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说唱人百代 千年曲艺第一书

2022-07-22 07:30彭俐
曲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书目曲艺

彭俐

作为一介书生,鄙人一生嗜书,不能自诩学富五车,亦可谓手不释卷,惟有捧读此著时,凛然危坐,感慨系之,不觉眸光四射,内心涌动波澜。

书房内踱步之际,窗棂外星斗满天。捧起,放下;又捧起,又放下;再次捧起,再次放下……曲艺经典一卷在握,三生有幸忝列其间。细细浏览目录,其内容琳琅满目,笔者所著的《醒木惊天连阔如》也有幸被收录其中,在阅读过程中,那种参与其中的幸福感和使命感又慢慢爬上心房。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我阅读学习这本教材之后的心情是激动和兴奋的,中国曲协领导组织编写这套教材的工作为曲艺的传承创新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是在广度、宽度和高度上为中华曲艺这座大厦的未来蓝图定下了框架和基调,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作为《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的姊妹篇,选择了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的书籍,共收录300余种曲艺书籍,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此书编纂有序,体例清晰,结构严谨,布置得当。收录的书籍分为曲艺理论、曲艺历史、名家传记、杂谈论集、词典索引读本等五大类,并对每一类别的书目进行细分,详尽而又周全。如,曲艺理论类又分为概论、单一曲种理论、曲艺创作表演和音乐、专论、地方曲艺概述等,一本在手,知晓百书,成为曲艺研究者、爱好者学习、查询、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此套高校曲艺艺术教材,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研究曲艺理论历史,包括《中國曲艺艺术概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等;二是重要曲种艺术的系统梳理,包括《相声表演艺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快板表演艺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评书表演艺术》等教材;三是文献资料的整理汇编,包括《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等。《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通过对经典文献资料的整理汇编,完整地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基础性资料,凸显出其文献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工具性。在我看来,其对于曲艺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更具有一种基础性、建设性、长效性的意义,教材的完成与出版尤其值得尊重。

曲艺作为中华文化特有的说唱艺术,流传数千年之久,其内容十分丰富,评书儒雅、智慧;鼓曲优雅、端庄;相声幽默、风趣……曲艺艺术流布八方,四季吟唱,与天地日月共存,与亿万生命同在,随草原而伴毡房,随炊烟而伴乡邻,随山岳而伴樵夫,随江海而伴渔翁……正如宋代雷庵正受所言“千江有水千江月”,在广袤的大地上,宇宙的星辰下,这无边的“水月”,水浸之月,月拂之水,正是我们生生不息而又无所不在的民间说唱……

2002年,我曾在《中国文艺报》发表的文章中说道:“曲艺,如果不与最高等的文化、教育、学术捆绑在一起,就不可能抵御‘营养不良’‘缺少范式’‘理论不足’‘自生自灭’的‘原始人’境况。也很难吸引到高智商、高学历、高知识水准的人士投入其中。‘名不正则言不顺’,给曲艺以置身高等学府的名分,必将大大促进其发展。”如今,20年过去了,12本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的出版,意味着历经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口传心授的中华曲艺终于有了系统、规范、科学的高等教育教材,填补了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空白,使中国特色曲艺学科教材体系建设更加坚实完善,对于从根本上回答曲艺可持续发展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创作生产、构建大曲艺发展格局等战略性课题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是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是中国曲艺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召集人、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先生的文章《先有作为,才有地位——中国曲艺学学科建设六思》中所言:“学科的建立应当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预期为前提,中国曲艺学作为中国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赢得它在学科建设中应有的地位。”深知他对中国曲艺与曲艺学科的瞩望之真切,期许之深远,嘱托之殷勤……“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才能致强”让我颇受启迪并闻之陶醉。曲艺学前行道路虽然坎坷,但前景一片光明,我们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曲艺学学科的发展将在大美育的范畴中发挥着它应有的价值,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中国曲艺学学科发展,努力为曲艺学学科建设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日报》高级记者)(责任编辑/邵玉茹)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书目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曲艺泉城》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