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阐释评书表演理论及技能的教材

2022-07-22 07:30梁彦
曲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杨志评书表演艺术

梁彦

评书,既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种文学样式;既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文学,也是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的口语艺术;既是中华民族语言表演的传承主体与道具,也是与百姓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食粮。评书凭借本身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及演员出色生动的说演技巧,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尽管评书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演员、书目广为人知,但关于评书表演理论和技巧的论述寥寥无几,似乎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

直到2019年,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的10余种“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问世,其中就包括《评书表演艺术》。评书艺术家田连元“将所学、所知、所悟、所听、所闻、所演、所练……统统进行归纳、分类”,其女田洁“搜集资料,汇合笔记”(《评书表演艺术》后记),终成此书。

《评书表演艺术》共六章,分别是评书概述、评书的创作、评书的表演、评书的艺术特色、评书的地域分布、经典评书选段赏析。

在第一章评书概述中,作者从要义、起源与发展、形式、与其他艺术门类四方面进行了介绍。作者提出,评书由说、演、评、博四要素构成。评书的“说”不同于生活中的“说”,是经过深思熟虑、斟酌推敲的,语言形式分为叙述、表述、引述、旁白等;“演”即表演,包括形体表演、面部表演、虚拟表演等;“评”即评论,评是评书的精神、灵魂,包括点评、夹评、引评、论评;“博”即渊博,评书演员要具备渊博的社会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杂学知识。

在第二章评书的创作中,作者从题材与体裁、结构、情节设置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关于评书的结构,作者先是沿用话本小说研究總结出来的程式化结构,即一篇首,二入话,三头回,四正话,五片尾(如篇首,就是评书开头的诗词或白话,既可因诗引事,也可互不相干只作为引发之句;正话,就是评书文本的主体),继而话锋一转,又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观众、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节奏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手法,早已在记忆中封存……今天的评书讲究的是环环相扣的结构,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的情节。”①,自然过渡到情节设置上,由此展开对梁子、坨子、扣子的介绍,尤其是通过不同演员对《秦琼卖马》中秦琼邂逅王伯党一段的处理,分析悬念的设置和运用,令读者一目了然。

在第三章评书的表演中,作者从要素、特征、技巧、服装道具与舞台运用、艺谚艺诀五方面阐释了评书表演理论及技能。其中特征一节,作者通过对话与交流,节奏,模仿,虚拟,说、演、评、博的综合使用,以及说好长篇书的几个步骤,全方位、多角度地提炼出评书的表演特征。在谈到如何通过对话区分不同人物时,作者认为要做到语言区别(音量大小、嗓音粗细,即音色)、方言区别(方言俚语)、节奏区别(语速快慢),并以《调寇》等评书中的部分桥段作为例证进行分析。在谈到形象刻画时,作者提出视像(在表演中必须看到要说的形象,即眼中有人)、视角(从演员的目光中看出人物的角度)、视觉(让观众真实地看到,有看到的感觉或幻觉)的概念,并以《对花枪》等评书中的部分桥段作为例证进行分析。在谈到道具的运用时,作者以《杨志卖刀》为例说明如何用好扇子:

“最后说到,牛二放泼,拿着刀向杨志接连砍去的时候,口里连连说着:‘我看有血,没血,有血,没血……’杨志左躲右闪,见无人敢管,飞起一脚,把刀踢飞。牛二低头撞往杨志的前胸……杨志见踢飞的刀正从空中落下,他接刀在手(这里应是将扇子横扔空中,然后又接住),撤步返身,一刀砍下,噗!脑袋掉了,腔子上是白茬……”②

读者一边看一边想象或回忆(电视节目曾播出过田连元先生的《杨志卖刀》),演员对道具的精妙运用和逼真表现如在目前。

在第四章评书的艺术特色中,作者提炼出细腻、逼真、传神、幽默四个特点。所谓细腻,就是注重细节,包括情节发展细节、人物刻画细节、环境景物细节;所谓逼真,就是塑造人物精准,包括抓住代表性语言和细节、“什么人办什么事”、找出代表性语言和动作、掌握个性由始至终;所谓传神,就是指脸上的表演,包括脸上的戏和用眼神表达情绪;所谓幽默,就是风趣横生,包括从“一泼三响”到“一笑三迷”、情节喜剧与插科打诨、喜剧情节的自然形成、细节的幽默、情节中的幽默、有意的夸张和错位,同时又提到三种不能有的幽默,即不能违背书情书理、不能违背人的性格、不能违背主题立意。

在第五章评书的地域分布中,作者对北京评书、天津评书和其他地方评书(评话)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书目作了简要介绍。

在第六章经典评书选段赏析中,6段田连元先生的代表作文本《杨志卖刀》《肖飞买药》《调寇》《梁上君子》《新的采访》《贾科长买马》得以呈现,且关键处均附有赏析文字。如《杨志卖刀》(部分):

肉檩子眉毛铃铛眼,缺翅的鼻子橘子皮脸,厚嘴唇,大马牙,连鬓络腮的短胡子茬。一嘴的酒气,一脸的流气,浑身上下从每个汗毛眼里边,都透着一股邪气。

这位是谁呀?本地有名的——泼皮牛二。泼皮是外号,牛二是本名。什么叫“泼皮”?就是地癞。一块地当间长这么一块癞。

这牛二,从小不着调,长大了管不了,十六岁气死他爹,十八岁气死他娘。有个二叔没让他气死,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了。打架斗殴,设赌抽头,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五毒俱全,全面发展!

此人在这条街上,有个外号叫“净街虎”。要不怎么刚才老百姓说老虎来了呢。不过也有人背地里说:“他算什么虎呀,他长出毛来就是疯狗,安上尾巴就是野驴!”

一个月前,因为打群架,进了监狱了,老百姓满大街放鞭炮——庆祝牛二入狱。可今天他又出来了,为什么?看监狱的是他表兄,他打架斗殴,判不了重罪,所以出来了。

这牛二刚在前边吃了顿饭,喝了瓶酒,没给钱,掌柜的也不敢要。

牛二一边走一遍嘴里嘟囔:“他妈的,一个月没到这街上来啦,我看看有什么变化,谁家姑娘肚子大啦,哪个寡妇要出嫁啦,牛二爷都得过问过问。”

这一段介绍牛二出场,并没使用传统的赞赋给牛二开脸儿,而是用了全新的人物外貌介绍,并伴以简略的人物经历档案,加上最后的几句话,勾勒出一个地道的宋代流氓形象。③

众所周知,作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重要曲种,评书的价值和作用是多向性的,既要传承,也要发展。评书所包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只有深入继承、挖掘和传播评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评书必须立足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高度,始终为大众喜闻乐见,才能永葆民族艺术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作为全面阐释评书表演理论及技能的教材,《评书表演艺术》既完成了评书艺术理论的构建,又彰显了作者的艺术实践风范,更是老一辈评书艺术家多年从艺经验和思考体悟的结晶。笔者郑重推荐的同时,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在老一辈评书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下,今后定将评书艺术传承发展下去。

注释:

①田连元、田洁著,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评书表演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第36页。

②田连元、田洁著,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评书表演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第96页。

③田连元、田洁著,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评书表演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第177页。

(作者: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书局编辑)(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杨志评书表演艺术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杨志无志枉说“不”
因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