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资源共享机制

2022-07-15 02:41赵慧霞李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史家资源共享德育

赵慧霞 李娟

探索建立新時期学校德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加强对德育资源的梳理与整合,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的德育资源共享格局,全面推进理念互通、教师流动、资源同享、机制联动、品牌共生的重要内容。要让德育资源均衡在品质提升中积聚、德育资源共享在均衡拓展中集成;让史家教育的优秀经验得到深度传播、核心精神得到深度解析、优质资源得到深度拓展;要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史家教育集团结合实际,探索出以下六大德育资源共享机制。

1.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旨在实现全集团内德育资源的共享,并促进全体教师在实现德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集团整体归属感,保证集团德育工作有序、沟通有效、合作主动,该机制秉承集团统筹为主、尊重各校个性、鼓励合作发展的原则,合理使用德育共有资源。

2.复盘机制

复盘机制包括计划安排、信息收集、评估反馈、调整或发表四个首尾相接的环节,旨在通过日常小复盘和重点大复盘,着重将德育资源沉淀、提升为精品,并给予不同层级的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机会,通过复盘机制强化德育资源共享的效果监督。

3.流动机制

史家教育集团积极推动学生交流活动、优秀教师流动、德育干部流动和德育项目流动,由具备优质德育资源的校区带动其他校区共同发展,帮助集团优化德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成为领导者、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流动机制的实施,旨在促进德育资源的整体统筹与共享,有利于集团内德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干部队伍的专业成长,有利于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4.荣点机制

荣点机制是指史家教育集团在对已开发的德育资源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制定荣誉授予机制,并提供相应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该机制的实施旨在使教师和学生体会到集团给予他们的强烈认同感、无限的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其感受到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是无限荣耀的,也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爱国、爱党、全面发展的人是无上光荣的,从而更有效地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进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

5.榜样机制

榜样机制是指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设立相应的榜样、标杆。榜样机制分为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

教师层面。集团会定期选拔日常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将其树立为榜样,除职称晋级、骨干评定、行政职务晋升之外,重点培养领袖型教师。充分发挥领袖型教师的资源与能力,他们可以独立带课题,独立成立工作室等,这样,激励教师向典范学习,提升教师的工作目标感及工作积极性。

学生层面。为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集团构建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少先队改革方案》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在史家教育集团少工委的领导下,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将“红领巾争章”激励体系融入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通过榜样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6.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指对项目进行科学、客观的可行性评价,只有公平、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关键。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会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史家教育集团教师队伍培养遵循“全员培训、梯队培养、有效激励”的工作思路,在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梯队分层培养,并进行科学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有效落实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让德育资源在均衡拓展中提升。

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学校以家国情怀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评价,整体构建评价系统,通过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获得,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例如,“24点评价”是学校依据学业成长树“24点标准”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创新。“24点评价”旨在记录每个学生1-6年级各科学习与成长的足迹,横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全部学科,纵向要求每个学科每学年选取4个成长点,6年共24个成长点,全面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而真实的学业情况,发现学生成长的“增量”,帮助学生把成长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保存下来。引领学生、家长从过度关注知识成绩,转向关注学生全面、持续、特色化发展;教师通过学生的成长轨迹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育落实。

建立德育资源开发与共享效果的评价机制。为了深化德育资源开发与共享效果,学校依托史家学院、北京市城乡一体化项目等开展德育专题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进行德育经验分享,教师们在浸润式培训中得到多元的体验,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新思维,同时也互为资源、互为导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培训后,学校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培训课程的评价反馈,让好教师、好教育发挥更大的效应,真正做到共享共赢。

史家教育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在管理、课程、活动、实践、协同、文化等育人路径中进行探索,开辟出一条拥有家国情怀、具有史家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促使每一位史家教师实现了职业发展境界的内在提升,为更多教育伙伴提供了成长平台。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新时期德育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EA18063)研究成果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史家资源共享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身边雷锋
“《明英宗实录》诽谤景帝说”考释——兼论明代史家史权意识的复苏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