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

2022-07-19 14:04郑晶晶张亚楠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腹式呼气体位

杨 芳,郑晶晶,张亚楠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开封475000)

支气管扩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内科疾病,该疾病由于反复的气道感染导致痰液增多,痰液长时间聚集,从而导致呼吸道受阻,再加上痰液引流不畅,最终引发肺部感染[1-2]。目前,对支气管扩张多采用清除气道的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式,同时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肺功能[3]。由于患者遵医性较差,能力有限,故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案,多采用体位排痰法进行呼吸道护理,效果不佳,无法有效达到治疗的目的[4]。呼吸训练是指患者根据一定的呼吸模式,包括频率、深度进行训练,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呼吸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呼吸训练也可对神经循环等多系统造成正面的影响,起到调节生理的作用[5]。本研究主要探讨体位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辅助检查、临床表现、体征确诊为支气管扩张者;②无肺、心、脑病者;③意识清晰,可配合参与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心律失常者,②合并哮喘、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③合并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者;④认知功能障碍者;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按照住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8(56.9±7.4)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9(57.6±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位排痰护理。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将软枕垫于头部,左手置于胸前,右手自然伸直,也可将1个软垫置于患者的肩部,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五指并拢呈空心状,从外向内、自下而上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叩背,指导患者咳嗽,叩击背部,排除支气管内的痰液,4~5次/d。观察组在体位排痰护理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具体的内容如下。①腹式呼吸,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呼吸强度,患者呈平卧位,保持下肢放松,可稍屈曲,将左手置于胸部,右手置于腹部,经鼻吸气,随后经口腔呼出,在腹部稍隆起后,右手适当向下压缓慢呼气,在呼气末可以由床位护士对患者的膈肌进行振动,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呼吸频率5~6次/min,每次训练15 min,每天早晚各1次。②胸式呼吸患者呈仰卧位,嘱患者放松以鼻吸气,胸部缓慢隆起后屏气3~5 s,随后用口呼出,呼吸频率保持在5~6次/min,每天训练15 min,早晚各1次。③缩唇呼吸,患者呈半坐卧位,下肢屈曲,平稳呼吸,先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吸气时胸廓上下径是否有明显增大的情况,呼气时将嘴唇呈缩唇状,随后收缩腹部,使腹部向下凹,然后再将气体从口呼出,用鼻吸气,在吸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放松腹部,使腹部隆起,避免出现胸部膨胀感,深呼气时可呼出体内二氧化碳。④呼吸训练时,嘱患者保持放松,每天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5 min为宜,保持呼气和吸气的时间比为2∶1,待患者自主完成呼吸训练后,可逐步增加每天练习的次数、练习时间,直至出院。出院后将呼吸训练手册发放给患者,嘱其居家时继续行呼吸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②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6]评价两组自护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责任、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了解及自我概念4个方面,分值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高。③记录和观察两组排痰效果,包括血氧饱和度、排痰量和痰液黏稠度能力。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2.2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排痰效果比较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周围的组织由于炎症导致的慢性纤维化,损伤了原有的支气管弹性组织和肌肉,导致支气管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出现扩张和变形,出现反复咯血、咳大量脓臭痰、长期咳嗽等[7];另外,大部分患者具有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病史,因此,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FEV1、FEV1/FVC%是衡量护理效果的主要指标,指标越高表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越明显[8]。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体位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原因为:当病变侵入时会导致最大的通气量下降,通气功能出现障碍,另外由于肺泡内存在大量痰液,阻碍患者的换气功能,抑制肺功能,肺泡继续增大导致肺部组织弹性降低,出现通气功能障碍,血流与通气比例失调,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衰竭[9]。通过体位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尤其是缩唇呼吸,可提高气道内的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使肺内的残留气体尽快排出体外,使患者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增加肺泡的换气量与通气量,从而改善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作用[10]。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自主咳痰能力较差,通过体位排痰、翻身、叩背,气道内痰液松动,使痰液顺利排出,叩背使气流发生震动,导致支气管内或肺泡内的痰液脱离,减少体位改变时的耗氧量[11]。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排痰量、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主要原因为:腹式呼吸为仰卧位,可降低膈肌和脏器对患者肺部的压力,导致胸腔的容积扩大,使膈肌和内容物下降,从而保证肺活量增加,有助于气体交换[12]。另外,呈仰卧位时,患者可放松较为舒适,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缩唇呼吸不仅可降低呼气时的流动速度,还可提升气道内的压力,防止气道过早的塌陷,以增强胸廓和肺部的顺应性[13]。在呼吸过程中患者的膈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呼吸训练提升了呼吸肌的肌力,有效降低通气时的阻力,进而提高肺部的呼吸效率。虽然在长时间的训练下,膈肌可能会有出现疲累感,但是由于腹式呼吸的存在,通过腹式呼吸可以强化膈肌的力量,提升膈肌的运动幅度,减少肺泡内的残气量,进而促进氧饱和度的提升[14]。

肺支气管扩张的常规护理,只进行健康教育、生活习惯指导、饮食指导,未实施排痰、咳嗽、呼吸训练等,导致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较差,出现排痰效率差、呼吸功能恢复慢的情况,阻碍术后肺康复。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体位排痰联合呼吸锻炼可提高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自护能力。究其原因:通过缩唇呼吸改善呼吸道的外阻力,促进终末期小支气管扩张,增加潮气量,保证呼吸道通畅,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锻炼其腹肌、胸肌、其他呼吸肌,促进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另外,在训练过程中,安抚和鼓励患者,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可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并积极进行肺康复。

综上所述,体位排痰训练有助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排出痰液,搭配呼吸训练可提升呼吸肌的肌力,降低肺内残气量,改善肺功能,同时也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提升其自护能力。

猜你喜欢
腹式呼气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