业集聚地区的竞争力。

第三,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强引导,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相依靠与支持的协调互动关系形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第四,发挥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交互效应。地方政府应逐步推进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鼓励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间的技术互动、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第五,针对不同产业结构施行差别政策。政府应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施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同时要促进多样化集聚,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注意专业化集聚效应的作用,促使企业在加剧的竞争环境中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