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构建及实施策略

2022-07-18 16:23赵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构建方法实施方法

赵瑜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任务群方面的教学要求,将任务视作教学主线与导向,整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构建与实施课堂教学体系时,要形成资源整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整合知识资源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条件;创设生活化场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布置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采用多主体评价模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强化评价的促进与激励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课堂教学 构建方法 实施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学科育人角度,围绕“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出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当代文化参与”“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多个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完成任务群下的教学任务,开设以人文为主题的语文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现探讨如何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课堂教学体系。

整合是高中语文任务群的本质特征,教师需要借助整合与梳理来为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对语言活动经验进行转化,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可利用项目学习、专题学习、比较阅读与主题阅读等多种方式,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比如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古诗词,包括《长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等,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接触到不同体式与不同时期的经典词作,感悟作者在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际遇下的人生体悟。教师可以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基础后,为学生安排建立自己的“诗词自选集”的任务,学生除了需要阅读课内的古诗词篇目,同时还要利用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与纸媒资源等多种资源,拓展阅读范围,可以自选喜欢的作者或者某一时期的作品进行阅读,以此扩大阅读量,整合古诗词资源。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了解作品的意象、风格、流派与体裁,同时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创作背景与身世经历等,增加知识储备,同时还可以针对自己加入到自选集中的古诗词作品写一写作品简评、鉴赏与感悟。

学生完成建立自选集的任务后,可在课堂上探讨自己建立自选集过程形成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作品与作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增加在古诗词、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师可结合学习任务集的特点与具体内容,整合多个任务集。学生在“诗词自选集”的建立过程中对于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教师可在课堂组织中华传统文化研讨系列活动,比如以古诗词的意象表达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讨,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种学习任务,教师可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强化学生在语文文本阅读上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搜集、整合与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还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针对阅读感悟进行写作,并且针对自己设立的“自选集”内容与他人交流,实现了“读”“说”“写”的有机结合,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与课外资源,为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语文教师在传播与讲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文理念的培养,教师可结合语文学习任务集,围绕表达与阅读能力锻炼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建设真实的情景,同时将学习任务系统化与具体化,以此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的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实用性閱读与交流”涵盖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与知识性读物类三方面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五单元的课文时,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抱负与使命”,学生通过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与妻书》等课文后,应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并树立远大理想。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书信、奏疏以及演讲词等实用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写作演讲稿的方法,同时体会课文中的人物具有的宝贵精神品质,思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教师可为学生布置社会参与任务,比如让学生自选社会热点事件,搜集与热点事件相关的信息与资料,整合信息后,剖析事件的本质与影响,并思考自己能够在改善社会现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再以这一内容为主题,创作演讲稿,在课堂中进行演讲表演,学生之间可结合演讲内容进行交流。

高中语文教师通过设置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社会情境相结合,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创作欲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除了组织演讲类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立访谈情境、应聘情境等更加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

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甄别、反馈、诊断、激励以及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应只针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强化人文意识,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学习《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百年孤独》《老人与海》这几篇外国小说的节选片段时,教师应让学生将作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联系,通过阅读来了解不同文化系统下的社会生活,同时对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以及现代小说的写作方式与艺术特点进行体会。教师针对“文学阅读与写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两个学习任务集,安排学生完整地阅读这些名家著作,并结合自己的阅历与感悟,写作读书笔记。进入教学评价环节后,教师可先让学生互换读书笔记,在课堂中交流读书感受,互相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往往具有更加新颖的角度,完成互评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弥补写作中的不足,提供写作建议,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精准地运用语言,形成流畅的行文风格,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增强写作信心。教师还可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创作竞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文学著作进行改写、续写或者其他的再创作,在完成创作后,同样设置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环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与正向反馈,以此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促进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任务,灵活地开展评价工作,在针对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进行评价时,主要从信息提取能力、认知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等角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时,应从倾听、表达、策略、参与意识以及交际结果等角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时,着重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构、写作内容与写作语言的运用情况。选择多个评价主体,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切实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任务群的实际应用情况。教师必须调整原本的单篇教学模式,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强文本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更高的语文核心素养,全方位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通过语文学科知识来参与世界,感受世界与改造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构建方法实施方法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